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1年1月5日,广州地铁集团、美的集团暖通与楼宇联合举办的超高效智能环控系统及智慧运维云平台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评估会在广州举行。会议由中国制冷学会组织,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权威专家组成评估委员会的相关人员出席本次评估会。经过项目报告、专家质询、讨论决议等,评估委员会专家一致认定:超高效智能环控系统及智慧运维云平台创新成果突出。  相似文献   

2.
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位科技专家。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吴良镛,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36项,其中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6项;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4月29日,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组织14位院士专家在北京听取并审议重大研究咨询项目中期执行情况。其中,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科院集团公司")承担,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何华武院士,中南大学校长田红旗院士,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同军担任项目负责人的《智能高铁战略研究(2035)》项目顺利通过中期检查。铁科院集团公司作  相似文献   

4.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曾庆元院士带领的学术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及湖南省院士基金等支持下,经过近30年研究,在铁路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取得了系统性成果。“列车脱轨分析理论与应用研究”荣获2006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5.
2008年6月29日至30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2008年二季度项目工作会在唐山机车车辆厂召开,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项目领导小组组长黄卫,中国工程院院士、项目咨询专家组组长施仲衡,建设部质安司、科技司、标定司、城建司、规划司有关负责同志,项目咨询专家、实施专家、课题负责人以及项目办公室成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3月9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在北京交通大学组织召开了"城市轨道交通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科学技术成果评价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施仲衡,孙永福、柴天佑,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院士,北京交通大学唐涛教授,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  相似文献   

7.
近期,铁道部科技司在中南大学铁道学院组织召开了“列车脱轨分析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鉴定会。以方秦汉院士为首的鉴定委员会全体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为原始创新,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制订预防列车脱轨措施及预防列车脱轨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供线、桥设计和规范修订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6月22日,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组织的《城市轨道交通装配式减振轨道成套技术研究》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科技成果评价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何华武院士、孙永福院士、施仲衡院士、杨秀敏院士、肖绪文院士、岳清瑞院士、张建民院士,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执行副主任仲建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副总工程师赵国堂,石家庄铁道大学副校长陈进杰,深圳市地铁集团副总工程师吴永芳等11名专家组成评价委员会。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我国铁路基本建设领域,资产评估尚无固定统一的编制方法、基本内容与格式,也无统一的资产评估报告编制深广度要求。铁路行业及其建设投资担负着当前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基建步伐的重任。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投资在铁路跨越式发展中的作用,探讨资产评估在铁路行业的应用显得较为重要。此文对铁路项目资产评估的原则、依据、方法和过程等主要事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我国刚建设通车的某铁路项目北段施工管理过程中所应用的激励机制进行了认真分析,对其在不同施工阶段所呈现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从项目管理学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较为系统地提出了激励机制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原理与应用方法,试图为今后工程项目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11年7月15日,建设部在北京召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建航院士因病未能参加会议,撰写了这篇书面发言。该发言指出了如何处理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的关系,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施仲衡院士高度评价刘院士对工程质量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本刊发表此文,以引导当前如火如荼的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4月9日,国家交通战备办公室会同财政部国防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铁五院承担的科研任务——"第二代铁路舟桥器材预研究"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由铁路战备领域知名专家和学者组成,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理工大学王景全任组长,军事交通学院陈发智教授任副组长。与会专家、代表听取了铁五院"第二代铁路舟桥器材预研究"项目汇报,审查资料,经过质疑、讨论,一致认为:第二代铁路舟桥在平战结合、支援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方面应用前景广阔;项目组提出的主要战术、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3.
欧洲铁路工业协会建立了一种适合于铁路行业的全寿命周期费用模型及分析方法,该模型思路清晰,单个费用单元计算简单,且具有很好的系统性和顺序性,可广泛应用于不同项目不同阶段的经济性评估。文章以近期某投标项目为例,详细说明了该方法在投标阶段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0月9日,从中国中车株机公司传出消息,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大功率石墨烯超级电容问世。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刘友梅和"国家863节能储能项目"专家张世超教授等9位专家一致鉴定:"3 V/12 000 F石墨烯/活性炭复合电极超级电容器"和"2.8 V/30 000 F石墨烯纳米混合型超级电容器"代表了目前世界  相似文献   

15.
土建工程项目造价风险模糊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土建工程的建设现状,在分析影响土建工程项目造价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土建工程项目造价风险评估模型,评估不同风险因素对土建工程项目造价的影响程度,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模糊评估模型能很好地评估工程造价的风险性,对土建工程项目造价风险管理与控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12月19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换届大会暨二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在京隆重召开。协会顾问、专家和学术委员会主任施仲衡院士、常务副会长周晓勤、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敏华出席会议。上午召开专家学术委主任扩大会议。施仲衡院士对专家学术委换届的背景作了介绍,对新一届专家学术委各专业组的定位进行了解读,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希望。专家学术委执行副主任仲建华对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0月16日上午,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院士专家工作室”成立仪式隆重举行。以施仲衡院士领衔的来自本院及外部聘请的行业内6名顶级专家组成的合作团队首批加入本工作室,并在现场接受了聘书。北京市副市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卫和北京城建集团董事长刘龙华共同为工作室揭牌。  相似文献   

18.
《青藏铁路低温早强耐腐蚀高性能混凝土应用试验研究》课题由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材料事业部承担。2007年11月23日,铁道部科技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项目成果鉴定会。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建材院、中国建研院、中冶集团、中铁咨询集团、北京建研院和中铁三局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会议。专家们一致认为:课题组针对青藏高原多重严酷自然环境和复杂施工条件,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内铁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不可预见费传统的计算方式对不同铁路项目的风险环境和特点反映不足,这一点在海外铁路项目中尤为突出,随着海外工程市场的拓展,如何有效地确定不可预见费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以几内亚矿山铁路为例,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在概率统计上的优越性,利用头脑风暴法识别出项目存在的风险因素;通过设置评价指标和量纲,对风险因素进行量化、评估得到风险注册表,通过风险矩阵筛选得出关键风险因素;通过专家评估,利用三点估计法量化风险因素对工期与造价的影响,最终得出包含不确定性因素后的几内亚矿山铁路不可预见费及工期。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6月28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协会顾问、专家委员会主任施仲衡院士,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敏华,专家委员会执行副主任仲建华,副主任沈景炎,土建组组长张弥,副秘书长黄建伟、蔡伯根等专家出席了会议。会上,专家委员会主任施仲衡院士指出,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的号召,促进我国加速进入创新型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