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物联网通信环境下,传统的船舶通信网络异常数据检测系统,受到IPv4接口协议的限制,导致采用IPv6高速物联交互协议的流量节点异常机制管控性降低,全局物联网络交互单元出现异常数据节点检测识别漏洞,给网络通信安全带来威胁。因此,提出物联网环境下舰船通信网络异常数据检测系统设计。通过架设基于IPv6协议的交互数据节点支持硬件,实现对底层数据流的硬核支持;在数据交互的链路层添加异常数据甄别检测单元,配合异常节点流量识别算法,实现在链路层上对物联网异常数据的识别拦截,从而完成系统的设计。为保证设计系统的有效性,通过仿真实验对设计系统的检测识别准确性进行对比,通过数据证明提出设计系统优于传统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云储存技术制定的储存策略过少,导致实际储存文件时的合并量过少的问题,提出一种船用物联网中的分布式云存储关键技术。首先采用分布式计算物联网中的节点数据,依据物联网节点特征,搭建云储存框架,建立物联网中的文件与储存策略之间的直接映射,综合计算出的节点性能数据,制定出云储存策略,完成船用物联网中的分布式云储存技术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云储存技术相比,船用物联网中的分布式云存储技术最终在储存文件时,可以合并文件的数量更多,减少实际文件所占用的储存量。适合实际使用。  相似文献   

3.
张林中 《舰船科学技术》2020,42(14):184-186
由于船舶航行环境复杂,航行过程中需要采集的资源数量庞大,且采集到的资源受环境影响较强易出现破损,无法保障其控制效果。针对当前船舶航行过程中对海量突发数据资源控制管理效果不佳的问题,分别对船舶网络节点资源的分配过程中产生的能效和资源调度耗时情况进行优化,提出对船用物联网节点资源的分配与调度控制方法进行优化和改善。首先结合RFID系统对船用物联网节点资源采集方法进行完善,解决环境干扰导致的资源受损问题,进一步与利用ALOHA算法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特征分配计算,根据分配结果对船用物联网节点资源的分配与调度控制步骤进行优化。最后通过实验证实,船用物联网节点资源的分配与调度控制方法相对传统方法而言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充分满足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船用物联网中信息感知与交互技术误报率高的情况,设计一种船用物联网信息感知与交互技术。分析船用物联网数据收集原理基础上,收集物联网数据,确定数据网络离群值,清洗信息数据,采用数据融合技术,融合有用信息。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存储数据,制定通信协议,根据信息交互过程,生成通信信道。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此次设计的船用物联网中的信息感知与交互技术比传统技术误报率低,对今后船用物联网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船用物联网入侵行为分析检测过程中存在的特征选择难题,提出一种特征优化和选择的船用物联网入侵行为分析检测方法。首先对船用物联网入侵行为分析检测原理进行分析,建立船用物联网入侵行为分析检测的特征优化和选择数学模型,然后以船用物联网入侵行为分析检测率为目标,采用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最优特征子集进行搜索,最后建立船用物联网入侵行为分析检测的分类器,并实现了船用物联网入侵行为分析检测模拟测试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通过特征优化和选择后,获得了较高正确率的船用物联网入侵行为分析检测结果,不仅使得船用物联网入侵行为分析检测的错误概率降低,而且检测实时性要优于当前其它模型,是一种效率好、正确率高的船用物联网入侵行为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结合船用物联网网络数据加密的特点与要求,提出船用物联网大数据加密的混合密码体制。首先,建立船用物联网大数据交互框架;接着,在框架基础上确认混合加密算法的公钥策略;完成上述计算后,对混合加密算法的离散性进行安全计算;最后,对计算所得离散椭圆曲线进行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逻辑的对称特征识别计算,实现动态随机切换混合加密算法对称逻辑的效果,提升物联网大数据加密数据的安全性。为了验证提出加密体制的效果,通过仿真技术手段设计实验场景,对传统加密体制与设计加密体制进行安全防护性能测试,通过对比数据证明提出设计具有较强的防护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船用电子信息系统的发展,各电子设备之间及与设备与信息中心的数据交互越加频繁,交互量越来越大,传统的基于无线通信架构的数据通信系统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海上大量数据的交互性能要求。物联网是一种全新的互联结构,其数据采集﹑传输是基于RFID射频技术﹑传感器技术及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能够高效的对船用通信数据进行处理。本文研究海上无线通信网络与物联网结构,提出基于物联网结构的拥塞算法,极大提高了海上通信网络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物联网日趋复杂,物联网环境下船舶数据的通信安全受到极大威胁。传统的数据传输加密技术无法有效地保护数据不被暴力破解,且传统的隐写技术有无法适应物联网中庞大数据计算量。因此,提出物联网环境下舰船通信数据云隐写技术研究。通过对物联网内的待隐写数据进行模糊规则计算,得到隐写数据流的规则特征;再通过引入的对抗学习算法,使隐写数据流具备抗攻击能力;最后对待隐写数据流进行云端隐写的数据位置定位与融合计算,完成提出的物联网环境下舰船通信数据云隐写技术研究设计。为证明提出设计的可行性,采用300组随机数据对提出方法进行验证,通过数据的对比证明提出设计具有数据隐写速度块、数据写入位置定位准、隐藏效果好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船联网信息融合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电子设备类型不同,基于物联网结构的数据传输与处理存在大量异构数据,船舶各电子设备之间﹑船与船之间的数据交互需要通过中间件进行数据融合及接口统一。基于船联网的信息融合需要提供一个完整的策略方法及框架来处理船联网中的异构系统数据。本文研究现有基于物联网结构的信息融合技术,针对船舶电子系统特征,提出一种高效特征信息融合算法,有效提高异构数据融合效率。  相似文献   

