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国内中年以上车迷群体中,提起雅马哈的"小板骨""大板骨",不知道的应该不多。上世纪90年代,这款名为FZR250的"跑车"曾是许多年轻车迷的梦想之车,在国内二手车市场中有着不俗的表现。FZR250是上世纪80年代与本田CBR250、铃木GSX R250、川崎ZXR250齐名的四缸跑车"四小天王"之一,代表了那个时代最先进的造车理念和技术实力,是日本摩托车加速腾飞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尽管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它是那么的不值一提。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250ml排量的运动车领域,日本四家车厂斗得不可开交,纷纷推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如本田的CBR250、铃木的GSX-R250、雅马哈的FZR250、川崎的ZZR250,其中本田CBR系列最为出众,在市场上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川崎的ZZR250却表现得不温不火.  相似文献   

3.
在国内车迷中,本田的CBR系列无人不知,而CBR系列中的CBR954可以称得上是许多"CBR"迷的梦中情人.本次试车,我们将带着车友们近距离接触这款劲车.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轻型四冲程耐力越野车市场竞争激烈,铃木DR250、雅马哈TT-R250、本田XR250等车斗得不可开交,并逐渐拥有了各自的支持者。见此情形,日系四大家之一的川崎公司坐不住了,在1994年推出KLX250以参与耐力越野车的角逐。KLX250其实在1993年初就已推出,不过当时厂家把它定位为用于耐力赛的专业赛车,那时在赛场上唱主角的是实力强大的两冲程车,KLX250的出现并没有改变什么,很快便败下阵来,正好当时的四冲程民用车市场激战正酣,川崎设计师灵机一动,便将这款原本属于赛场的摩托车推向了市场。在面世之前,川崎为KLX250装上了仪表和各种灯具,以应付道路使用的要求。原车为了适应赛场特点,  相似文献   

5.
我的车购于1998年,是一辆老款的本田CBR250R,走私二手翻新车。虽然它曾带给我不少快乐,但总体来说修车和骑车时间对半,也就谈不上什么欢乐了。车是在旧车市场购的,刚推回家时它的内在质量和它的外表一样迷人,但  相似文献   

6.
我的第一辆车是二手的幸福250A,产地上海,单缸风冷二冲程。年轻一点的车迷对这车一定很陌生,因为现在它已经很少见了,除了被一些车迷当作收藏品,大部分都进了废品回收公司。我这辆幸福250A购于上世纪90年代初,买来时已是破旧不堪,有时骑一次就要修一次。最不幸的便是坏在半路上,推着车累得一身臭汗还在其次,关键是撅着屈股推着破车还要忍受着路人的嘲讽,有些丢人。现在想想当时自己的脸皮也挺厚的,绝对是"要车不要脸"。当时本地的摩托车还很少,高档车只有野狼125、铃木TR125之类的车型,卖肉、卖鱼的小贩才骑幸福250A,并且他们的车要比我这辆新多了。因为买车的动机只是为了在奔跑之中寻找自由,所以只要车还能跑,外表再烂我也不嫌寒碜,相信每一个真正"发烧"而又囊中羞涩的车迷都会深有同感。现在有句话叫做"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一坏就有钱",有些车迷的钱一多了  相似文献   

7.
2008年,本田又不惜投入研发力量,对其麾下的王牌跑车CBR1000RR作了较大调整,轻量化便是此次改革的宗旨,目标就是要打造一辆同级排量中最轻的跑车,但在官方公布的资料中并没有CBR1000RR的整车重量.我们已经比较熟悉了CBR600RR,同时也注意到,新款车在继承CBR跑车血统的基础上,本田确实对新车动了"手脚".  相似文献   

8.
国民的名义     
正能被称之为"国民车"的车型每个国家一般只有一款,在日本这个汽车大国也有一款"国民车",它并不是我们熟悉的丰田、本田、日产的产品,而是来自当时还并不起眼的富士重工,名为斯巴鲁360,它顺应了那个时期人民的需求,因此大为畅销,也就成为了无愧的国民车型。上世纪50年代,也就是日本昭和时代中期,那时的日本从战后废墟中站起来,经济大幅上升,而且政治制度也变得越来越好,可以说是日本继明治维新以后再一次腾飞的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车迷中,本田的CBR系列无人不知。而CBR系列中的CBR954可以称得上是许多“CBR”迷的梦中情人。本次试车,我们将带着车友们近距离接触这款劲车。  相似文献   

