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提升高速动车组在发生牵引系统接地故障时的可用性,减小售后人员排查故障的难度,提出一种自动定位接地点的方法。该方法结合电压型接地检测电路和电流型接地检测电路,通过软件实现自动定位接地点并能自动切除接地部件的功能。试验表明,该方法能通过软件自动定位接地位置,并能根据不同接地点自动执行不同级别的保护,提高了列车的可用性和处理接地故障的效率,为后续动车组的可维护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轨道交通车辆变流系统牵引变流器和辅助变流器接地保护的工作原理,阐述了不同接地故障检测方式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并总结了每种方案的适用场合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跨座式单轨交通直流牵引系统接地保护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系统的接地保护状况。以重庆轻轨较新线一期工程设计为例,系统阐述跨座式单轨交通直流牵引系统接地保护的设计;着重论述64D接地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整定计算,分析这种装置与框架泄漏保护电流元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交流电气化铁道牵引系统接地问题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气化铁道牵引系统接地,由于它的部分设备为隐蔽工程,在施工单位或运营单位相对电气设备或牵引电流的回路往往重视程度不够,因此,牵引系统接地问题给牵引供电系统带来了不少的安全隐患,甚至造成较为严重的事故。随着牵引供电系统牵引变压器容量的不断加大,因为牵引系统接地出现了不少问题,对电气化铁道的安全运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我们对目前几种常见的牵引系统接地方式的优、劣作简单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地铁车辆牵引电机轴承电腐蚀问题,对其进行故障原理分析,提出并验证解决措施。首先指出轴承电压过高是导致电腐蚀的直接原因;其次结合地铁车辆牵引系统的特点建立了轴承电腐蚀高频等效电路,并对轴承电压的形成及部分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和试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3种轴承电压抑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改变牵引系统EMI电容对抑制轴承电压无显著效果,而降低整车保护接地电路高频电感、安装"接地环"可以有效抑制轴承电压,此外对安装"接地环"可能带来的风险也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风险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城轨车辆牵引系统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耦合影响,分析了系统电磁干扰机理;建立了系统干扰简化计算模型,该模型具有结构简单、物理意义明确、同时适用于时域和频域分析等特点,可用于预估系统高频干扰特性。通过对实际城轨牵引逆变系统等效建模,并对系统高频干扰电流进行计算,结合实测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最后,提出一种简单、高效的系统电磁干扰优化方法,试验结果验证了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提高高速动车组永磁牵引系统接地故障诊断的准确性,文章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永磁牵引系统的接地检测新方法。通过结合接地检测电路的拓扑结构,分析了不同接地情况下接地电压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接地电压超限判定算法、采用各轴逆变器分步检测和增加永磁接触器诊断节点等措施,通过该方法可以准确诊断出电机侧、变压器侧和变流器侧具体的接地点,提高了故障点定位的准确性。半实物仿真和地面机组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由于部件的设计原因导致的牵引系统接地保护试验故障诊断不准确问题,从系统和部件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排查出是由于牵引功率单元IGBT驱动电路部分器件的设计选型不当所致。通过调整IGBT驱动板短路保护电路电容、电阻的参数并通过试验验证,解决了此类问题。通过系统的研究分析及IGBT驱动电路的优化设计,可准确定位故障,利于动车组牵引系统的检修维护。  相似文献   

9.
CRH380B(TX)动车组保护接地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动车组设置接地的重要意义,简述CRH380B(TX)动车组牵引系统主回路结构形式,通过对CRH_(3C)动车组接地系统结构分析,并结合其他车型接地特点,提出了新的接地方案,经线路试验验证,数据表明CRH380B(TX)动车组保护接地方案技术可行。  相似文献   

10.
针对香港地区的电气化铁路直流电力牵引系统,采用电力系统仿真计算软件EMTP研究直流电力牵引系统中电力电缆上的雷电过电压.在分析直流电力牵引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分别构建接触网、支柱与其他竖直导体、绝缘子、避雷器和接地电极的电路仿真模型,搭建了1个完整的直流电力牵引系统EMTP仿真模型.在建模过程中考虑了土壤的非线性离子化特性和绝缘子的闪络特性.以香港地区某电气化铁路的牵引系统为例,计算不同雷击位置下电缆槽中电力电缆上的雷电过电压,分析发生绝缘闪络的风险和支柱接地电阻对电力电缆上雷电过电压的影响,建议降低支柱接地电阻以有效减小电力电缆上的雷电过电压.  相似文献   

