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述了裂纹扩展模型Paris定律的基本理论和金属结构裂纹扩展寿命预测的具体运用公式,并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到无裂纹结构的应力云图,取得Paris定律中所需的应力值,从而预测裂纹部位裂纹扩展的寿命.通过实验研究和分析,证明用上述方法得到的应力值运用在Paris定律中能满足工程裂纹诊断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运用ANSYS软件,对上层建筑与主船体连接部位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场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以转圆过渡半径R为研究变量,对不同R导致的过渡连接区应力分布的变化,进行了系列化的对比分析.通过对比不同转圆半径R下的上建转圆处结构应力水平以及应力集中度,重点对半径与应力分布状态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定性分析,建立了设计变量R对转圆区结构应力变化的影响模型,提出了转圆区结构应力集中系数K关于转圆半径R的拟合公式.  相似文献   

3.
应用三向应力作用的双剪强度理论,在Rankine土压力理论的基础上,得出三向应力作用下无粘性土的主动、被动土压力计算公式;将此公式应用于无粘性土中浅埋锚定板的容许抗拔力计算,使计算出的容许抗拔力值比以只考虑大小主应力而不考虑中间主应力的Mohr-Coulomb强度理论为基础计算出的该值增大,表明实际土体具有更大的抗拔潜力.  相似文献   

4.
对某深厚覆盖层上心墙堆石坝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应力应变计算,分析了堆石坝及地基在填筑期及蓄水期的应力路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无论是填筑期还是蓄水期,坝体及地基内的应力路径可近似为线性变化,大主应力与小主应力增量之比以及偏应力与球应力增量之比均基本保持常数;两个比值在填筑期与蓄水期不相同,且比值的大小还与该点的位置、所处材料区域环境有关。研究成果为进行土石坝相关试验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心墙堆石坝应力变形分析的本构模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热-弹塑性法和固有应变法计算了动车组铝合金车体对接接头的残余应力, 并进行了对比, 以验证采用固有应变法计算残余应力的合理性; 建立了车体的板壳有限元模型, 参照标准《铁路应用—铁路车辆车体的结构要求》 (EN 12663), 确定车体服役状态的疲劳载荷工况, 采用惯性释放法计算了车体有无残余应力的疲劳强度; 根据最大主应力原则, 将车体多轴应力转化为单轴应力, 得到焊缝和母材关注点的平均应力和应力幅值; 结合铝合金车体材料性能参数绘制了Goodman疲劳曲线, 计算了每个关注点的可靠性安全系数, 分析了残余应力对车体疲劳强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焊接残余应力对母材关注点影响不大, 其可靠性安全系数降幅小于5%;焊缝关注点的平均应力增加量可达25 MPa, 其可靠性安全系数降幅超过50%, 最大为54%, 使得车体容易疲劳失效; 残余应力对焊缝关注点最大主应力的方向有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加铺结构的温度应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抗裂结构层以后,接缝处沥青加铺层最大主应力、等效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基本上随加铺层厚度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加铺层厚度越大温度应力越小。对比分析后发现,设置应力吸收层和大粒径沥青碎石抗裂结构层以后,接缝处最大主应力、等效应力和最大剪应力都有较大程度的减小。土工织物夹层的抗裂效果与夹层材料的模量有较大关系,当模量越大时对温度应力的减小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沥青面层、夹层和旧水泥混凝土板结构的最大剪应力、主应力和等效应力的分析,研究组合结构体系的受力模型和应力水平,这对于有效分析"白加黑"路面结构受力情况,选择沥青加铺层结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方便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生产、教学、科研之用,本文采用分析综合法为量法建立了弹性三层体系应力位移显式模型;并在分析常见路面结构层厚度及其相当量换算和模量变化范围的基础上,成功求得了三层体系路表弯沉、上层滑动应力、上层连续应力、中层应力逼近公式;精度分析表明本文逼近公式精度很好,完全可推广应用于多层体系,满足工程设计和有关理论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为方便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生产、教学、科研之用, 本文采用分析综合法与分离变量法建立了弹性三层体系应力位移显式模型; 并在分析常见路面结构层厚度及其当量换算和模量变化范围的基础上, 成功求得了三层体系路表弯沉、上层滑动应力、上层连续应力、中层应力逼近公式;精度分析表明本文逼近公式精度很好, 完全可推广应用于多层体系, 满足工程设计和有关理论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水位下隧道排水管结晶堵塞引起的衬砌应力变化规律,通过"以板代孔"法对排水管堵塞进行模拟,研究了5种堵塞工况与4种地下水位工况下隧道衬砌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堵塞工况与不同水位工况下隧道衬砌应力变化规律是一致的;在同一堵塞程度下,随着原始地下水位的升高,隧道衬砌应力随之增加,隧道左右拱脚处衬砌最大主应力差值随之增加,最小主应力差值随之减小;在同一水位工况下,堵塞程度75%是隧道衬砌受力变化的转折点。由此可见,由于排水管的堵塞,衬砌应力明显增加,当地下水位由于排水系统堵塞升高时,衬砌受力更为不利。因而在隧道建设过程中应重视排水系统有效排水,保障衬砌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1.
根据塑性力学原理,首先建立π平面与主应力空间的关系模型,然后根据最大偏应力屈服准则在π平面上的表达式,推导并验证最大偏应力屈服准则在π平面上图形的形状和方位,目的在于明确拉伸情况下,最大偏应力屈服准则在π平面上的形状、方位。  相似文献   

