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验设计制作了几组掺有不同矿物掺和料、不同配合比的再生混凝土试块,利用加速氯离子渗透性试验对试块进行了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测定,以考察常用矿物掺和料对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掺有8%硅灰的再生混凝土试块,其氯离子渗透系数减少12.2%~53.4%;掺有25%的粉煤灰,再生混凝土试块氯离子渗透系数减少7.8%~50.1%;掺有25%矿渣微粉的再生混凝土试块,其氯离子渗透系数减少7.1%~43.9%;可见3种矿物掺和料-粉煤灰、矿渣微粉以及硅灰对再生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有一定的提高,其中以硅粉的效果最好,粉煤灰次之,矿渣微粉较差。  相似文献   

2.
在0%、10%、20%三种新集料掺量下,本文进行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并定量评价不同新集料掺量对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新集料掺量能够提高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3.
对广西冶金行业排放的大量水淬锰渣、钢渣开展了用作细掺料砂浆的研究。经对锰渣、钢渣的基本性质分析发现,锰渣活性指数仅为70%~80%,活性偏低,必须对活性进行激发。研究表明,以石膏、石灰自制的激发剂为活性激发剂,并掺入磨细粉煤灰,可有效提高渣料的活性指数。通过试验确定了激发剂与基础配料的较优工艺条件,并通过分别粉磨制备了活性矿物细掺料—锰渣矿粉。  相似文献   

4.
根据涪江三桥工程条件与技术要求,在优选原材料、试验参数和基准混凝土配合比的基础上,提出宜采用双掺混凝土。通过双掺FDNT40—501%、HSC-Ⅱ10%,对混凝土的强度、成型和拌和物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在配合比相同的条件下,对分别使用混合砂、天然河砂配制的C50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收缩和徐变等性能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工程常用的3种矿物掺和料:粉煤灰、矿渣微粉以及硅灰单掺和双掺为主要因素,通过试验设计制作了一批不同配合比的再生混凝土试块,考察各因素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3种矿物掺和料对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单掺时以硅灰最能提高其抗压强度,粉煤灰最能提高其抗折强度,当双掺硅灰和粉煤灰时能使其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提高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6.
对掺聚合物与矿物掺合料(SCM)改性砂浆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进行研究。试验包含两部分,试验Ⅰ分别对掺矿渣和硅灰(SF)的砂浆性能进行测试;试验Ⅱ是在最佳矿渣与硅灰掺量的基础上,通过填加聚合物,对双掺SCM与聚合物乳液的砂浆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砂浆中掺矿渣和硅灰可以明显改善砂浆的强度和耐久性;掺聚合物以及SCM(矿渣或硅灰)的砂浆比单掺聚合物改性砂浆和普通砂浆表现出更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与掺40%矿渣和聚合物的改性砂浆相比,SF-SBR改性砂浆具有最高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抗氯离子渗透能力,但前者吸水率较低且抗碳化性能好。  相似文献   

7.
从沥青胶结料粘弹性能角度对不同环氧树脂掺量(5%,10%,15%,20%,25%,30%,40%)下环氧沥青胶结料进行研究,以揭示环氧掺量与沥青胶结料性能关系。对不同环氧树脂掺量沥青进行PG分级的评价,并与70#基质沥青、PG76改性沥青作比对,提出了普通路面掺量10%~15%、混凝土桥面掺量15%~20%、钢桥面掺量20%~40%树脂掺量比例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试验方法测定了细集料相对密度,分别计算了相应的矿料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分析了不同试验方法所测定的细集料相对密度对沥青混合料矿料间隙率(VMA)和有效沥青饱和度(VFA)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细集料相对密度采用毛体积相对密度时,矿料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的VMA和VFA的计算结果要比采用表观相对密度时的计算结果显著下降。对某些配合比的沥青混合料,VMA计算结果难以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杨彦海 《公路》2008,(10):185-189
在进行4种沥青胶结料基本性能试验基础上,确定了Sasobit外掺剂的最佳掺量为3%.运用3大指标、PG分级、表观粘度试验对比研究了几种沥青胶结料的性能指标,并铺筑试验路段证明室内研究成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沥青胶结料加入3%Sasobit后,高温抗变形能力增强,低温性能基本不变;沥青胶结料的枯温曲线存在一分界温度,大于此温度粘度降低,反之升高.  相似文献   

