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通过设计实例探讨了小康型居住小区规划中,如何结合自然环境,提高居住质量及贯彻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天然形成的环境是原生环境,经过人类活动改变的自然环境是次生环境。铁路的次生环境影响是一种继发性的影响,是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带动沿线和相关区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后再次引发的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铁路次生环境影响评价主要通过分析铁路建设项目的社会经济效果、社会经济影响和自然环境影响。一是度量和评价铁路建设项目社会环境的影响;二是综合考虑铁路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分析其对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影响;三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因素进行评价。其目的在于鼓励铁路项目规划和决策中要考虑次生环境因素,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德国"斯图加特21"工程是欧洲目前最大的铁路枢纽改造工程,其包括轨道交通和城市设计两方面。通过斯图加特中央火车站和市内铁路线路的"埋入式"建设,斯图加特市中心区增加了109hm2的可开发用地。该用地将被建设成集居住、办公、商业和休闲功能等为一体的新城区。"斯图加特21"工程的"城-站-铁"整合式立体更新,不仅能有效降低列车通行对居住环境的压力,还能使原本被铁路所分隔的两侧街区得以相互贯通,地下铁路的建设将大面积交通基础设施用地转变为可再开发的土地资源。该模式为我国的轨道交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室内设计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对室内设计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使室内设计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能够持续发展,设计师要选择新型环保材料,把科技创新与智能实用相结合,打造出具有个性又适宜居住的室内环境。  相似文献   

5.
环境统计是用数字反映并计量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影响的基础工作。环境统计工作是人们对生存环境认识、保护、改造的一种有力的武器。环境统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对环境变化趋势的认识及由于环境变化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因此,环境统计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本文拟就铁路环境统计的现状,试提出强化环境统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期,福建铁通历时50天,顺利完成涉及36个点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改造。其中重点抓好了3个方面的落实:一是对监控系统终端、通道进行调查测试,全面掌握整治数据资料;二是将原走中兴ONU通道上DXT层的改走新的华为接入网;三是对终端设备测试后调整更换。改造后的小站动力环境监控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测试数据较改造前精确,通道质量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帕斯(Perth)是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的首府和重要港口,位于澳洲大陆西南部印度洋岸,面积5386km^2,人口160万,是澳大利亚第四大城市。每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评选中,帕斯都是名列前茅,反映出帕斯无论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及社会福利等都得到世界的赞扬及认间。  相似文献   

