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依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至甘南高速公路工程,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中对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级配范围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骨架密实型级配范围混合料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泥剂量小于4.0%时,《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的骨架密实型混合料试件7 d无侧限抗压强度高于《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中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级配范围混合料试件,在水泥剂量大于4%时,《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中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级配范围A-1混合料试件7 d无侧限抗压强度高于《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的骨架密实型混合料试件。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试验对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抗冻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研究了水泥剂量、旧料掺加比例、温度对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泥剂量为5%时,冷再生材料的强度和其他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沥青路面铣刨废旧料的回收再利用,探索厂拌冷再生混合料应用于路面基层的可行性,通过击实试验确定再生混合料最佳含水量,通过劈裂试验确定乳化沥青用量,通过干缩试验、高温稳定性试验、水稳定性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水泥掺量,以及通过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和半圆弯曲试验评价再生混合料的疲劳和抗裂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厂拌冷再生混合料最佳外掺水量为3.0%,最佳乳化沥青掺量为4.0%。冷再生混合料干缩系数、动稳定度、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水泥掺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水稳定性能在水泥掺量为1.5%时最优。综合考虑各项性能,确定水泥最佳掺量为1.5%。  相似文献   

4.
以水泥稳定的全深式就地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参数取值为研究方向,通过既有的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水泥剂量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数据,建立根据水泥剂量确定的强度预测模型,利用数学回归方法,提出不同铣刨料旧沥青混凝土含量、水泥剂量条件下的水泥稳定全深式就地再生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预测方程。研究结果可为水泥稳定全深式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对实际工程中质量控制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研究泡沫沥青再生技术对RAP的处理优势,进一步科学评价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本文基于工程实践,将废旧沥青回收利用,通过沥青发泡技术制备冷再生沥青混合料,铺筑在路面结构下面层中。根据泡沫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特点,分析合适的沥青发泡条件,并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进行级配设计。通过对泡沫沥青混合料进行物理力学性能及使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泡沫沥青混合料有较好的力学强度和水稳定性能,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金芳  刘跃  薛亮 《山西交通科技》2012,(1):20-21,24
以山西省太原市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为依托,维特根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为基础,结合太原市学府街沥青旧路面的实际路况,设计了旧路面大修方案,进行了泡沫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介绍了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基层的施工工艺、施工组织。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通过水泥稳定将淮北水洗煤矸石应用于公路路面基层的可行性,避免原材料中有害成分的影响,首先检测了煤矸石的成分,然后通过电镜观测了其通过水泥稳定后的状态。为满足路面基层混合料的指标要求,通过击实试验确定了试件的最佳含水率,测试了按不同剂量直接掺入水泥稳定时试件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发现该指标偏低。为此,参照规范中普通水泥稳定碎石级配,按照用水洗煤矸石替代4.75~9.5 mm普通集料的思路,设计了多种级配,并制备试件,对比测试了其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质量比例为:1#料25%~30%,煤矸石(替代3#料)43%~47%,4#料16%~18%,最后确定2#料的用量。按照此原则设计混合料级配,当水泥剂量为5.5%时,试件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均值可大于5.0 MPa,满足各类公路路面基层与底基层的需要,从而验证了淮北水洗煤矸石替代集料应用于公路路面基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二灰碎石水泥冷再生技术能起到节约资源、降低工程造价的作用;实体工程对原沥青路面进行病害调研及结构评估后确定采用二灰碎石水泥冷再生基层的维修方案。通过室内试验确定出水泥剂量为3.8%、最佳含水量为8.9%的二灰碎石水泥冷再生混合料能够满足作为下基层的规范设计要求;冷再生基层施工结束后进行静态弯沉、7d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压实度检测,结果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前针对SMA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分析评价了旧SMA沥青混合料中沥青老化程度及级配变化状况,通过添加再生剂恢复老化沥青性能,添加新料恢复SMA混合料骨架结构。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确定级配组成及最佳油石比,并结合室内试验进行了性能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再生SMA沥青混合料性能满足各项技术要求;同时对SMA路面现场热再生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水泥冷再生技术在公路维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冷再生技术是一种环保型、经济型新技术,在海滨大道维修工程得以应用.从工程经济性和现场拌合、施工工艺考虑,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确定的水泥与再生混合料的比例为4:100.在拌合场,控制水泥冷再生施工质量需要进行原材检测、级配与水泥剂量检查和含水量控制.在施工现场,通过碾压、摊铺和养生进行质量控制.检测结果表明,混合料水泥剂量、含水量和级配控制均相对稳定,能够满足施工和设计要求;现场碾压效果良好,压实度能满足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内试验对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抗冲刷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剂量为5%时,冷再生材料的强度和其它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普通公路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悦 《北方交通》2013,(5):33-36
