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系统地分析了冷锻件破裂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冷锻件质量的方案,研究了不同热处理状态下镦粗的极限应变。考虑到静水压应力分量具有抑制材料韧性破坏的重要特性,从能量观点出发提出了冷锻材料破裂准则。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准则可用于金属冷锻成型的破裂预测,并可指导冷锻成型工艺的编制及模具的调试。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闭塞冷锻半轴齿轮残余应力分布不均的原因,研究了位错密度的分布,并用位错理论说明了材料硬化的微观原因。利用金相法测量晶粒度,发现半轴齿轮经闭塞冷锻后晶粒得到细化,与切削加工方法比较,其晶粒度提高2级。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感应淬火零件的残余应力形态,并对载货车半轴的材料、硬化层深度及法兰圆角淬火层分布提出了个人见解。指出:感应淬火零件的硬化层中存在残余压应力,过渡层和淬火区域的边界处存在残余拉应力,这种残余应力的合理分布能够提高零件的强度和疲劳强度;轴颈及花键底径的硬化层深度为(0.2-0.3)r即可满足零件的强度要求,硬化层深度主要决定于材料的淬透性,而40Cr或40MnB的淬透性很难保证7-9mm的硬化层;半轴圆角硬化层深度最好是h≥0.15t。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汽车大梁铆钉铆接时断裂的原因。指出铆钉冷成型后预制头根部的形变硬化及铁素体晶粒的择优取向是其脆断主要原因,因而提出,再结晶退火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央充放气铜管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氨熏试验等结果分析,确定了其开裂原因是由于工件冷变形后未消除残余应力,加之装配后产生的应力,在露天放置又受到大气雨水等共同作用,形成了腐蚀环境,导致产生应力腐蚀裂纹。并提出了去应力退火预防中央充放气铜管开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测试了发动机缸体内部残余应力大小,分析了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危害,提出了消除残余应力的方法,为缸体在安装以及使用过程中受力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行李箱扭杆弹簧断裂机理和原因,对其断口形貌、成分、尺寸、材料强度、微观组织和残余应力进行检测,并结合背景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行李箱盖扭杆弹簧由于材料强度高、回火不充分、残余应力大,从而在折弯应力集中处发生高强钢延迟开裂。基于开裂原因,从控制原材料强度和优化去应力回火工艺以降低残余应力2个方面进行改进,最终有效解决了行李箱扭杆弹簧延迟开裂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8.
采用形貌观察、显微组织检验、硬度检验等方法,对发动机气门弹簧进行综合试验,分析弹簧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弹簧经绕制后,内圈表面存在较大张应力,若回火不充分会造成内圈形成过大残余张应力,容易导致弹簧内圈开裂。为此,采用 150 000 Hz高频感应淬火,并通过抛丸强化表面,将残余张应力转化为残余压应力,以提高气门弹簧的疲劳寿命及载荷能力,有效解决气门弹簧断裂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钢桥作为一种绿色建材类型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前景。简述了钢结构桥梁中焊接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针对钢箱梁焊接残余应力研究较少的现状,提出采用盲孔法测试钢箱梁残余应力的思路。以海河春意桥为例,阐述盲孔法的测试原理,针对钢箱梁桥焊接残余应力进行相应测试,得出了钢箱梁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及特点,为后续施工及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研究振动和击实成型方法对级配碎石基层材料的应力应变特性和抗剪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强度差别产生的原因;试验中应用高精度静三轴仪对选定的级配碎石进行振动成型和击实成型的抗剪强度研究,揭示不同成型方法对抗剪强度的影响。试验表明,振动成型级配碎石的峰值应力、残余强度和初始模量较击实成型分别提高了22%、20%和90%,破坏应变有所降低,下降的幅度为10%;对强度参数来讲,内摩擦角φ提高2°,振动成型法的粘聚力C比击实法的提高了38%;振动成型试样的抗剪强度比击实的提高20%;振动成型试样的颗粒定向作用明显优于击实成型,使其抗剪强度高于击实成型试样。因此,在工程中要加强级配碎石的振动碾压,以提高级配碎石的抗剪强度潜能。  相似文献   