11.
悬挂式单轨在站内发生牵引回流接地故障时会导致站内其他列车及相邻牵引变电所的断路器出现大范围跳闸现象。为了避免故障车辆对其他正常设备造成影响,便于维修人员快速准确地锁定故障范围,对传统接地保护装置进行了改进,取消列车上的接地过电压继电器,增加车载设备的差分电流检测装置,提出分层分级接地检测保护机制用于牵引回流接地故障的保护和快速定位。改进后的接地保护装置目前已经在试验线上进行运用,验证结果表明该保护机制能缩小故障影响范围,提高列车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2.
牟昕 《中国铁路》2013,(12):59-62
总结国内外客运专线牵引供电系统的防雷技术方案,分析常用的雷电参数,研究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接地、绝缘子选型等防雷关键技术,结合牵引变电设施和接触网系统的不同特点,从差异化防雷角度出发为不同地区的牵引供电系统防雷技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直流牵引系统正极接地保护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阐述了取消框架保护电压元件的正极接地保护方式不宜采用的原因,说明了采用为牵引所外的正极接地而设置框保电压元件的正极接地保护方式的理由,介绍了正极接地保护与钢轨电位限制器电压监视整定值的正确配合。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地铁车辆在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回流性能,并提出车辆接地优化设计方案。针对常用时域仿真分析方法无法准确连续反映车辆整体运行过程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地铁车辆接地回流性能分析的车网联合动态仿真技术方案。以车体采用经保护电阻接地和直接接地两种技术方案的实际车型为研究对象,在通用仿真环境下建立包含车体、车辆接地电路、牵引负荷、钢轨回流电路以及供电网络的综合模型。基于地铁线路和车辆关键参数获得牵引计算结果,并将其导入仿真模型,实现车辆牵引功率、受流位置持续动态刷新,从而模拟车辆运行过程接地回流分布特性。仿真分析表明,在同一线路采用相同牵引控制策略时,经保护电阻接地车型较直接接地车型有更小的钢轨至车体回流以及车体间电流,但车体电位略有抬升;并进一步基于电阻接地电路提出了两种优化接地设计方案,仿真结果证明这两种方案均兼顾了整车的车体回流与电位抑制。该仿真方法对校验地铁车辆接地方案性能具有实用性,所得仿真结果对接地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分析磁浮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结构特点及磁浮车辆对供电系统的特殊要求,分析新型磁浮交通供电系统中杂散电流回路的变化,着重对比磁浮交通在直流系统和直流设备接地方面与传统轨道交通的异同,探讨这种供电方式对系统构成和保护配置的影响,对磁浮供电系统的保护配置、新型接地漏电保护的主要性能以及杂散电流的防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牵引网微机保护整定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牵引网负荷电流、短路电流中的谐波含量的分析和存在的谐波含量的不同点,利用两种电流中的综合谐波含量作为控制量,可以大大提高牵引网距离保护、高阻接地保护躲过牵引重负荷,再生负荷,启动电流及励磁涌流的能力,对于保护整定,通过探讨提出了整定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利用牵引供电系统电流信号、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牵引网高阻接地故障诊断方法。针对不同位置接地阻抗故障的电流信号,先采用希尔伯特变换和伯格谱估计提取时频特征量和频谱特征量,再构造SVM二分类器,利用交叉验证法对SVM二分类器进行参数优化,形成一个牵引网高阻接地故障分类器。将特征向量组送入SVM分类器中进行处理,能诊断出牵引网高阻接地故障。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小样本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分辨正确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轨道交通车辆牵引电流谐波对直流供电系统的影响,为增强列车直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轨道交通车辆直流母线接地改进方案.该方案通过采用列车母线负线单点接地方式,有效地避免了牵引谐波对直流供电电源品质的影响,降低了设备供电保护断路器的误跳概率.通过增加接地故障保护断路器,增加了列车运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郭志 《都市快轨交通》2009,22(4):86--88
根据上海地铁2号线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结合直流保护的原理,分析直流保护动作电流的特征波形,阐述系统保护参数设置与地铁车辆负载特征匹配性问题;对比现场测试数据和保护原理的特征曲线,提出保护参数匹配的调整方法,为直流牵引系统的保护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靳忠福 《科技交流》2005,35(2):95-97
低压系统接地制式按配电系统和电气设备接地的不同组合分类,可分为TN、TT、IT三种形式,其中TN系统根据中性线N与保护线PF是否合并的情况,TN系统又分为TN—C、TN—S及TN—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