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杨训民 《交通科技》2007,(2):104-106
泥炭质土是植物遗体在缺氧条件下经缓慢分解形成的泥沼覆盖层。在我国四川、湖北、江苏、安徽等地均有分布。通过对安徽庐铜高速公路(枞阳段)泥炭质土的检测工作,介绍了泥炭质土的工程性质、含泥炭层软土路堤稳定和沉降分析以及水泥搅拌泥炭质土的特性等。  相似文献   

2.
昆明地区的软土主要为淤泥质土、淤泥、泥炭质土、泥炭,其中强泥炭质土、泥炭全国少见,其极差的工程特性对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梁头接合部位等具有较大危害。对昆明滇池湖相沉积软土中较典型的泥炭质土、泥炭的成因,分布及特性,物理力学指标进行分析研究,为在昆明地区的工程建设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和恰当的地基处理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西湖泥炭质土为研究对象,取不同深度的土进行分析.利用扫描电镜试验(S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泥炭质土进行微观结构观察、测定土中常见的微量元素并计算其相对百分比,分析了该土的微观结构组成和矿物成分.实验结果表明:泥炭质土表层(6 m)主要由水云母和二八面体蒙皂石组成,中部(10 m)主要由三八面体绿泥石和二八面体蒙皂石组成,底层(10 m)主要由三八面体绿泥石和二八面体蒙皂石组成.泥炭质土微观结构比较疏松,由土体基质和基质间胶结矿物组成,并存在着大量的孔隙.这决定了泥炭质土物理、力学性质极差,并能很好的说明泥炭质土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4.
对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泥炭质土地基上人行木栈桥沉降及泥炭质土地表沉降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木栈桥的沉降主要来自泥炭质土的固结沉降。为深刻认识木栈桥的沉降特性及发展趋势,保证其使用安全,对泥炭质土沉降开展了数值模拟。采用PLAXIS并选用剑桥模型进行分析,并选取实测点的沉降监测结果进行对比,模拟结果表明监测结果吻合较好。对泥炭质土的长期沉降趋势进行预测,表明江洋畈生态公园泥炭质土沉降将会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公路》2020,(5)
基于292个泥炭质土土样室内试验成果,对斯里兰卡泥炭质土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数值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进一步与云南滇池、吉林地区泥炭(质)土特性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斯里兰卡泥炭质土物理力学指标主要分布范围及平均值;斯里兰卡泥炭质土有机质含量低于滇池地区、吉林地区,斯里兰卡泥炭质土天然密度、天然孔隙比、天然含水率、液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离散性大于滇池地区、吉林地区,斯里兰卡泥炭质土塑性指数大于滇池地区,斯里兰卡泥炭质土天然含水率及液性指数大于滇池地区、吉林地区;3个地区泥炭(质)土快剪黏聚力平均值较为接近,吉林地区泥炭(质)土快剪及固快内摩擦角数值均明显大于斯里兰卡和云南滇池地区,泥炭(质)土固快试验强度增长20%以上;吉林地区泥炭(质)土压缩系数最大,斯里兰卡泥炭质土压缩系数略低于吉林地区,滇池地区泥炭(质)土压缩系数最小;各指标趋势线走向初步表明,斯里兰卡泥炭质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之间存在统计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泥炭的微观结构及工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泥炭的微观结构分析入手,研究了泥炭的性质及特点,包括含水性质、强度性质、固结及次固结性质。通过对苏州泥炭、连云港淤泥、南通淤泥质土3种不同性质的软土进行固结试验,分析了泥炭地基与一般软土地基沉降速率的差别。提出了“次主沉降比”的概念和计算式,采用次主沉降比来确定次固结沉降与主固结沉降的比例。次固结系数与土的次主沉降比有一定关系,对于次主沉降比小于1的土,次固结系数变化很小,可以忽略不计;随着次主沉降比的增大,次固结系数的变化也增大。为了使沉降计算更可靠,建议泥炭地基的沉降计算采用平均次固结系数。  相似文献   

7.
以昆明轨道交通工程中大量的泥炭质土物理力学指标试验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昆明地区泥炭质土物理力学指标的统计分布规律及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建立指标间的数学回归方程,并给出相应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昆明地区第二层泥炭质土工程性质较差、承载力较低,对工程沉降、稳定性影响明显。其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异性较大,区域差异较为明显,概率分布模型较为复杂。根据一元回归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泥炭质土的压缩系数与天然含水率、孔隙比及液性指数有较好的正相关性,压缩模量与液性指数有较好的负相关性,而抗剪强度指标与物理指标之间没有呈现明显相关性。进一步提出了一种能对压缩系数和主要物理指标间较好关联的多元线性模型,供设计参数取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纤维泥炭的性状不能通过太沙基原理获得满意的解释。基于纤维泥炭的孔隙由有机体之间的大(外)孔隙和有机体内的微(内)孔隙组成。本文提出了纤维泥炭一维固结的近似分析方法。此法通过与现场观测数据对比,不难看出,由推荐的模型得出的沉降结果与观测结果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9.
王钢  张韧 《东北公路》2001,(3):42-43,48
我省在公路工程中所遇到的不良地质地基,严格上来说应该是泥炭地基,而不是软土地基,软土在我国南方某些省市的沿海、沿湖、沿河地带有着广泛的分布。本文结合吉林省的具体情况,对泥炭地基的处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水泥粉喷桩加固泥炭质土层难题,旨在从理论上探讨采用石膏与水泥配方加固泥炭质土层的理论机理,介绍了在工程实践应用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以及在国内首创采用一台粉喷钻机配合两套灰罐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