11.
CA488发动机连杆精密锻造生产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条由国外引进的精密锻造生产线,是由精密棒料剪切机,中频电感应加热炉,自动辊锻机,电液锤,切边机,余热淬火机,连续回火炉,强力喷同及全套检测设备组成,对其加工的连杆锻件进行金相组织,机械性能,尺寸精度等检验的结果表明,锻件精度高于BG12361-62的精密级,也高于德国DIN7526的E级(精密线),外观质量也明显优于常规锻件。  相似文献   

12.
曲轴中频感应淬火过程模拟及残余应力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华  高峥  袁兆成  丁万龙 《汽车工程》2004,26(3):354-358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6110钢曲轴的中频感应淬火过程的模拟计算,并预测了淬硬层的深度,计算了淬火后的残余应力分布。可直观显示任意时刻曲轴内任意截面上的温度场和应力场以及温度、应力等值线随着时间推移的情况,也可以显示任意点上的温度一时间曲线、应力一时间曲线。  相似文献   

13.
轿车连杆精密辊锻-模锻复合锻造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轿车连杆锻件的特点、技术条件与要求,提出一种精密辊锻-液压模锻锤模锻复合工艺,并进行了精密锻造工艺设计及模具设计。以广州本田轿车连杆体精密锻造成型为例,进行了精密辊锻制坯-液压模锻锤模锻复合工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此工艺生产轿车连杆件,产品质量高,生产稳定可靠,比传统锤上模锻工艺节约原材料15%以上,能耗降低60%,锻件成本降低10%。  相似文献   

14.
396柴油机排气摇臂成形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96系列大功率高速柴油机排气摇臂为研究对象,简要叙述了其排气摇臂的工作条件,分析了原成形工艺及其存在的缺陷,着重介绍了可确保排气摇臂成形、品质和合格品率的模锻成形工艺、锻模设计及其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康明斯6B柴油机曲轴在锻压机上的曲面分模直接模锻成型工艺。对工艺方案的确定及锻模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应用该模锻工艺和模具,已累主地生产康明斯6B柴油机轴锻件2万多件,替代了进口,保证了康明斯发动机国产化对曲轴锻件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巴氏噪声研究曲轴热处理残余应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巴克豪森噪声(BN)原理为基础测量曲轴热处理后残余应力。结果表明调质后表面残余应力为压应力,定型工序是可以删除的,中频淬火后表面残余应力为压应力。取消定型有利于防止曲轴的变形和开裂。  相似文献   

17.
开展2种不同轴拉性能(高应变强化型和应变软化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圆环约束收缩性能研究。首先对高应变强化型UHPC及应变软化型UHPC进行单轴拉伸试验及声发射实时损伤定位试验,得到不同龄期时(2,7,28,80 d) UHPC的轴拉应力-应变曲线及其拉伸损伤演化机制。随后对2种UHPC进行圆环约束试验,得到UHPC内钢环的压缩应变-龄期曲线。最后基于高应变强化型UHPC及应变软化型UHPC的轴拉性能(应变强化与否)、抗拉强度发展规律及拉伸损伤演化机制,分析2种UHPC的圆环约束收缩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高应变强化型UHPC的内钢环压缩应变-龄期曲线出现大量幅值小于10×10-6的锯齿形波动,对应产生的微裂纹宽度小于0.01 mm,与裂缝测宽仪(精度为0.01 mm)在UHPC圆环试件上始终未检测到微裂纹的结论相一致;应变软化型UHPC的内钢环压缩应变随着龄期出现了4次较明显的瞬时突变(28×10-6,53×10-6,41×10-6,18×10-6),且裂缝测宽仪在UHPC表面检测到了4条微裂缝(0.035,0.050,0.040,0.020 mm),由于拉伸软化特性,后续在其他荷载作用下会导致裂缝持续扩展;高应变强化型UHPC的应变强化特性使其在约束状态下产生的拉应力以多点分布微裂纹(宽度小于0.01 mm)的形式逐步小幅释放,应变软化型UHPC在约束作用下产生的拉应力通过多缝开裂(宽度小于0.05 mm)的方式瞬时部分释放。  相似文献   

18.
采用冷锻技术制造的汽车零件,基本上都是汽车上几何形状比较复杂,精度要求高而难以用其它方法制造的零件。本了冷锻技术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中的应用,分别对不同类型的零件及其冷成型的方法和特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