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轨道检测车在铁路行业的应用模式已趋于稳定、成熟,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大力发展,相继引进网轨检测车作为保障检测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地铁具有曲线半径小、区间短、站台狭小、设备种类多等特点,需针对各城市地铁特点研究适用的检测模式。结合网轨检测车检测速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根据广州地铁特点,分析各网轨检测模式优缺点,并提出建议模式,以提高网轨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2.
研究THDS检测车联网应用系统,对维护和评价地面THDS监测设备状态,确保车辆运行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对既有THDS检测车系统的运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轨边设备检修流程和实际需求,提出THDS检测车联网应用系统优化改进设计方案,详细说明了系统构架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和核心评判模型设计,从而实现了对轨边THDS设备技术状态的实时监控和综合评价,大幅提升了设备的检修、维护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地铁接触网(轨)动态检测系统是借助于高科技网轨综合检测车,在车辆行驶时,连续检测接触网(轨)悬挂性能、参数,分析、处理数据,以正确评价接触网(轨)接触悬挂与集电器受流质量。主要探讨地铁接触网(轨)动态检测系统精度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4.
广州地铁拥有轨道检测车、接触网检测车、网轨检测车等多种形式的检测车辆,这些检测车日复一日地对广州地铁进行检测,产生了大量检测数据。结合广州地铁各项检测数据的应用情况,提出大数据处理方案,通过对检测数据分析处理,可以将各项检测数据加以融合,更好地满足日常运营、维修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车辆运行品质轨边动态监测系统(TPDS)通过监测车辆运行过程中轮轨间的垂直力和横向力来对车辆运行状态进行评判。本文研制的车载标定设备用于标定TPDS测试的轮轨间垂直力。该设备加装在红外线检测车上,检测车经过TPDS测试平台时TPDS对检测车轮轨间垂直力进行测量。通过对测量值和检测车实际质量进行分析得出TPDS垂直力的标定值,从而实现移动设备对固定设施的标定。车载标定设备应用于现场不仅快速、准确,而且便捷、经济。  相似文献   

6.
车辆运行品质轨边动态监测系统(TPDS)通过监测车辆运行过程中轮轨间的垂直力和横向力来对车辆运行状态进行评判。本文研制的车载标定设备用于标定TPDS测试的轮轨间垂直力。该设备加装在红外线检测车上,检测车经过TPDS测试平台时TPDS对检测车轮轨间垂直力进行测量。通过对测量值和检测车实际质量进行分析得出TPDS垂直力的标定值,从而实现移动设备对固定设施的标定。车载标定设备应用于现场不仅快速、准确,而且便捷、经济。  相似文献   

7.
在检测车经过铁路车辆运行品质轨边动态监测系统(TPDS)设备测试平台时,车载TPDS动态检测系统利用液压控制装置和测力传感器测试出检测车实时质量。通过将其与地面TPDS设备测试的检测车质量进行比对,对地面TPDS设备测试的轮轨垂直力加以标定,从而达到动态评估地面TPDS设备状态的目的。文章以实际检测数据为依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检测数据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地面TPDS设备真实状态,对车载TPDS动态检测系统测试数据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南京地铁网轨检测车是集“接触网检测、新线冷热滑、轨道检测、线路限界检测、工程车巡视指挥”多项功能为一体的车辆,也是南京地铁工程车中重要单台设备。制动系统是保证列车平稳减速、安全停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该车空气制动系统独立单元制动器功能以及故障现象、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9.
概要介绍广州地铁综合检测车第三轨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系统结构、检测原理、检测系统信号流程图、检测系统数据处理以及显示、系统标定等。  相似文献   

