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爱莉 《世界海运》2001,24(2):14-15
全球经济与世界海运密切相关,相互依存。2000年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海运也取得较大幅度的增长。挪威普拉图公司是世界著名的海运咨询机构,每年发布报告,对上一年的世界海运做出分析,对下一年的世界海运及全球经济形势做出分析。咨询公司对2000年的世界海运作了分析,对今后几年的海运形势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首先简述世界经济形势,指出随着世界经济的良好发展,世界海上油运也将兴旺。介绍了目前世界海上油运船队的规模及其构成,最后介绍油船大型化的概况。  相似文献   

3.
天津港集团董事长于汝民日前表示,天津港作为吞吐量世界第五大港,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目标已基本实现。未来15年内,天津港将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目标建设世界一流的企业。  相似文献   

4.
港口装卸     
《港口科技》2010,(3):41-41
去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居世界首位 2009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9亿t,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00万TEU,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位。这是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连续第五年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连续第三年位居世界第二位。  相似文献   

5.
2007年的上海港,继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货物大港之后。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615万TEU,超过香港,跃居世界第二。照此发展趋势,很可能在短期内超过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这是世界、中国和上海集装箱运输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值此可喜可贺的历史关头,回顾历年世界20大集装箱港的演变,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世界海事中心伦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刚 《中国港口》2009,(8):50-53,60
一、伦敦曾是世界上唯一的金融中心,为其成为世界海事中心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19世纪中叶至“一战”前,伦敦是世界上唯一的金融中心,有著名的伦敦股票交易所及世界各大银行组成的金融城,英镑在世界上居霸主地位;“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形成,世界金融中心转移到了纽约华尔街。  相似文献   

7.
赵捷 《中国船检》2014,(8):55-57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造船完工量、订单量已数次与韩国交替位于世界第一,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造船大国。同时,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钢铁生产线,钢产量雄踞世界第一多年,船用钢产量也位居世界第一。然而,尽管船用钢材的国产配套率已超过90%,但由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均匀性、可靠性及配套性等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少数技术要求高、高附加值的船用钢仍需要进口,如TMCP高强度船用钢,因此,开发中国自己的高品质船用钢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张荣忠 《世界海运》2008,31(6):20-21
让我真正刻骨铭心地体会到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永远离不开世界海运这个理念,不是在上学的时候,而是起始于亲身参加远洋运输船员队伍,大连海事大学1978年10月创刊的《世界海运》又进一步强化了这个理念。我觉得以“世界海运”为刊名,富有远见卓识。因为中国过去、现在和将来一直需要世界海运,而世界海运也不可一天缺少中国。  相似文献   

9.
现今的世界贸易舞台上,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中心,美国和欧洲是世界两大消费中心,这一格局意味着太平洋航线和远东至欧洲航线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贸易航线。最近几年,在这两条航线上的贸易量持续增长的同时,航线的集装箱费率也经历不断的起伏。  相似文献   

10.
崔金茹 《港口科技》2011,(11):45-46
天津港集团董事长于汝民目前表示,天津港作为货物吞吐量世界第五大港,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目标己基本实现。未来15年内,天津港将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目标建设世界一流的企业。  相似文献   

11.
秦琦 《中国船检》2013,(10):44-48
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好转,航运市场和造船市场出现了少有的繁荣景象,特别是集装箱船市场,更是出现了高涨的订造热潮。世界集装箱船市场是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通过统计近五年的世界GDP增长率可知,在2008年全球陷入金融危机后,2009年世界GDP出现了近十几年来未有的负值增长,2010年伴随世界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的经济救助措施的出台,  相似文献   

12.
《航海》2008,(6):15-15
从大连举行的“第三届全球海峰会上”获悉,目前我国的集装箱产销量占世界95%。 据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秘书长史艳秋介绍,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集装箱的第一制造大国,并在这一生产领域创造了三项世界第一。我国集装箱年生产能力已达580万TEU,居世界第一;生产集装箱的规格品种世界第一,我国集装箱生产从干货集装箱到一般货物集装箱,以及特种集装箱、箱式运输车,  相似文献   

13.
曾昭舜 《水运管理》1999,(5):25-28,37
70年代前,国际航运需求一直快于世界经济的增长。此后,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国际贸易量增长慢于世界经济的增长,由此导致国际航运需求的增长慢于世界经济的增长。与此同时,50年代、60年代直至1977年,世界商船规模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欧元启动对世界金融业的影响。认为欧元作为欧洲单一货币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将促进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的进程,它将与美元,日元一起成为世界主要的贸易,投资和储备货币。我国应该趋利避害,加强对欧元实施的跟踪研究,适应世界金融业的要求和变化,更好地金融危机,开展国际贸易。  相似文献   

15.
至少在最近10余年间,在世界航运业最景气和最不景气的时候,有着航运帝国之称的马士基都是让世界产生震撼感的航运公司。不管是2005年至2008年间,世界海运业处于一个几乎癫狂的波峰,还是受制于爆发并蔓延不息的金融危机,而导致世界航运业一蹶不振的今天,马士基的活跃和自信,让我们相信。这的确是一个荣辱催不折的航运帝国。马士基这面不倒的旗帜,还让我们坚信,无论世界航运业历经怎样的劫波,航运业一定会迎来一轮崭新的太阳。  相似文献   

16.
世界经济经历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后,现正处于复苏阶段,1999年世界经济增加2%,2000年将增长2.4%,2001年可达3%。世界海运量相应增加。到1999年1月止,世界船舶拆解量达774.5万DWT,世界船舶闲置量为479.94万DWT。至1999年9月底,世界新船成交量为3230万DWT。  相似文献   

17.
秦萍 《中国船检》2008,(9):50-51
●我国的年造船能力、年产量、手持订单均居于世界前列.标志着中国已经跨入了世界造船大国的行列。 ●2007年.中国船舶工业创下了造船完工量世界第三,手持订单量世界第二.新接订单量世界第一的骄人业绩。 ●2007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3%,首次突破全球造船量的1/5。2008年1~6.PJ份.中国造船完工量1024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到26%。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远洋航务》2010,(1):39-39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至10月,我国新接造船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超过韩国,居世界第一;造船完工量居世界第二。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认为,世界造船业存在一个演变规律,日本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快速发展,韩国在两次石油危机中崛起。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造船中心也将加快转移,一些发达造船国家由于成本等因素进一步退出主流船舶市场,  相似文献   

19.
顾家骏  王艳 《海运情报》2006,(11):1-11,18
1.世界能源耗量的增长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能源消耗量也在不断增长。据联合国统计,1972-1995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3.2%,同期世界人口从37.84亿增加到56.82亿,年均增长1.8%,能源消费年均增长2.2%。1995年世界能源消耗总量为83.41亿吨石油当量。21世纪初的20年中,世界经济年增率预计在3.1%左右,人口将达到75亿,年均增长1.1%,预计世界能源消耗年均增长2%。据美国能源部预测,2020年世界能源消耗总量将达到137.49亿吨石油当量,比1999年增长59%。  相似文献   

20.
《世界海运》2009,32(4):17-18
“中国速度”催生世界造船“三国时代” 20世纪50年代,日本造船业开始起步,并于1956年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最大造船国。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造船业始终占据着世界第一的宝座。韩国从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大规模发展造船业,经过30年的努力,在2003年,其造船总量和接单总量两大指标双双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