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地下互通立交设计是地下道路设计的难点。分析了地下互通立交的运营环境及工程特点,提出了地下互通立交设置条件,剖析了地下互通立交的选型,提出了地下互通立交的建设规模及总体设计技术指标。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2.
针对地下立交环境特点及驾驶员行为特征,引入反应延迟概念,对地下立交视距标准进行修正;根据地下道路侧墙和顶板遮挡的特性,对地下立交主线、匝道平纵线形指标与视距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给出线形指标建议值,并提出了基于视距的地下立交平纵设计方法及改善视距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该文介绍了国内外地下互通工程实例,分析地下互通立交特点,进行了地下互通立交设计的关键性技术分析,并提供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4.
结合厦门机场路东坪山地下立交功能定位讨论城市地下立交变速车道的设计问题,提出东坪山地下立交变速车道设计思路及相关的安全设计措施,对城市既有隧道内新增立交的规划、设计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量急剧增加,致使城市立交发展迅猛。为了减少地面立交工程对区域规划的破坏,地下立交成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以营盘路湘江隧道和万石山地下立交工程为依托,介绍了地下立交的功能定位、结构设计控制性因素和施工技术,并以万石山地下立交工程为对象,详细介绍了地下立交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城市核心区的地下道路立交工程为地下道路的关键节点,其出入口分岔大跨隧道的设计施工为地下道路建设关键技术之一。以重庆两江桥渝中隧道地下立交工程及类似工程为背景,结合大量工程实践,针对城市核心区域的地下立交出入口处大跨分岔隧道特点,分别提出暗挖施工法隧道及明挖施工法隧道大跨度判别标准;针对位于城市核心区域的大跨分岔隧道结构,从结构断面型式、结构体系及建筑材料等方面研究论述了结构选型和设计,以达到"安全、经济、适用"的目的。本研究依托工程已基本完工,研究结论及工程方案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7.
下立交是城市构建立体交通网络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对五洲大道浦兴路下立交工程的分析,对工程设计、施工中涉及的下立交地下结构、围护、防水等普遍问题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型地下互通式立交隧道防灾救援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火灾案例和火灾试验结果的分析研究,给出地下立交火灾场景的关键参数及地下立交横断面、纵向风速对火灾热释放率的影响规律。根据目前隧道火灾发生实际状况和营运技术水平,提出地下立交隧道防火安全等级体系和与之相对应的防火设施配置。对地下立交人员所需安全疏散时间与可用安全疏散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得出地下互通式立交区域联络通道的合理间距。  相似文献   

9.
胡学兵 《隧道建设》2011,(Z1):255-259
由于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量的急剧增加,导致城市立交发展迅猛。为了减少地面立交工程对区域规划的破坏,地下立交成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以营盘路湘江隧道和万石山地下立交工程为依托,介绍地下立交的功能定位以及结构设计的控制性因素和施工技术,并以万石山地下立交工程为对象,详细介绍地下立交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为今后其他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地下立交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交通量急剧增加,导致城市立交发展迅猛。为了减少地面立交工程对区域规划的破坏,地下立交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以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和厦门市万石山地下立交工程为实例,介绍地下立交的功能定位,结构设计的控制性因素。以万石山地下立交工程为实例,介绍地下立交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定位与选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亚丽  武钰  周斌 《中外公路》2008,28(1):185-189
该文结合枢纽互通式立交的主要特点,阐述了枢纽互通式立交的定位影响因素和选形的一般原则,指出匝道形式决定着立交的规模和形式.提出枢纽互通式立交的选形从匝道的基本形式出发,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立交功能、转弯交通量的组成和大小以及地形、地质等条件,初步拟定匝道设计速度和枢纽互通式立交的形式,进行立交形式的分析评价和设计.最后介绍了几种常见三路、四路枢纽互通式立交,分析了各枢纽互通式立交技术指标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在总结国内传统菱形立交基本形式及特点的基础上,从空间受限、国内公路收费的特殊性和便捷性、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三方面分析菱形立交变异的原因、变异后的形式及适用范围,为工程方案设计、立交形式选择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真武山地下立交方案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庆市真武山地下立交是普通的三路交叉互通式立交,但其所处的位置和匝道布置具有独特的特点。阐述特殊条件下该类立交在方案研究中的选型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北京展览馆立交地下连续墙工程的设计过程,阐述连续墙作为桥梁基础及兼桥台功能在展览馆立交工程中的可行性;地下连续墙设计在《桥规》中无相应规范,通过大量计算数据所列图表,在套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设计时,根据桥梁专业特点对其计算模式及参数进行详细分析及合理修正来指导具体设计,并强调施工中的精度及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地下和地面立交进行对比分析,给出地下立交选型的影响因素、原则和选型方法;对3路和4路地下交叉提出几种立交型式选择建议,并将其应用于重庆两江隧道朝天门地下立交选型的工程可行性研究中.  相似文献   

16.
浅析城市地下道路设计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就城市地下道路的开发利用,即城市隧道、地下立交、地铁、地下街、地下车库等设施的建设,结合天津站和天津西站综合交通枢纽改造、泰达CBD地下交通空间工程及天津市区的其它地下道路的设计实例,对城市地下道路的设计特点和难点进行探讨,以期最大限度发挥地下道路的交通功能。  相似文献   

17.
结合厦门机场路莲前西路地下大型立交设计,介绍立交中深基坑段结构方案、施工方案,及其设计创新中的一些构思,可望为今后城市及山区地下结构设计和边坡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城市道路互通设置在空间尺度、功能要求、立交形式及工程规模方面的分析越来越重要。该文以城市建成区快速路-机场高速节点立交工程为研究背景,对立交方案选型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论证分析,研究城市建成区工程边界条件,考虑立交节点工程周边工程特征,地质特点等影响,通过多方案比选论证,分析城市建成区立交设计难点,提出城市互通立交选型要点及对策。成果可为城市建成区立交设计及选型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不收费”高速公路的概念,以高速公路的收费要求、收费形式为着眼点,以“不收费”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高速公路收费情况及发展趋势,阐述了“不收费”高速公路的特点,其次进一步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高速、收费与“不收费”高速公路的常用立交形式,在此基础上,对“不收费”高速公路常用立交形式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我国高速公路系统化进程中“不收费”高速公路立交选型提供设计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合理选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通式立交的形式很多,影响其方案选择的因素也很多,诸如自然地形、经济、相交道路等级、通行能力、收费要求等。对于同一个交叉口,合适的形式往往也不只一个,即使同一种形式,采用不同的布置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要求在立交设计前期,不仅要选择合适的立交形式,而且应有合理的布置方案。文章浅析了互通立交的分类和形式适用情况,总结了互通式立交选型时遵循的原则及互通立交形式选择的步骤与内容,并就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合理选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