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舰船装备研制中的顶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船装备的设计研究中越来越多地引入顶层设计的概念。但长期以来,在舰船装备发展过程中,对于顶层设计的内涵和任务并不十分明确。本文根据未来舰船装备体系和新型舰船装备发展的需求,分析军事需求变化与舰船装备顶层规划之间的联系,研究舰船装备总体工程和舰船装备系统工程的内在规律、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关系,对现代舰船装备研制过程中涉及的各方面问题进行系统工程分析,讨论舰船装备研制中顶层设计的目的、意义、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提出舰船装备研制中的顶层设计应针对不同对象,给出了舰船装备发展战略和型号系统顶层设计的不同内容和基本过程。研究结果为在舰船研制中正确运用顶层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舰船装备型号研制涉及技术领域广,集高、精、尖技术于一体,是技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与集成.型号标准化工作是以型号为背景的综合标准化工作,应建立完善的型号标准化工作系统,在型号设计、制造、试验各阶段做好标准贯彻实施工作.分析舰船装备型号标准化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舰船装备型号标准化工作建议,充分发挥标准化的支撑保障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新型军民融合保障模式下、总技术责任单位负责制的舰船维修信息集成管理方案。由总技术责任单位制订故障维修信息记录要求,汇总承修单位现场提交的计划修理信息和定期赴使用方收集的自修、中继级修理、临时性修理信息,录入到事先开发的舰船装备故障维修信息处理系统,形成行业内共享的舰船装备故障及故障维修信息数据库,为后续修理排故、远程技术保障支援系统、舰船研制综合保障设计、后续舰船研究设计改进提高等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舰船装备维修现状和未来需求的分析,提出基于舰船装备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综合各种有效维修资源,准确地对舰船装备进行故障诊断,增强对舰船装备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5.
舰船装备综合保障技术浅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舰船综合保障水平决定了舰船武器装备能否发挥出作战性能.随着舰船装备的日益发展和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其维修保养的复杂程度在增加,同时费用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推动综合保障观念的普及,特将目前舰船综合保障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整理和归纳,以期能促进相关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舰船数字化制造的若干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强 《中国造船》2005,46(2):75-80
数字化制造正成为推动21世纪制造业向前发展的主流,世界先进造船国家及海军强国广泛地开展了相关技术的研究应用工作.本文根据舰船数字化制造的体系结构及功能需求,提出了舰船数字化制造的若干关键技术及其技术内涵,涉及的主要内容有:舰船数字化制造技术标准及实施规范、舰船工程共享信息库、数字化企业管理与运行模式、数字化并行协同设计技术、舰船数字化建造体系和装备、配套系统设备数字化研制技术等.  相似文献   

7.
针对舰船平台技术所面临的发展需求与挑战,从总体平台特性、综合隐身以及综合保障技术发展需求的角度,简要分析开展舰船复合材料结构物应用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西方国家潜艇应用为例,梳理国外舰船复合材料结构物应用发展思路,提出并阐明舰船功能复合材料结构物应用工程的3个“一体化”技术特点,着重探讨总体/结构设计技术的定义、内涵及关键技术组成。最后,针对我国未来在该领域的发展需求,提出应在尽快制定顶层规划的同时,着力加强设计基础研究和规范体系性建设。  相似文献   

8.
舰船装备保障仍处于职能管理阶段,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快速、全面、持续、精确保障等要求,实施高效合理的舰船装备保障流程管理,对减少保障资源需求、提高保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全面分析舰船装备保障流程管理的内涵、特点与意义的基础上,将舰船装备保障流程划分为业务流程、管理流程、辅助流程3个类别和海军级、部门级、岗位级3个层次,对舰船装备保障流程建设与实施的原则和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舰船装备保障流程再造的时机、目标和方法等,并以舰船装备保障模式由技术支援型向总体技术责任型转变为例,说明了装备保障流程再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舰船总体综合保障技术特点及设计接口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综合保障概念、综合保障技术发展、综合保障一般特点出发,论述国内外典型装备综合保障状况,并分析综合保障技术在舰船中的应用特点,探讨保障性设计与性能设计、可靠性设计、维修性设计、测试性设计等接口关系。  相似文献   