10.
传统入侵检测系统仅能对中高风险数据进行甄别预警,无法对低匹配度异质信息进行风险预测感知,导致大量低匹配度异质信息涌入,占用网络数据资源,造成信息交互资源不足,网络运行效率降低甚至瘫痪。针对上述问题,结合低匹配度异质信息特征,提出舰船网络低匹配度异质信息入侵感知预测系统。根据低匹配度异质信息特征,设计专用的数据分析模块与动态路由单元,通过设计功能硬件,为系统算法层面运行提供平台;然后通过博弈算法对低匹配度异质信息进行特征分析模型建立,获得匹配信息量。最后根据匹配信息量,引入低匹配度异质信息感知算法,完成对低匹配度异质信息的感知预测计算。利用双系统数据同步调试的方式,对设计系统数据可靠性进行验证,通过数据结果证明设计系统,满足低匹配度异质信息入侵感知预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贾云新 《水运管理》2008,30(2):25-27
为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实施对于船舶物权登记工作的指导作用,从船舶物权登记的性质、登记机关的审查义务和赔偿责任、共有船舶的处分原则、船舶价值评估和登记规费征收以及新船舶登记制度的创设等6个方面分析《物权法》有关条款在船舶物权登记实践中的应用,认为《物权法》的实施对船舶物权登记产生重要影响,船舶登记机关应及时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百万艘渔船安全问题始终是中国水上难以驱散的阴霾.随着国际国内对生命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中国渔船安全更是备受关注.作为渔船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中国渔船检验现状如何?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讨论了实施模块化方法建造潜艇的意义,对潜艇模块化体系的生命力作了初步的论述,提出近期可能实现的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14.
介绍在波浪资料缺乏的情况下,利用过往船舶随机观测到的散落于大面积海域的波浪数据来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实例。  相似文献   

15.
虚拟样机技术在气垫船推进系统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气垫船的结构特点,传统的研究方法不适于气垫船推进系统特性研究.本文将现代虚拟样机技术引入气垫船推进系统特性研究中,对气垫船船体和轴系建模及船体-推进系统的耦合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应用本文提出研究方法,对某型气垫船推进轴系进行了动态支承力的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了得到不确定动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固结度,通过工程实例,采用反分析法对不确定动荷载作用后地基的固结度进行了估算,并进行了现场验证。结果表明估算结果是可靠的,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天津港南疆焦炭码头卸车坑地下连续墙的结构特点、施工过程、修补措施及当地的特殊的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分析,综合考虑了各因素对地下连续墙的影响,从而客观地评价了地下连续墙渗漏水的成因,为选择适当的防渗漏材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换填法垫层厚度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换填法地基处理设计关键是确定垫层的厚度。鉴于传统的设计方法存在不足,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法,经算例验证该法能更好地确定最佳垫层厚度,同时能适应不同的安全要求,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Q25型牵引车油门操纵机构主要由油门踏板、摇臂总成、拉杆、连杆等组成,通过控制调速器摇臂实现柴油机的调速,见图1。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修船》2017,(6):32-36
文章介绍了浙江省国内海洋捕捞渔船现状,阐述了尾气产生机理,对刺网渔船尾气排放进行实船检测,并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提出了下一步改进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