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改善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设施规划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交通是城市成长发展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1933年《雅典宪章》将城市活动归结为居住、工作、游憩及交通四大活动,并认为传统的为徒步与行驶马车而设计的道路不适合现代交通工具的需要。同时,提出了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思想,倡导按照道路功能合理组织交通。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对《雅典宪章》进行了反思,强调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要对发展的过程和不同要素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它指出,人的相互作用和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础,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增长的基本要素,城区交通的政策应当是使私人汽车从属于公共运输系统的发展。两个文件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对城市交通发展的认识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池磊 《交通与运输》2014,30(5):10-12
一、土地利用特征分析 1.土地利用形态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形态,是指城市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表现,也是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的载体。城市土地利用是交通产生的根源,城市土地利用的不同形态,决定了交通需求的性质、数量与分布、交通供应的配置数量与等级。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主要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和中央商务区,其他如交通、绿地、仓储用地等均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作为客货运输的交通大动脉,为城市提供长距离、跨区域的快速运输服务,主要承担了出入境和过境交通功能;城市道路主要服务城市内部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动态载体。如何实现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有机衔接,实现城市内外交通转换畅通,对于提高整个路网的通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剖析了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在国内重要城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综  相似文献   

4.
<正>城市道路是经济社会活动和多元交通系统运行的重要载体,也是公共空间、城市景观以及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道路都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中的重点。因此,城市道路系统既要保障交通功能,也要保障公共空间和景观要素功能;既要保障提升城市效率的长距离机动交通,又要保障支撑多元交通系统的短距离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既要保障交通畅通和可达,还要保障以街道为核心的经济社会活动繁荣。  相似文献   

5.
城市交通大多从城市人口平均特征出发进行研究。然而在市场的作用下,受收入、职业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社会阶层在城市空间中的居住和就业选址(城市的社会空间)存在差异。这是改善公共交通服务、缓解交通拥堵等很多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源之一。从中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大城市新增人口和中低收入人口的居住空间分布入手,分析大城市通勤出行距离快速增长导致的交通拥堵、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提高困难等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成因。提出大城市空间应基于分区模式构建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并提出对应的交通系统,实现大城市交通低碳和公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借助开源大数据平台,提出交通可达性及城市经济活动数据采集策略,利用全局常参数和局部变参数回归模型研究北京市六环区域内两者的空间特征.相比于全局模型,局部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交通可达性与城市经济活动间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私人交通可达性呈现以天安门为中心径向递减的多圈层结构,公共交通呈现轨道交通沿线区域高的特点.交通可达性与经济活动匹配度具有空间非平稳性,空间分离和匹配现象并存.西北部、中部区域空间匹配特征显著,东北部、东部区域次之,西南区域空间分离现象最为严重.丰台及良乡等分离区域,宜重视道路及轨道线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未来科学城等私人交通匹配,公共交通分离的区域,可考虑修建轨道线路,并增加公交运营服务水平;中关村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匹配区域,以调整交通运营管理政策为主.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拥挤正迅速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高度聚集的城市居住人口和有限的道路空间资源,决定了优先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缓解我国城市交通拥挤形势、实施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故要从我国国情以及具体的城市经济、交通、人口以及地理条件出发,建设真正适合城市自身的轨道交通系统,使交通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借助开源大数据平台,提出交通可达性及城市经济活动数据采集策略,利用全局常参数和局部变参数回归模型研究北京市六环区域内两者的空间特征.相比于全局模型,局部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交通可达性与城市经济活动间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私人交通可达性呈现以天安门为中心径向递减的多圈层结构,公共交通呈现轨道交通沿线区域高的特点.交通可达性与经济活动匹配度具有空间非平稳性,空间分离和匹配现象并存.西北部、中部区域空间匹配特征显著,东北部、东部区域次之,西南区域空间分离现象最为严重.丰台及良乡等分离区域,宜重视道路及轨道线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未来科学城等私人交通匹配,公共交通分离的区域,可考虑修建轨道线路,并增加公交运营服务水平;中关村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匹配区域,以调整交通运营管理政策为主.  相似文献   

