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中国人来说,入世是充满国际韵味的新时代.中国已经加入WTO,成为世界重要的贸易伙伴,向往财运通的中国人要按照国际游戏规则跟外国人打交道,必须添点洋味,搞点国际化"包装",才能呼唤"芝麻开门",敲开入世财富的大门.  相似文献   

2.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一年,我国全面履行了入世的承诺,中国给世界贸易组织及其成员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二年,我国除了要继续履行第一年的承诺外,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仍然面临机遇和挑战。2003年,根据入世承诺的时间表,我国对国外企业进入的限制又将有所减少,同时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在今年还要陆续出台  相似文献   

3.
自从2001年"入世"以来,我国客车企业纷纷提高对出口业务的重视,随着国际市场的开拓,不断有大规模海外订单落户中国客车企业.  相似文献   

4.
经过15年的谈判,中国终于加入了WTO。入世后我国汽车产业将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分工,对于我国汽车产业来说,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怎样扮好自己的角色和如何发展自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专用汽车行业主要存在产品技术水平落后、研究开发能力薄弱、国内市场供需不平衡降专用汽车出口地理方向过于狭窄等问题。入世后,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在具有价格优势的同时,将面临着有利于专用汽车技术更新换代、市场容量扩大的机遇以及专用汽车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困难等危机。因此,入世后专用汽车行业应该实行加强政府对专用汽车行业的宏观、规范化管理,组建战略联盟,形成专用汽车行业独特的核心竞争优势,加强国际市场营销能力,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利用WTO规则和国了贸易惯例,促进我国专用汽车打入国际市场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陆海平 《天津汽车》2006,(6):4-7,16
入世以来,国内汽车零部件工业在产业基础、外贸格局、整零配套及产业组织方面迅速优化,产业规模迅速提升,结构不断改善;同时,也面临着国际汽车市场产能过剩、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及政策环境更趋严格等一系列外部因素的严峻考验。文章通过与国内外汽车零部件工业国际间比较,提出了要不断提升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水平、构筑多元化优势、积极开展兼并重组、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以及鼓励采购本土汽车零部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孟良 《汽车与配件》2007,(36):20-23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成长,我国汽车工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在不断加深,对国际市场的拓展能力也在不断加强。[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入世以来,技术贸易壁垒由于自身名义上的合法性、操作上的隐蔽性以及内容上的复杂性,逐渐成为国际贸易活动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贸易保护工具。近几年,我国家电出口企业频频遭受技术贸易壁垒的阻碍。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了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家电行业的负面效应,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家电企业突破技术贸易壁垒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张伯顺 《轿车情报》2011,(12):38-39
今年12月11日。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0周年。在入世十周年到来之时。温家宝总理日前出席广交会开幕和我国入世十周年论坛,并且发表重要讲话。温总理认为,入世十年,我国面貌、对外经贸,以及在世界大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配件》2000,(39):23-24
随着“入世”步伐的加快,我国整车厂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它们对于供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上海大众、一汽-大众要求其所有供方要通过VDA6.1标准,上海通用则要求其供方通过QS9000标准,而且对于其供方也不断提出第二方审核要求,以保证其第一层次供应商的质量、交货期、价格并通过持续改进使其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1.
面对入世后的新形势,如何实现汽车企业战略重组,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关键在于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取向,以及企业战略重组政府作为方式抉择。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企业不断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为了降低成本费用,国际税务筹划变得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本文拟对国际税务筹划的影响因素,我国国际税务筹划现状及其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国际税收竞争是任何一个开放型经济国家不得不面对和参与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赋予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和大量税收优惠政策为主要特征的参与国际税收竞争方式,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流动资本和流动生产要素,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但是传统的参与国际税收竞争模式也累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本文试图通过从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入手,分析我国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层面透视我国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4.
经过旷日持久的跨世纪努力,2001年11月10日,我国终于如愿以偿,成功地跨入WTO大门,成为世界经济大家庭的一员。入世,给我国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目前各行业必须抓好的头等大事。面对入世,中国摩托车行业,你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15.
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中国终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根据中美双边协议,我国乘用车进口关税在2005年之前将由目前的80%~100%降至25%,汽车零部件的平均关税将降至10%,汽车进口配额在2005年之前取消.因此,入世后的我国汽车产业将不得不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分工,进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人来说,入世是充满国际韵味的新时代.中国已经加入WTO,成为世界重要的贸易伙伴,向往财运通的中国人要按照国际游戏规则跟外国人打交道,必须添点洋味,搞点国际化“包装“,才能呼唤“芝麻开门“,敲开入世财富的大门.……  相似文献   

17.
言论     
《时代汽车》2014,(12):16-17
中国装备要走出去,唱响中国品牌,就要敢于到国际市场一较高下,做精"中国制造",用潜力无限的万众创新推出更多"中国创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浙江考察吉利控股集团时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不断推进以及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未来私人消费领域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市场。我相信通过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通过企业的不断参与,将来车型会越来越多,供消费者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大,而且通过竞争的价格也一定会越走越低。私人消费比重将不断扩大。——工信部部长苗圩日前指出  相似文献   

18.
我国汽车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奋斗几十年,迄今“入世”之时仍作为“幼稚工业”加以保护的疑团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结构调整、整治“散、乱、差”十余年,整车生产厂越来越多,单厂规模提高不大,能与进口车相竞争的车型堪称寥寥、自主开发步履维艰、汽车出口无几,相比家电行业大为逊色,时至今日人们不禁要问,汽车工业的病根是否搞清,积弱成  相似文献   

19.
朱建中 《驾驶园》2005,(2):15-16
"新交法"引起了持久的争论.从前是对"撞了也白撞"的辩论异常激烈,颁布实施后,司机"无过错也要负全责"引起质疑.争论来议论去,无非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司机与行人的责任和赔偿认定问题上."强者"说要体现"以责论处":无过错不应负责和赔偿;"弱者"讲要体现"以人为本":无过错也要负责和赔偿.可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现在,北京市、江苏省已出台了"新交法"的地方实施办法,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按理讲,这是大众参与民主,参与法治的体现,本无可厚非,但笔者发现"强者"和"弱者"争论除了抓住"责任与赔偿"的焦点外,却忽视了一点,也是最重要一点,就是很少"争一争"、"议一议"大家如何来学习"新交法"、贯彻"新交法"、遵守"新交法",尽量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这难免有点本末倒置,让人感到遗憾.  相似文献   

20.
当今,电信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和快速发展的产业,伴随着通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日益结合相互促进,信息和处理、传输信息的设备己一跃成为与土地、人力资源和资本同样重要的战略资源.中国入世后,电信市场在逐步开放过程中必将受到深远影响,既有机遇,又有冲击和挑战.中国电信业应及早制定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