8.
环境伦理观是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以及受人与自然关系影响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是建立在一定环境价值观之上研究人类道德行为规则的新兴学科.本文介绍了环境伦理观的内涵及其特点,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工程,从资源综合利用、延长高速铁路服役年限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阐述了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环境伦理观的具体实践.总结了环境伦理观在高速铁路建设中实践的意义,即在为建设绿色高速铁路提供技术指导的基础上,实现了人类科学发展观从传统的改造自然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谢雷 《铁道建筑技术》2010,(Z2):125-128
近二三十年来,都市的规模及人口密度增长得非常迅速,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的居住环境要求也慢慢提高,人对居住的环境要求不仅仅是居住,对居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舒适,节能,低碳等等。本文就是对于高舒适度的住宅设计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通过站场改造施工难点、风险机理和主要存在问题的阐述,从人、机械设备、技术方案、组织协调、自然环境等方面分析安全问题成因,提出安全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城市水环境关系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健康的城市水环境是提升城市功能和竞争力、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条件。本文阐述了我国城市水环境存在的城市河道水质不乐观、污水治理不彻底、河道景观标准低、引水工程范围小、管理机制不健全、全民环保意识薄弱等问题,围绕城市水环境治理提出了水系优化、河道整治、污水收集处理、水文化建设、水生态保护等一系列治理对策,为我国城市水环境的治理与管理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地铁车厢热环境研究常将人体边界设置为恒定热流量,无法反映人体热调节和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很难准确地评价车厢环境的热舒适性。为有效地分析车厢内环境的热舒适性,提出一种57多节点人体热调节模型与车厢热环境耦合计算方法,对北京地铁15号线列车车厢内环境的热舒适性进行模拟计算。同时,采用该方法研究3种工况送风格栅型车厢内的热环境和乘客热舒适性,得到工况1的车厢内温度和速度分布均匀,乘客具有更好的热舒适性。相比恒定热人体边界条件,该方法能更全面地分析乘客的热舒适性,对改善实际车厢内的热环境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史是以物质化为基础和考量标准的社会发展史。五千年来,尤其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数百年间,由于人类的聪明才智在为满足自己无止境的物质享受过程中已把我们的生存环境破坏得千疮百孔,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自身以及地球生物圈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如不及时改变自己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将难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物质化为我们提供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非物质化要求人类改变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唯物质为基础的发展模式,而遵从以满足人类基本的物质需求为基础、提倡大力发展和提高社会保障、精神、文化享受为导向的非物质化取向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使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物质资源的索取与消耗低于地球的承载极限,从而实现人类社会和地球生物圈的良件循环——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铁路节能环保效应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从铁路的内部效应自评价指标、行业效应比较评价指标以及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三个维度,构建一个铁路能源消耗的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铁路近年来的节能环保效应进行系统的分析,力求全面、客观评价铁路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节能环保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研究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铁路节能环保不仅在数量上取得了明显效应,而且在能耗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上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已开始从数量型节能向质量型节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粉尘及其危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面论述了粉尘颗粒的种类,来源,及其对大气环境,植物,人类生活产生的危害,粉尘颗粒按粒径大小一般可分为降尘,总悬浮颗粒物,飘尘,气深胶是大气污染中的主要物质,它导致太阳国辐射量的减弱,大气污染烟、雾的形成,酸雨的出现及大气能见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6.
隧道工程耐久性施工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目前隧道施工对于混凝土结构主要考虑结构的承载能力,而较少考虑环境作用引起的材料性能恶化对混凝土耐久性带来的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不足,不仅会增加使用过程中的修理费用,影响工程的正常使用,而且会过早地结束结构的使用年限,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以后的隧道施工应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引起高度重视。研究结果: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优质的原材料,可靠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拌和、运输、浇筑、振捣等方面),以及混凝土的合理养护是确保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也是隧道工程耐久性施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地铁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由于客室内的新风风量有限、风速和温度分布不均匀、人员密度过高等原因,客室内部空气品质和人员舒适性会明显下降,乘客容易出现不适。为了掌握地铁客室环境的状态和评估其空气品质及热舒适性,以北京地铁为典型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连续在线实测的方法,在夏季分3个时间段,针对4条典型线路进行了乘客对客室环境主观感受的问卷调查,并在线实测了客室内空气热环境参数,分析影响客室环境舒适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运用分形技术实现虚拟选线环境中的三维动态建模。所建模型能在铁路选线虚拟环境仿真系统中模拟地面、背景天空、树木等的三维图像。与传统的静态建模方法相比,这种建模方式不仅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多样性,而且对整个三维场景的运动速度影响非常小。运用分形技术进行动态建模的方法能够取得很好的视觉效果,所建模型不但能够满足铁路三维动态建模的要求,还可以应用到其它三维场景中。  相似文献   

19.
既有铁路客运站次生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调研、测试,研究既有铁路客运站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主要剖析区域噪声、大气温度水平等。结合站点周边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人口分布状况、机动车流量等相关因素,分析不同规模铁路车站周边区域环境质量的次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客运专线梁场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优化成为设计、施工承包商和业主共同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之一.规划设计方案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客运专线桥梁施工能否顺利进行,也直接影响承包商的经济效益,对于节约投资、保证箱梁的质量及工程工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影响客运专线梁场规划设计方案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客运专线梁场设计中梁场选址、梁场规模及布置形式的确定以及梁场对环境影响等关键因素,建立方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随机赋权确定各目标因素权重,建立评判矩阵,采用双层模糊综合评判,进行梁场规划设计方案评价.最后,结合客运专线梁场的规划设计方案算例,对该方法进行应用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