9.
家庭职住空间是城市通勤格局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而通勤效率是居民日常出行行为决策的评价标准之一,剖析二者间互动机理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及提高交通可达性的关键。基于时间地理学理论建立职住空间与通勤效率研究框架,提出家庭职住空间和通勤效率度量方法,利用2016年昆明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职住空间对通勤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职住空间分散的家庭倾向于将非工作活动嵌入通勤链或采用小汽车出行以提高通勤效率,但更高的小汽车拥有水平会增加接送类时空固定性较强的活动,最终导致家庭通勤效率降低;高收入和长住学距离均使家庭的职住空间更加分散,然而高收入促进通勤效率提高,而长住学距离使通勤效率下降;通勤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征,近市中心居住家庭的非工作活动以时空灵活性较强的购物与休闲为主,故而通勤效率较高,郊区居住家庭周边的商业设施较少且非工作活动较为固定,故而通勤效率较低。因此,城市用地布局和住房供给应综合考虑如何降低通勤交通的机动化依赖程度、如何缩短非工作活动的出行时耗以及不同社会经济属性家庭的需求,以逐步提高城市居民的通勤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以广州市实际规划为案例,介绍了游憩交通规划的目标确立、发展策略研究、规划方案制定.在常规的旅游交通规划基础上,兼顾了市民休闲、健身等交通出行需求.在充分结合了游憩设施和交通枢纽设施并统筹考虑的基础上,规划布局了旅游交通集散中心,制定了特色游憩交通线路方案,从而引导游憩交通的合理出行,促进游憩交通与城市生产/生活交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简述国内外城市规划中在生态和环境方面的反思,归纳提出了城市规划的理论内核主要是城市生态与环境学和系统规划评价原理.并探讨了山水城市规划因其自然地理的特殊性,使山丘区自然生态地理学和山水人文地理学成为其城市规划理论的特性内核.最后按此特性内核的观点提出了山水城市规划指导原则方面的6点特殊性.  相似文献   

12.
从城市物流规划到城市供应链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作鹏 《城市交通》2021,19(2):37-45,54
居民消费方式的变化加速生产与流通方式转型,供应链活动的公共属性因此越来越强,城市物流规划的概念也有必要扩展到城市供应链规划的范畴.在介绍城市供应链的概念后,详细阐述从供应链的视角理解城市货运配送的必要性以及关键议题.一方面,从更加微观的品类及供应链活动入手,透视供应链的时空响应;另一方面,着重关注城市供应链的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13.
通过简述国内外城市规划中在生态和环境方面的反思,归纳提出了城市规划的理论内核主要是城市生态与环境学和系统规划评价原理.并探讨了山水城市规划因其自然地理的特殊性,使山丘区自然生态地理学和山水人文地理学成为其城市规划理论的特性内核.最后按此特性内核的观点提出了山水城市规划指导原则方面的6点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信息资源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了解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模式,从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延伸到信息资源规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信息资源规划的基本理论与工程化方法,是现在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小汽车高增长背景下的广州市天河北路道路交通存在问题的分析,阐述了过去新区开发的一些政策误区,是诱发地区交通需求增长的根源性因素.一方面提出应在过程决策和审批程序中加强交通规划及管理与城市规划设计的结合;另一方面,必须大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最后,提出了天河北路交通改善技术对策及实施保障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国土空间规划转型,推动交通高质量发展,从国土空间与交通互动视角研究了我国交通发展面临的问题、趋势与对策。首先,从国土开放、国土开发、生态文明、人的美好生活等国土空间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交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从“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特征、连通度导向的交通设施布局、不完善的空间规划体系、工业化时代相对单一的价值观等方面剖析了成因。然后,从资源环境紧约束、国土开放开发格局、人口和国民生活方式变化等方面,研判了未来空间发展对交通发展要求的变化。最后,从三方面提出了我国交通规划转型的思考:建立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国家交通发展理念,构建质量和效率导向的国家交通格局,构建多元包容的高品质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17.
18.
为指导城市公共停车场的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的合理过渡,避免城市停车资源的浪费,研究提出了一种考虑近远期规划衔接的公共停车场规划方法,并通过案例对其进行了验证。首先基于ArcGIS 进行近远期公共停车场选址规划,然后研究了二者间的衔接机制,将公共停车需求与规划用地类型相结合,探讨了不同类型规划下公共停车场的建设模式,并给出临时公共停车场取消后的公共停车需求解决方案。实例表明,该方法实现了近远期规划公共停车场的有效衔接,其划分的公共停车场建设模式可实施性较强,所规划的公共停车场选址位置与泊位缺口突出地区能较好地匹配,可有效指导城市公共停车场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9.
项目工程管理的关键是针对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前期策划,以确保项目工程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城市快速公交(Bus Rapid Transit,BRT)客运走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归纳了BRT客运走廊的判定方法,分析了BRT客运走廊的影响范围,并从城市发展、城市道路功能分类两方面对BRT客运走廊规划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BRT客运走廊系统的规划提供参考.分析表明,BRT客运走廊规划中需要更加注重与沿线周边土地开发的关系,理清各种公交专用道类型对BRT客运走廊规划的影响,同时还应加强走廊内部各种交通方式与BRT系统的有机衔接,只有对走廊内所有的交通要素进行系统规划,才能发挥其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