12.
从模具型腔结构特点上探讨了连续挤压制件裂纹产生的原因,利用主应力法和滑移法对焊合室内变形金属的应力进行了分析,为确定合理的连续挤压型腔几何参数和模具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圆板式橡胶支座做了抗压试验和橡胶硬度测试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橡胶材料特性和橡胶支座行为特征基本理论,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对圆板式橡胶支座的典型代表试件建立FEA模型,并应用线性分析方法对橡胶支座在轴心均布加载工况进行应力分析,结合支座抗压试验变形数据和支座内部应力分布规律说明该FEA模型是基本正确的,同时可以看出在支座内部存在着应力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还说明了圆板式橡胶支座圆周橡胶保护层具有减小支座内部剪应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模具型腔结构特点上探讨了连续挤压制件裂纹产生的原因,利用主应力法和滑移法对焊合室内变形金属的应力进行了分析,为确定合理的连续挤压型腔几何参数和模具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连续刚构桥锚固区局部应力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便于箱梁腹板预应力筋及锚具的布置,结合虎跳门连续刚构桥的方案设计,对特征节段模型、子区域模型和试验模型锚下混凝土局部应力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的锚下混凝土应力仅限制在很小范围内;在按实桥设计的大吨位预加力作用下,没有导致混凝土主应力过大和失效;锚固区混凝土局部应力的实测值与计算值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16240Z型柴油机曲轴单拐圆根局部区域分两阶段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应力计算,计算采用DDJ结构分析程序,八节点三维非协调等参元(经改进的)作为计算单元,在TQ-16机上完成,从而获得了圓根局部区域应力分布的一般规律和改善应力集中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序号 题目论推广的Debye一HUcke仿程的线性范围(II) -一分段回归及其初步结果E/L值与某些化合物性质的关系的研究应力互换定律的应力圆证明及其应用吸引子、棍沌和演化系列论推广的D ebye一HUeke访程的线性范围(111) 一一二元回归分析及其结果有机鳌雀致冗淀剂作为交流示波极谱滴定剂的研究 —0 xine直接滴定锌及间接滴定铝关于重调和方程的一种求解法关于Catatan序列质点系平衡的判据相交平面体隐线的消除方法平面连杆机构中圆点曲线的研究及其方程的建立 与微机应用绘制住宅设计图的通用程序包增量变刚度法中偏离误差的预报校正杆件…  相似文献   

18.
弯道床面切应力是弯道泥沙起动的直接动力,运用弯道水流概化模型试验,利用先进的ADV进行了三维流速数据的采集。弯道水面横比降与纵比降的沿程分布公式以及弯道水流纵向垂线平均流速计算方法,从理论上进一步推导得到了弯道床面切应力分布的公式。通过计算,给出了不同参数对弯道床面切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计算床面切应力的分布不仅与前人研究成果基本一致,而且更加完善和系统化,为深入探讨弯道水流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弯道床面切应力是弯道泥沙起动的直接动力,运用弯道水流概化模型试验,利用先进的ADV进行了三维流速数据的采集。弯道水面横比降与纵比降的沿程分布公式以及弯道水流纵向垂线平均流速计算方法,从理论上进一步推导得到了弯道床面切应力分布的公式。通过计算,给出了不同参数对弯道床面切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计算床面切应力的分布不仅与前人研究成果基本一致,而且更加完善和系统化,为深入探讨弯道水流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重庆市轨道交通10号线红土地车站为依托,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和监控量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门型转换爬坡法施工对施工通道和地铁车站交叉段围岩及支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门型转换法的施工对转换段隧道围岩的位移和应力有较大影响;交叉段围岩竖向位移为8.3~10.7 mm;围岩最大主应力为7.92 MPa(压应力),最小主应力为0.64 MPa(拉应力);支护结构最大主应力为21.40 MPa(压应力),最小主应力为6.30 MPa(拉应力),最小主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在施工过程中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