10.
深化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持续推进舰船装备标准化工作,是我国海军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我国舰船装备标准化管理体制,总结舰船装备标准化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舰船装备标准化工作军民融合发展、紧跟军方实际需求开展工作、实现标准动态管理等发展建议,为我国舰船装备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及其管理体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思路,为我国舰船装备技术标准体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战场电磁环境日益复杂,舰船装备面临的电磁兼容问题十分突出.电磁兼容性标准是开展舰船电磁兼容性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实现舰船电磁兼容性的基础.开展舰船电磁兼容性标准研究,建立舰船电磁兼容性标准体系,将电磁兼容性论证、设计和建造工作标准化和量化,对提高舰船电磁兼容性和满足舰船研制对电磁兼容的迫切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舰船电磁兼容性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舰船电磁兼容性特点,按照提出的体系建立原则及方法,建立了舰船电磁兼容性标准体系,为舰船电磁兼容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修船》2019,(5):55-58
专业技术能力是舰船装备保障行业承制单位资格审查的重要方面。文章针对当前舰船装备维修保障行业承制单位资格审查工作的政策要求和突出问题,结合舰船装备技术保障工作实际,设计了舰船装备维修保障行业承制单位专业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了实施舰船装备保障企业专业技术能力审查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3.
IETM是将技术资料数字化、标准化,进而网络集成化的主要手段,采办、研制与使用IETM,是装备保障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介绍了IETM相关标准,IETM与装备综合保障以及与保障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并重点介绍了IETM在舰船武器装备综合保障中的应用和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舰器材管理是装备保障中的一个重要技术领域,也是舰船装备保障工作中相对薄弱的环节。通过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定义了随舰器材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主要工作,通过对美军舰船随舰器材管理情况分析,总结了其成功做法及经验启示;在此基础上,结合随舰器材管理特点及保障需求,建立了随舰器材三级管理作业体系和运行机制,从数据的传输、存储、共享、交换等使用需求,设计了随舰器材信息资源体系及数据库结构,构建了随舰器材辅助管理平台总体架构及功能模块划分,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随舰器材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手段。研究结论对提高舰船随舰器材保障能力建设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修船》2015,(6):50-53
针对目前舰船基地级修理工作中,由于缺乏完整的顶层规划和设计而导致的舰上大量高科技含量装备在维修过程中技术状态和经费需求难以控制的问题,文章从维修设计的概念、目标及主要内容出发,探讨了维修设计在舰船基地级修理各个阶段中的应用方式,为装备维修人员合理规划各类维修保障资源,有效控制装备在舰船基地级修理过程中的技术状态提供完备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海上新质作战概念的不断革新,现代海战形态呈现出多域攻防、分布协同、高效杀伤的特点,正在加速推进新型水面舰船技术的创新发展。围绕作战空间、作战体系结构、作战单元、作战武备等方面,总结归纳现代海上新质作战概念的主要特征,梳理水面舰船的体系定位及作战能力演变,系统分析新型水面舰船装备发展的主要特征,提出关于发展水面舰船总体集成技术、网络信息技术、数智赋能技术、新型能源保障技术、先进材料技术、环保节能技术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7.
吴强 《中国造船》2005,46(4):65-71
数字化制造以其响应快、质量高、成本低和柔性好等特点,正成为推动21世纪制造业向前发展的主流.本文在分析舰船产品研制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海军装备研制的发展需求,提出了舰船数字化制造的体系结构,介绍了舰船数字化制造系统的共享数据平台及集团公司管理控制系统、数字化试验分析系统、数字化设计系统、数字化建造系统、配套设备数字化研制系统等综合集成应用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18.
针对舰船研制阶段电磁兼容技术评估这一难题,结合美军现用的装备采办项目成熟度评估方法,提出了适用于我海军舰船研制阶段的电磁兼容技术评估里程碑。在充分分析舰船电磁兼容设计系统工作层次分解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舰船电磁兼容设计技术的成熟度评估方法,可为海军型号工程立项和研制中的电磁兼容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作的目的和作用,以及对舰船装备开展综合保障工作提出的基本思路和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修船》2016,(5):44-46
海军舰船器材的保障关系着海军舰船装备的战斗力和生命力,是舰船装备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构建了基于3D打印技术的海军舰船器材保障模型,运用实例仿真对模型的性能进行分析评价,验证了应用3D打印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于3D打印技术的舰船器材携带量减少,供应时间减少,品种满足率、数量满足率大幅提高,器材保障能力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