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舰船尾部振动研究的回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梵  郭日修 《船舶力学》1998,2(1):69-77
本文对四十多年来国内外船舶尾部振动的研究作了一个简要的回顾。内容涉及到螺旋桨激励力研究、尾部结构振动特性的研究及水弹性方法在舰船尾部振动分析中的应用,并对今后船舶尾部振动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XX3型护卫舰试航过程中发现尾部有较强振感,特别是在高工况下,尾部振动有加大的趋势,为找出原因,将该型舰与其母型舰XX2G的尾部振动情况做了对比分析,指出设计中要严格控制叶梢间隙,尽量减小尾部主横舱壁的距离,减少主机不平衡力矩。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高速舰艇尾部结构振动设计计算与建造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确定结构振动频率储备的分析方法。文中按所提出的分析方法,以实船试验资料为依据,研究了高速艇尾部底部结构及五叶桨高速舰船尾部结构的频率储备;提出了关于这些结构的频率储备值的建议;探讨了高速舰艇尾部减振问题。  相似文献   

4.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螺旋桨在不均匀的伴流场中工作产生周期性的弯曲力矩作用在螺旋桨轴上,使推进轴系在螺旋桨或转轴上旋转的横向力矩作用下,旋转轴绕其静平衡曲线产生振动,从而出现回旋振动现象,而严重的轴系回旋振动引起轴承反力的动力放大而引起船体尾部结构的振动。本文对一艘尾部结构振动严重的船舶进行了推进轴系回旋振动计算分析及实船振动测量验证,分析了推进轴系回旋振动对船体尾部结构振动影响,通过更换尾管前轴承、调整中间轴承的位置,解决了轴系回旋振动引起的船体尾部结构严重振动问题,为解决类似船体尾部振动问题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滑行艇尾部结构的模态分析和响应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某滑行艇尾部结构振动问题,建立尾部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MSC.Patran/Nastran软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和响应预报。其中,采用虚拟质量法模拟流体与结构相互作用来计算附连水质量;运用瞬态响应分析方法计算螺旋桨脉动压力引起的尾部结构振动响应。通过分析获得该艇尾部结构的振动特性,为结构减振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螺旋桨在不均匀的伴流场中工作产生周期性的弯曲力矩作用在螺旋桨轴上,使推进轴系在螺旋桨或转轴上旋转的横向力矩作用下,旋转轴绕其静平衡曲线产生振动,从而出现回旋振动现象,而严重的轴系回旋振动引起轴承反力的动力放大而引起船体尾部结构的振动.本文对一艘尾部结构振动严重的船舶进行了推进轴系回旋振动计算分析及实船振动测量验证,分析了推进轴系回旋振动对船体尾部结构振动影响,通过更换尾管前轴承、调整中间轴承的位置,解决了轴系回旋振动引起的船体尾部结构严重振动问题,为解决类似船体尾部振动问题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汽轮发电机组在发电机尾部出现横向振动偏大的故障,通过振动频谱分析,认为振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发电机的轴频振动大,并通过故障复现得出发电机尾部横向振动偏大的原因。根据分析结果,对浮动密封环内圆进行修磨,扩大其与转子的间隙。试验结果显示,后轴承处振幅减小26%,振动幅值和振动速度均达到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舰船的机械结构振动不仅会产生噪声,降低舰船的隐蔽性,还会导致机械结构由于振动造成的破坏,因此,研究船舶机械结构的振动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船舶尾部是动力系统所在地,研究船舶尾部的振动传递特性,并针对振动传递特性进行相应的减振设计对于改善船舶整体的性能有良好的效果。本文首先介绍振动功率流理论和无阻尼自由振动理论,并结合有限元分析技术,对船舶尾部的振动传递特性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9.
避振穴是一种减小船舶尾部振动的重要装置,本文采用基于橡胶材料超弹性和空气压缩性的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和隔振特性分析。选取Mooney-Rivlin模型对橡胶材料非线性特性进行模拟,建立气体单元模拟加压空气,对一个独立密闭气室结构进行充气过程模拟和振动响应计算,分析气室深度、初始气压和橡胶板厚度等参数对其隔振特性的影响。将避振穴应用于实船尾部模型,验证其对螺旋桨激振力的隔振效果。计算结果表明,避振穴对于船舶尾部减振具有显著效果,但需要留意其在低频共振区引起的响应增大情况。  相似文献   

10.
避振穴是一种减小船舶尾部振动的重要装置,本文采用基于橡胶材料超弹性和空气压缩性的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和隔振特性分析。选取Mooney-Rivlin模型对橡胶材料非线性特性进行模拟,建立气体单元模拟加压空气,对一个独立密闭气室结构进行充气过程模拟和振动响应计算,分析气室深度、初始气压和橡胶板厚度等参数对其隔振特性的影响。将避振穴应用于实船尾部模型,验证其对螺旋桨激振力的隔振效果。计算结果表明,避振穴对于船舶尾部减振具有显著效果,但需要留意其在低频共振区引起的响应增大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