10.
介绍钢轨磨耗动态检测原理,提出基于二维激光位移传感器的钢轨磨耗动态检测方法。钢轨磨耗动态检测系统采用车载形式安装在检测车构架上,车辆走行过程中实时检测钢轨磨耗参数;在数据后处理中,利用遗传算法对轨腰和轨底之间的特征圆进行拟合,减小了由于车辆振动引入的拟合误差。钢轨磨耗动态检测系统已在国内地铁检测车中得到应用,检测精度满足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地铁线路普遍存在的钢轨磨耗现象,从轮轨蠕滑力和磨耗功率的角度研究地铁小半径曲线钢轨波磨问题,并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车辆-轨道动力学耦合模型对地铁曲线地段上车辆运行速度和曲线半径对轮轨磨耗的影响进行动力仿真计算和分析。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车辆运营速度不宜过低,为降低轮轨磨耗、保证行车安全及运力需求,最高运营速度定为60~70 km/h为宜;曲线半径对钢轨磨耗功率影响较大,在符合城市规划等决定因素的要求下地铁线路曲线半径尽量大于500 m,可以实现良好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2.
少数地铁车辆通过缓和曲线时会出现高度阀偏离安装位置或其安装座损坏的现象。基于车辆动力学理论,采用SIMPACK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了车辆动力学模型,研究车辆通过曲线段时动力学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而分析高度阀偏离安装位置等异常现象出现的原因。结果表明:轮轨力的突变发生在缓和曲线过渡段,并且随着缓和曲线过渡段长度的增加轮轨力突变值减小;高度阀偏离安装位置或其安装座损坏主要是由于车辆通过缓和曲线过渡段时产生的异常轮轨力及异常冲击所致,地铁车辆速度为80 km/h时缓和曲线过渡段长度应至少达到3 m。  相似文献   

13.
胡安祖  田庆 《铁道车辆》2011,(9):32-34,6
对城轨地铁车辆正线运行时连续发生的制动用速度传感器烧毁事件进行了剖析,从车辆本身接地系统和车辆行驶轨道接地情况2个方面入手,找出了问题原因,提出了对列车主接地系统的改进方案,并进行了合理化验证。  相似文献   

14.
在对北京地铁部分线路钢轨波纹磨耗问题进行系统调研及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车轨动力仿真模型,对扣件刚度、阻尼及车速与钢轨波纹磨耗的关系进行动力仿真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为既有线整治及新线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城市地铁和轻轨列车微机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性能和控制策略出发,分析微机控制系统的结构,介绍列车通信网络TCN标准的应用,提出故障诊断的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16.
接触轨是第三轨授电的地铁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接触轨的正确安装是车辆安全受电的前提。针对安装于加长短轨枕上的下部授流接触轨安装形式,建立几何模型推导出接触轨安装位置与钢轨轨底坡之间的数学关系式,给出接触轨正确安装时允许钢轨轨底坡安装误差范围的计算方法,以及两种常见安装参数下接触轨正确安装可接受的钢轨轨底坡范围值。最后,针对钢轨轨底坡超出接触轨安装允许范围而无法安装的情况,给出了补救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城轨车辆修程、维修方式、车辆段设置、车辆维修组织架构、线网车辆紧急事故应急组织等,对如何开展好车辆日常维修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城市轨道交通钢轨电位的产生及危害。以广州市轨道交通21号线为例,分析牵引变电所设置、牵引回流系统设置、列车运行图、设置接地支路的排流柜的运行方式、回流轨与均流电缆的连接方式对钢轨电位的影响,提出限制钢轨电位的工程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成都地铁为例,基于钢轨绝缘节的老化和单向导通装置频繁导通问题,将车辆段及停车场等效为小电阻接地支路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小电阻接地支路可使正线钢轨电位最大提升27.2 V,威胁了正线的安全运营。据此提出一种应用于车辆段与停车场的新型钢轨回流装置,并介绍其控制方法。该新型钢轨回流装置具有辅助列车安全通过绝缘节遏制车辆段与停车场内杂散电流、评估钢轨绝缘节绝缘性能和测量出入段线钢轨过渡电阻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针对车载设备和部件的实时检测需求,设计了一种由检测终端、车载无线网络、远程服务器组成的车辆及设备状态监测系统,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和HTTP等网络通信协议,实现对温度、位置等多种传感参数的实时无线远程检测和监测,以及数据存储和智能处理等功能.该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成功应用表明:有效数据成功传输比例与车辆Wi-Fi网络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