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从信号系统控制的角度出发,在研究传统复式交分道岔控制方式的基础上,以台州市域铁路S1线CBTC车辆段内设置的复式交分道岔为例,提出新型复式交分道岔在CBTC制式下的应用。结合传统复式交分道岔,从新型复式交分道岔的控制原理、逻辑处理、列车控制方式等方面,介绍其优化设计方案和控制方案,以便为后续新型复式交分道岔在CBTC车场的应用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编组站、旅客站和其他用地长度受限制的咽喉区大多采用交分道岔,但交分道岔也是故障多发处所。在其故障发生的概率中,交分道岔旷量引起的表示杆卡口失去表示的故障占了很大的比重。天津电务段研制的交分道岔旷量消除装置,在对原道岔连接销功能分解的基础上,增加了“消除旷量”的“潜在”功能。阐述了消除道岔旷量的3种方案及其利弊分析,详细介绍了道岔旷量消除装置的原理、构成和功能。  相似文献   

3.
多开向道岔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铁路普遍采用的道岔就其结构来分,有单开、对开、复式交分道岔等。近年来出现了多开道岔,即每个道岔有3个及以上的开向。此类道岔装置在国外已有应用,我国新建的部分城市铁路车辆段也开始使用。本文以五开道岔为例,说明该类道岔在控制技术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重载运输条件下复式交分道岔典型病害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复式交分道岔构成,提出其几何状态检查具体位置,制定道尺检查位置标准和检查部位。现场复式交分道岔典型病害主要表现为道岔成组方向不良、道岔爬行、转辙部分复合病害、导曲线钢轨挤动、可动心轨钝角辙叉部位病害等。通过分析病害产生原因,掌握重载行车条件下病害变化规律,采取针对性、综合性整治措施,控制道岔故障和病害,使道岔病害发展速度减慢,维修工作量减少。有效的检查和整治方法,解决了重载运输中复式交分道岔养护难点。  相似文献   

5.
提高既有复式交分道岔安装可靠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既有复式交分道岔安装结构特点及道岔转换设备 (外锁闭 )的发展 ,提出新型复式交分道岔安装方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现在使用的复式交分道岔安装装置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对设计、使用复式交分道岔安装装置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适用于复式交分道岔双转辙器的双杆转辙机安装装置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通过与既有复式交分道岔转辙机安装方式进行分析比较,阐明双杆转辙机的特点以及如何有效解决复式交分道岔4mm不锁闭难以保证问题。  相似文献   

8.
1 520 mm轨距50 kg/m钢轨9号复式交分道岔成功地解决转换干涉、绝缘、轨距扩张、轨件磨耗严重等问题,达到较好的性价比,满足用户的需求。重点介绍道岔的设计计算、结构特点以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熊港 《广西铁道》2021,(1):26-27
复式交分道岔更换施工流程复杂,工作量大。组织不当,将造成施工延点、施工联锁失效等,严重影响行车秩序和行车安全。传统的复式交分道岔更换施工,因各方面准备不充分,常常造成施工延点,影响运输安全。科学有效地组织更换道岔施工,减少施工延点、联锁失效和施工损害带来的危害,是保证运输秩序和安全的基本要求,必须不断优化流程,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10.
杜麾 《电气化铁道》2012,23(1):32-35
针对国内已开通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无交分道岔在施工及运营维护中发现的问题,及非标定位形式的无交分道岔参数设置在设计、施工及运营实际中缺少技术标准规范支持,结合铁道部专家组、设计、施工运营单位的会议研讨结果,对高速铁路接触网18”无交分道岔定位参数设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