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讨了磷石膏-粉煤灰-石灰 -粘混合料作为基层材料的干缩特性,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基-有机结合料复合稳定基层材料的强度形成机理与半刚性材料不同,当强度形成以后,其力学指标及收缩特性也与半刚性基层材料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水基-有机结合料复合稳定基层材料的收缩特性给予科学和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水泥稳定粒料集料级配干缩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路面的使用过程中,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弹性变形较小,使用年限长,承载能力高,但缺点是其抗变形能力低,在温度或湿度变化时容易发生收缩开裂,除了水泥剂量,含泥量和施工控制等因素外,集料级配是影响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收缩特性的重要因素,水泥稳定粒料级配干缩性能研究主要包括:(1)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作用下,小梁干缩参数(失水率、干缩应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小梁干缩应变,平均干缩系数随失水率,集料级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袁晓露  周世华 《公路》2011,(11):172-174
将不同细度的硅酸盐水泥与粉煤灰掺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原理,研究了胶凝材料细度配伍与粉煤灰水泥砂浆干缩性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泥颗粒细度对砂浆的早期干缩性能影响较大,粉煤灰颗粒细度对砂浆的后期干缩性能影响较大.适当增大粉煤灰的比表面积以及水泥与粉煤灰比表面积的差异、减小水泥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粉煤灰-水泥砂浆的抗干缩...  相似文献   

5.
干缩是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特征之一,会对混凝土产生不利作用,影响着结构的使用效果。我们依据CEB-FIP数学模型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针对具体的桥梁工程,基于结构的干缩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使钢筋混凝土结构干缩在可控范围以内,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6.
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干缩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大量试验结果,分析了试件养护龄期、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以及水泥掺量的变化对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干缩特性(平均干缩系数)的影响,得出了相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的掺加对水泥稳定碎石平均干缩系数有显著的降低;随着试验龄期的增长,平均干缩系数不断减小;在本文聚丙烯纤维掺量的范围内(体积掺量小于1‰),随着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水泥稳定碎石平均干缩系数有不断减小的趋势;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平均干缩系数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7.
施工养护期间半刚性基层干缩开裂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同波  丛林 《公路》2003,(3):111-115
通过试验研究了2种主要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失水收缩特性和间接拉伸强度,并运用基层板体的收缩摩擦模型定量地分析了施工养护期间半刚性基层的干缩裂缝发展过程及空间分布情况,为半刚性基层施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干缩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新型的路面基层材料,对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干缩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乳化沥青的增加,混合料最大干缩应变减小,随着水泥剂量的减小,最大干缩应变也有此规律;随着水泥剂量的增加,平均干缩系数逐渐变大,而乳化沥青剂量较小时平均干缩系数较大一些。与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相比,水泥稳定碎石的最大干缩应变要大一些。  相似文献   

9.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合理水泥用量和级配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曹光伦  陈发根  杨牧盘  倪富健 《公路》2005,(11):180-184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强度和收缩性能,对其性能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工地现场试验室的试验结果,确定了满足强度要求兼具较好抗裂性能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配合比方案。室内试验研究表明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大.混合料的强度和收缩均会增大,因此建议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小水泥用量以同时获得良好的收缩性能。  相似文献   

10.
掺钢渣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基层材料干缩温缩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泥稳定类与石灰粉煤灰稳定类路面基层材料掺人不同比例的钢渣集料以进行室内干缩和温缩试验,研究了钢渣对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材料抗裂性能的影响.集料的钢渣-碎石比为0∶100、25∶75、50∶50、75∶25、100∶0.研究结果表明,掺入钢渣使水泥稳定类材料压实所需最佳含水率上升,但对二灰稳定类影响不显著.随着钢渣在集料中比例由0增至100%,水泥稳定类和二灰稳定类材料的总干缩系数分别最多减少40.0%与32.2%,掺入钢渣可提高材料的抗干缩性能.另一方面,随着钢渣在集料中比例由0增至100%,水泥稳定类和二灰稳定类材料的平均温缩系数分别最多增加23.6%与32.3%,掺钢渣的基层材料施工时应注意控制温差,避免温缩开裂.  相似文献   

11.
半刚性基层材料干缩和温缩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半刚性基层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我国高等级公路路面结构中,但是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这种材料容易产生开裂,影响路面使用性能。本文通过对几种半刚性基层材料进行室内干缩和温缩试验研究,分析其干缩应变、干缩系数、温缩应变、温缩系数等参数的变化规律,为科学地进行半刚性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和改善其抗裂性能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大孔隙无砂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干缩及温缩性能进行对比试验,表明该种材料较普通混凝土有更好的抗裂性能,对于温度的变化表现出更强的体积稳定性,其抗收缩性能要优于普通混凝土。在此基础上,对其机理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干缩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超凡  申爱琴 《公路》2007,(10):184-189
通过对半刚性材料干燥收缩机理和现常用测试方法优缺点分析,设计了新的更能模拟工程实际的测试仪器,用该仪器进行了不同温度、湿度环境下的不同细集料级配、不同结合料配比的干燥收缩试验,揭示了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收缩特性,并提出减少干燥收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干缩裂缝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路面早期裂缝是常见且易发生的病害之一,针对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干缩裂缝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防治措施,并结合工程实践总结了施工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解决水泥稳定碎石材料易产生裂缝的问题,将聚酯纤维掺加到水泥稳定碎石中以防止其收缩开裂。通过干缩和温缩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量的聚酯纤维对水泥稳定碎石收缩开裂的影响,获得了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并提出了聚酯纤维适宜的掺量。结果表明:聚酯纤维水泥稳定碎石抗裂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基于环境和荷载的水泥稳定碎石抗裂评价系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现有半刚性基层抗裂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劈裂模型作为半刚性基层材料收缩开裂的评价模型,同时考虑干缩应变、温缩应变及行车荷载下基层层底拉应变,提出了抗裂评价系数作为水泥稳定碎石的评价指标。对6种级配水泥稳定碎石进行了劈裂和收缩试验,并用BISAR3.0计算了给定结构基层最大层底拉应变,进而比较了最大干缩应变、劈裂应变和抗裂评价系数3个抗裂指标。研究表明,采用抗裂评价系数能正确评价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采用控制关键筛孔通过百分率理论计算所得集料级配的抗裂性能优于富勒级配理论;超载对基层层底拉应变的不利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已在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7.
薛永杰  冯柳羽  侯浩波 《公路》2006,(8):180-184
无机胶凝材料稳定粒料作为基层材料的干缩特性是影响其长期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室内击实与干缩试验,研究HA S稳定粒料中的含泥量对其强度以及干缩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获得干缩应变和平均干缩系数与失水率的关系;同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论证了含泥量对HA S稳定粒料干缩特性(最大干缩应变和最大平均干缩系数)的重要影响。分析结果可为道路HA S固化剂稳定粒料基层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艾长发  梁栋  毛成  邱延峻 《公路》2007,(12):26-30
针对高寒地区的特殊气候条件,结合郎川公路改建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底基层施工的实际情况,从半刚性结构层材料的选择、集料质量控制、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与混合料的均匀性、气候环境及养生措施、交通管制等方面,探讨了减少半刚性结构层温缩和干缩裂缝的施工关键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