针对普通公路采用乳化沥青冷再生下面层结构进行研究,利用废旧沥青路面混合料RAP进行了级配试验、马歇尔试验、干湿劈裂试验、冻融劈裂试验,确定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同时,针对普通公路典型冷再生路面施工,从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养生、开放交通至检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用于下面层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在沈营线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沈营线沥青路面改造中,通过正确选用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根据实地原材料,取不同水泥剂量的冷再生混合料,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并按照严格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结果表明工程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实体工程中对冷再生补强层早期强度要求高的具体特点,通过对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构成、乳化沥青的优选及无机结合料的优选,通过引入高粘乳化沥青和石灰,制备出了具有良好早期强度和路用性能冷再生混合料;并通过实体工程对结构补强效果进行了跟踪监测,证明了冷再生混合料对结构补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黄坚 《湖南交通科技》2011,37(3):18-19,147
随着冷再生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级公路的改建当中,其设计方法和设计参数越来越受到公路研究人员的重视。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对以水泥为稳定剂的冷再生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当水泥含量为5%时,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已经达到规范的要求,还通过击实试验,确定了本工程最佳含水量为7.5%。  相似文献   

16.
泡沫沥青冷再生半柔性基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旧沥青路面铣刨混合料,用泡沫沥青和水泥复合作再生稳定剂进行现场冷再生碾压成型形成半柔性基层。从材料的选取与级配的组成、沥青的发泡条件、油石比出发,研究了泡沫沥青的发泡性能和泡沫沥青冷再生基层的物理性质和强度特性。试验得到了沥青的最佳发泡条件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佳油石比,表明其强度能够满足路面设计规范关于基层设计参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利用公路改扩建中的旧筑路材料,提高废旧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将湖南省某二级公路改建工程产生的废旧混凝土回收集料再生利用为底基层材料进行试验研究。研究了回收集料与天然集料物理性能指标的差异,对回收集料的级配组成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进行了试验,并分析了再生混合料的质量控制措施和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回收集料大部分是裹覆了旧水泥砂浆的碎石、砂粒或石屑,与天然集料相比,其表观密度较小,吸水率大、压碎值和磨耗损失较高,但均满足规范要求;经二次破碎的回收集料整体偏细、级配组成不满足要求;相同水泥用量时,再生混合料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更高;混合料的拌制质量是保证基层施工质量最关键的环节,利用路面回收集料可节约材料总费用11%,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开级配排水磨耗层多采用高粘沥青、橡胶沥青、SBS等热塑性改性沥青,存有耐久性差、抗疲劳弱等问题,环氧沥青具有比普通沥青优异的强度、耐久性、抗疲劳及抗老化性能。本文借鉴国外开级配排水磨耗层设计理念,采用自主研发的路用环氧沥青,开发开级配环氧沥青排水磨耗层混合料EOGFC-10,并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评价开级配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验证环氧沥青用于开级配排水磨耗层混合料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研发的路用环氧沥青施工可容留时间120 min,满足路面施工组织要求。开级配环氧沥青混合料EOGFC-10,力学强度和高温性能优异,各项路用性能均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研究以水泥为稳定剂的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材料的组成设计,对旧沥青路面材料以及掺加新料进行分析,确定几种新、旧料掺配比例。通过击实试验确定再生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采用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掺配比例和水泥用量。最后对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等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旧料与新料(粒径10~30 mm)的掺配比例为80∶20、水泥稳定中粗粒土中水泥的质量分数为5%时再生混合料强度较高,符合经济性要求,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再生稳定碎石基层的路用性能,向集料中掺入水泥与粉煤灰比例为1∶3的结合料,展开试验研究。根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方法确定集料配合比,试验中再生骨料(10~30mm)的掺配比例依次为0%、20%、40%、60%、80%、100%,由最大干密度试验确定其相应的最佳含水量。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冻融循环试验进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再生基层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都随再生骨料掺配比例的增大而增大,当再生骨料掺量为80%时达到最大值;而混合料的抗冻系数BDR随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