10.
结合工程实例,研究了复合双掺高性能海工混凝土中矿物外掺料掺量、水胶比和胶凝材料用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大上述参数值可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但应结合经济等其他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最佳取值。  相似文献   

11.
在超薄沥青混凝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易密实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材料.采用不同的外掺剂配制沥青混合料,使用多种室内试验全面评价不同外掺剂对混合料使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加外掺剂的混合料总体性能有较大提高.将试验结果与常见的面层AC-13C混合料相对应的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掺加易密实添加剂和聚酯纤维后,混合料的性能明显好于AC-13C混合料.并对铺筑的实体工程进行跟踪观测,检测结果表明处治后的路段经过长期使用,依然保有很好的服务水平,无新车辙病害出现.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双掺矿物掺合料和复合使用化学外加剂的技术手段配制出系列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并对比分析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同比普通混凝土降低一个数量级;经历200次冻融循环后其质量基本无损失,抗压强度比仍高达90%以上。同时,采用Fick模型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寿命预测,达到80年以上安全使用寿命的耐久性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3.
矿物掺和料对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6组具有代表性的不同配合比混凝土拌和物和试块的性能测试,研究了高性能混凝土在掺入不同比例的粉煤灰、矿粉后的物理、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以及经济性。结果表明:掺入粉煤灰、矿粉对混凝土的性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复合掺入比不掺或单掺矿物掺料具有更好的效果,保证了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4.
唐修生  黄国泓  蔡跃波  祝烨然 《公路》2011,(10):166-170
针对目前应用混凝土平板法试验、抗裂系数评价高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过程中,尚存在的不足之处,从吹风起始时间、抗裂系数计算参数选取等角度,对低水胶比粉煤灰混凝土、大掺量磨细矿渣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平板法试验时,吹风起始时间对混凝土的表面裂缝状况有显著的影响,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吹风起始时间越早,混凝土表面出现...  相似文献   

15.
结合唐山市2座大桥维修加固工程,对高性能化公路结构物混凝土从原材料特性及配合比设计方法、物理力学性能、应力腐蚀特性、微结构分析、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通过试验和分析结构物的运营现状,得出高性能混凝土不仅能延长公路结构物的使用寿命,还可减少养护维修费用,对于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添加剂对沥青胶浆高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沥青胶浆是沥青混合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成分为沥青、矿粉和添加剂,但关于添加剂能否有效提高沥青胶浆的性能的研究并不多。选取3种不同的添加剂,包括矿物纤维、法国PR plast module添加剂、德国duroflex添加剂,采用新型的研究型动态剪切流变仪Advanced Rheometer(AR),根据superpave的沥青结合料规范来对沥青、沥青胶浆以及掺加添加剂的沥青胶浆进行评价,并探讨了不同添加剂的改性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几种添加剂均能明显改善沥青胶浆的性能,但是由于不同添加剂的改性机理不同,其改性效果也不同,在相同的掺量下,德国添加剂和法国添加剂的改性效果明显优于矿物纤维。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五河口斜拉桥箱梁,重点研究了粉煤灰、粉煤灰和硅粉复掺、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的双掺技术,配制的C 60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尤其是具有较小的干缩变形,能满足工程进度要求的3 d张拉预应力束和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要求,高性能混凝土在五河口斜拉桥箱梁上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8.
桥用高性能混凝土长期耐久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滨州黄河大桥主桥是三塔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桥塔采用C55高性能混凝土。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等活性掺和料,配制不同配合比的C55高性能混凝土,并对可能采用的C55高性能混凝土的长期耐久性、混凝土收缩、抗渗、碳化和钢筋锈蚀以及混凝土的抗氯盐侵蚀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加活性掺合料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长期耐久性。  相似文献   

19.
高性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施工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要实现高性能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要求,必须从设计、施工、维护等方面进行全过程、全方位控制.从施工角度浅谈保证高性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控制措施,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进行了某大桥用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试验,分析了徐变、徐变度及徐变系数随龄期的变化关系,并采用指数衰减统计模型、非等间距GM(1,1)模型和DGM(2,1)模型对后期徐变变形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可作为徐变控制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