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道德评价是高校德育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由于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深层的情感与动机等多个维度,具有内隐与掩饰特点,因此,高校学生道德评价应从目标导向、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多个维度进行理念创新,实现从单一向多元、从封闭向开放、从静态向动态的视角转换,构建全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高校德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高校这一目标的定位,反映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以知识创新为重要特征的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高校德育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克服传统德育模式的弊端,走出一条二十一世纪高校德育创新之路。本文正是从德育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教学形式和教学观念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科学道德价值观和德育思路在于从科学和道德的相关性出发,阐释科学对道德的促进作用。所有的科学都具有道德价值。科学的德育思路体现在大学与大学课程的目标应该兼顾科学与道德,设计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道德课程,深入挖掘各门学科的道德文化价值,发展公共生活和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4.
大学德育走过了50年的光辉历程。在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大学德育为培养新中国的大学生发挥了灵魂和导向作用,成绩卓著,经验丰富。面向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益加剧的新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使我们倍感任务艰巨。从我们的本职工作出发,21世纪的大学德育该怎样起步才能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读史使人明智,研究昨天,才能预知未来。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德育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且处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无论从政治的巾度,还是从思想意识的角度,…  相似文献   

5.
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它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大学生的能力,而且要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健全的人格。大学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在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重视对大学校园文化的研究,建设适合提升大学生健全人格素质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当前大学建设和发展中所要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运用心理咨询提高高校德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心理咨询给予大学生以良好的心理支持,是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高校德育引入心理咨询,可以为高校德育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使高校德育更加科学化、现代化,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心理咨询应当成为德育方法的一部分,为高校的德育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不断注重实践,并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意义。道德知行转换是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的重要环节,研究大学生道德知行转换问题对大学生更好的践履"知行合一",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实践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新时代大学生知行转换应从提升学生自身素质、改革学校教育方法、增强家庭的德育引领作用和改善社会德育环境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认为: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它体现在以生为本和"三贴近"上;全面、协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就是要坚持"四个统一";可持续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确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德育新观念,努力用"四个学会"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自我教育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自我教育是大学德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且对完成大学教育任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传统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目标的实现。积极探索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为大学生更好地接受,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运用理论于实际的能力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在前不久的青岛大学化工学院德育导师论坛上,青岛公交集团电车分公司6路线驾驶员高秀霞为大学生们作了题为《脚踏实地走好人生每一步》的报告,她用自身敬业创新的精神,激励当代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今后,她将不定期地为大学生们举办德育讲座。  相似文献   

12.
当前,德育的有效性再次成为教育工作者争议的热点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大学德育的有效性,是高校德育教育和研究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积极探索和实践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德育素质考评体系,是进一步提高大学德育的有效性,加强高校学生德育工作针对性、主动性和有效性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隐性课程设计及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性课程是实现大学通识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它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着显性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物质情境争文化情境两大部分内容对大学通识教育隐性课程进行设计,构建大学通识教育隐性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1 扭转观念,引入创新教育理念 把培养具有时代创新能力,并且具备综合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引入全新的创新教育理念,把大学变成知识经济下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园地和大学生思维交流与创新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15.
网络的发展为人类的道德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给高校德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明确高校网络德育的方向与目标,遵循高校网络德育的原则和规范,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有效的高校网络德育体系是高校德育信息化发展的应然要求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道德品质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要素。道德教育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道德知识的讲授、道德情感的培养以及道德行为晟,三方面的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此高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是三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的道德教育。高校德育的这一根本特性,决定了它的管理机制必须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高职英语教师借助于高职大学英语教学这一载体,积极探索德育渗透策略,将主题引导策略、感染策略、调节策略、激励策略、维持策略和规范策略等渗透于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大学英语学习中。经过实践检验,这些德育渗透策略有助于提升高职大学英语学习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是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领域,可以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推进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部分高校由于德育教师专业素养及教学能力欠缺,德育工作人员网络技术水平及工作能力不足,对我国高校德育体系的完善及德育网络平台建设造成一定阻碍。我国高校需不断完善德育教师培训机制,加强对本校德育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我国高校德育平台的建设水平,丰富高校德育方式,促进我国高校大学生实际道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高校德育在新形势下的应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德育在新形势下究竟有哪些新情况新问题?应采取什么对策?这是近年来高校德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从高校德育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基层工作的角度来看,这里提出一些粗浅的思考。一、高校德育的基本课题与新形势下的新问题高校德育的对象是青年大学生,党的教育方针要求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目标是一贯的。因此,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在高校德育中存在着一些基本课题。德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可以结合这些基本课题来进行分析。1.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江泽民同志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  相似文献   

20.
使大学生走向政治成熟、思想成熟、行为成熟的大学生德育活动,目前在大学校园呈外热内冷,名强实弱之势,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剖析了大学生德育活动这一特定德育环节,透视社会关系,指出外热内冷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