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GIS的运营隧道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市政工程施工对运营隧道影响的自动化监测,对运营隧道结构设施的竖向沉降、水平位移、裂缝、扁率和地下水位等项目的监测管理与及时预警,提高了运营隧道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实际应用,该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监测精度高、传输稳定性强等特点,可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高速铁路轨道状态远程监测系统的构成,详细阐述了系统的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方法,包括数据的读取、预处理及无线网络等相关技术方法。针对大流量监测数据实时无线传输的瓶颈问题,提出光纤光栅解调系统数据处理和无线传输的方案,可对监测数据自动进行加密、校验和打包,并通过GPRS模块将监测数据推送至远端数据中心。该系统已应用于我国多处高速铁路轨道状态长期监测工点,系统运行状态良好,数据传输系统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3.
国内的物料运输车物料传输主要依靠人工监测与控制,极易造成料仓欠载、偏载或超载,尤其是在扬尘等恶劣施工环境下,操作人员到车顶观测料位既不安全又不能对物料状态进行可靠监测与控制。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套物料运输车物料自动化传输系统。利用超声波传感技术和ZigBee(无线网络数据通信技术),设计了物料状态监测和控制方案。经试验,该系统可将物料欠载、偏载和超载控制在规定的精度范围内,实现物料自动化传输。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列车安全监测系统的结构和关键技术的解决,该系统实现对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各车厢之间的相关信息的传输,以及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相关人员等可靠、有效地自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监测方案论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术合 《铁道工程学报》2003,(4):111-115,123
本文论述了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监测系统设计的必要性 ,并通过变电所综合自动化间隔层回路监测项目的分析 ,提出了综合自动化间隔层回路的检测模式 ,以及为了采集、传输、归档和分析这些数据而设置的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监测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6.
基于GSM-R的青藏铁路冻土地温自动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青藏高原永久性冻土及高原恶劣的环境条件等特点,集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技术及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于一体,研制开发一套性能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的青藏铁路长期地温自动监测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路基的多断面多测点地温数据高精度的自动采集、远程自动传输和自动分析处理功能.该系统自安装完毕后,运行状况良好,采集的地温数据为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性分析奠定了基础,并为路基病害整治和铁路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合肥地铁2号线下穿国铁施工的变形监测为例,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来实现对铁路形变的高频高精度监测,包括静力水准仪及自动测量机器人两套全自动监测系统,其监测成果利用网络传输,可通过电脑、手机联网实时查看,保证了工程各方对铁路形变的及时掌控,其研究成果可为其他自动化监测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施工点多、分布范围广,施工过程中产生海量的各种数据,当前基于3 G、4 G技术的远程施工监控系统存在传输容量受限、计算能力差和实时性不强等问题,不能适应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快速发展的局面。分析了构建基于5 G技术的轨道交通智慧化工点监控系统的重要性,介绍了该系统的系统架构、5 G传输网络架构和各模块功能。该系统采用多层次、多节点结构的分布式智慧化工点监控系统方案,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加强计算环节,采用5 G技术实现工点间数据传输,支持大容量超高清视频数据实时传输,可实时分析工点监控数据,能够准确预测风险,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应急处置能力。在广州地铁的试点应用效果表明,该系统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多线路、多工点并行操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下白石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跨径布置为145 m +2×260 m +145 m的下白石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介绍该桥健康监测系统的总体目标、监测内容、仪器选择、测点布置、信号采集与传输和安全报警等.采集系统实现静力和动力数据综合采集与控制,包括加速度、动位移等动态特征及应变、温度、支座位移和线形等静态信息.星型传输系统可保证各个采集子站的独立性和抗干扰能力,并采用多模光纤和电话网络实现数据远距离传输、远程监控和现场无人值守.该健康监测系统工作正常、性能稳定、监测数据可信.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初步分析,表明下白石大桥没有异常发生,目前桥梁基本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科研所研制开发的"铁路结构物在线监测系统"是人工干预最少的结构物在线监测平台,可实现数据采集、上传、分析、预警、评估等功能·该系统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对桥梁、隧道、边坡、轨道板等结构物进行监测,可将长期监测到的数据完整地储存在云平台中,能够实现数据可视化,可实时掌握结构物的运行状态,为指定结构物的管养维护方案提供参考。该系统分为"铁路沉降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监测系统"和"铁路结构物安全在线监测系统"。"铁路沉降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主要对铁路设施沉降进行监测,利用静力水准仪作为主要监测手段。该系统针对结构物沉降设置了特定算法,专门服务于各类沉降监测。"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监测系统"搭配变形监测终端,能够直接读取和控制主流测量  相似文献   

1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度高,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研究将北斗定位系统应用于边坡监测的可行性。对北斗监测工作站进行精度标定试验,结果表明,水平位移测量精度在2 mm内,沉降测量精度在5 mm以内。依托深圳一降雨蠕变型边坡,将北斗监测设备布设在该边坡上,通过4G无线传输模块以及太阳能供电实施自动化监测。北斗定位系统监测结果与全站仪监测数据吻合较好,可应用在边坡的自动化监测中。  相似文献   

12.
结合重载铁路港口车站作业特点,以黄骅港站为例,设计重载铁路港口车站智能管控平台。该平台整合港口区域内既有作业系统资源,实现了作业计划自动编制和执行、作业过程自动追踪、作业人员实时定位、作业远程监控预警等功能。该平台已在黄骅港站应用,在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降低生产作业安全风险、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和智能化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黄骅港站的运输生产作业向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主要研究城际铁路大断面隧道下穿既有广深铁路枢纽区域的施工过程中,如何快捷高效、无人值守的获得既有铁路设施的实时变形或位移数据,达到自动监测系统指导现场施工的目的。运用GEOMOS自动监测系统,并结合各个施工工况的前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有效地指导开挖施工,确保既有高速铁路运营安全及城际铁路隧道开挖安全。  相似文献   

14.
姜彬 《电气化铁道》2010,21(1):48-50
光纤自动监测系统是基于先进的波分复用技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及光纤测量等技术的系统,该系统能实现对光纤链路的自动监测、网管告警、故障分析、定位、故障管理、线路维护、线路管理。本文介绍了光纤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系统功能、工作方式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以西安地铁2号线安全保护区内施工的南门广场改造提升项目及南门隧道工程为依托,对永宁门车站及钟楼站—永宁门区间隧道进行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证明自动化监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代替传统测量手段应用于地铁结构的安全监测。研究显示,受上覆土体开挖的影响,盾构隧道会出现隆起及竖椭圆受力变形。  相似文献   

16.
牵引变电所安全监控及综合自动化系统是目前铁路电气化的发展方向。结合秦沈客运专线系统介绍牵引变电所安全监控及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构成、系统功能、技术数据等 ,为高速铁路电气化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铁路变配电所视频监控系统、在线监测系统等多种辅助生产系统互相独立,缺乏信息交互和统一管理平台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架构的铁路变配电所辅助综合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统一的管理平台和标准接口将视频、安防、在线监测等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实现自动巡检、信息共享、告警联动等功能。实践证明,辅助监控系统打破了各子系统“信息孤岛”的现象,提升了变配电所运营维护管理效率,降低了运维人员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18.
研发基于激光测量、先进传感和无线网络等技术的路基沉降远程自动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包括表面沉降激光自动测量、路基分层沉降与横向位移同时自动测量、路基横向剖面沉降自动测量和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4个子系统。表面沉降自动测量采用激光测量和自动标定技术实现;路基分层沉降与横向位移同时自动测量采用霍尔传感器、激光测距和倾角传感器实现;路基横向剖面沉降自动测量采用主、从电机带动倾角传感器实现。监测系统经实验室验证及工程化设计,在京沪高铁济南西站现场实验,实现了对路基整体沉降、局部沉降、截面内不同层沉降的长期、全面、远程自动监测。  相似文献   

19.
吴琴  张红侠  吕婧妍 《铁道机车车辆》2011,31(Z1):427-428,434
介绍全自动润滑油品质及设备状况监测系统的功能及应用.该系统由元素分析光谱仪、红外分析光谱仪、颗粒分布计数仪、黏度测量仪4部分组成.元素分析光谱仪采用了高分辨率CCD检测器,使其结构更紧凑、分析更精确.  相似文献   

20.
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使完全自动化计算机代替了驾驶员所有的工作,再配合综合监控系统和通信系统,可以使OCC(运营控制中心)调度员轻易地了解列车内所有的信息及列车状态。结合北京地铁APM(旅客自动运输)线、广州珠江APM线等无人驾驶线路,介绍了APM的功能、特点、发展趋势,并从系统设计、运营模式、开关门时间等几个方面与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现阶段APM系统适合中等运量、高密度运营需求的线路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