10.
修不如养     
作为喜欢摩托车的人,我们都看不得自己的爱车"生病"。但是,如果有一天它进了"车医院",我们就会抓耳挠腮、坐立不安。既然如此,那何不早作打算,让车少"生病"或者"不生病"呢?答案是鼓舞人心的——只要提前预防,好好照料,它就会很健康。实际上,这就涉及到了车辆的保养以及使用。虽然摩托车不像人的器官可以三分治七分养,但保养还是要细心。  相似文献   

11.
博士信箱     
肥肥博士: 我现有一辆本田CBR250(第19代)摩托车,因不慎将怠速空气调整螺钉调乱,此车目前无低速,怠速需3000r/min以上才能着车,否则就熄火。请告之正确的调整方法,调整时是否用真空表?何处有售? 另有本田VT250型摩托车一辆,在安装配气凸轮轴时,进排气凸轮轴链轮  相似文献   

12.
方云飞 《摩托车》2011,(9):44-47
销声匿迹5年之后,2011年本田再次复活了"飓风",重新推出了CBR600FA。初生与复出,时隔24年之后的"飓风",今昔比较有何不同?1987年,本田首次推出CBR600F-H/J,当时的命名是"飓风"600(Hurricane600)。  相似文献   

13.
在国内车迷中,本田的CBR系列无人不知,而CBR系列中的CBR954可以称得上是许多“CBR“迷的梦中情人.本次试车,我们将带着车友们近距离接触这款劲车.……  相似文献   

14.
刘念 《摩托车》2014,(10):50-55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本田的CB500并列双缸街车就已畅销欧美市场,CBR500系列则是本田为应对竞争而推出的全新车系,以CBR500R为例,其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就是川崎那款让CBR250R灰头土脸的公路跑车Ninja300R。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本田的CB500并列双缸街车就已畅销欧美市场,CBR500系列则是本田为应对竞争而推出的全新车系,以CBR500R为例,其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就是川崎那款让CBR250R灰头土脸的公路跑车Ninja300R。  相似文献   

15.
正铃木"隼"的传说,发轫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公路摩托车极速争霸。当时,在公路上威风八面、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川崎ZZR1100。这款神车凭借强悍的加速和暴风骤雨般的速度,成为炙手可热的公路利器,被无数铁杆速度分子拥戴为至高无上的竞速神器!极速超过270km/h的ZZR1100,连续多年霸占"公路之王"称号,引来众多竞争者眼红,旋即引发了公路摩托车极速争霸战。首先上阵的是本田。1997年本田"超级黑鸟"CBR1100 XX傲然登台。它的净质量只  相似文献   

16.
编辑絮语     
《摩托车》2011,(7):16-16
心态[千年寒妖] 一直以来我以为,不同车带给我们的是不同的体验,喜欢什么车是随着你对车的认识而改变的,想要什么车是根据你的个人能力所决定的。就像大多数刚接触车的人:我喜欢跑车,我要买台跑车。在他们眼里ZXR、VTR、CBR、NSR只是个符号而已,有影响的只是口袋里有多少钱。  相似文献   

17.
许多车友一提起进口二手车,总会毫不犹豫地称之为“洋垃圾”。是的,在进口二手车中存在相当数量质量低劣的残次车,这些车大都接近报废或严重受损。不法奸商在以极低的价格(有时是按堆估价)购得后,或是几辆拼成一辆,或是彻底翻新,将其乔装打扮后再出售。这些车的价格基本上都不高,在走私集散地,本田VT系列每辆在2O00元~3000元左右,CBR系列每辆4000元~5000元左右,如果成批购买,价钱更低,所以许多人从走私集散地大量批发此类车,转手倒卖,牟取暴利。此类车一到贩卖者手中价钱均成倍翻番,一辆80年代初期生产的VT250最贵时可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本田又不惜投入研发力量,对其麾下的王牌跑车CBR1000RR作了较大调整,轻量化便是此次改革的宗旨,目标就是要打造一辆同级排量中最轻的跑车,但在官方公布的资料中并没有CBR1000RR的整车重量。我们已经比较熟悉了CBR600RR。同时也注意到,新款车在继承CBR跑车血统的基础上。本田确实对新车动了“手脚”。  相似文献   

19.
在日本四家车厂中,川崎和铃木两家车厂的暖昧关系已算不上新闻了,两家看似竞争对手,背地里却勾肩搭背,在技术上进行合作,像川崎那款"西藏人"就是两家车厂合作的结晶。而这次试车,我们反倒要把两家车厂的产品送上擂台,斗上一斗。将一辆单缸和一辆四缸车放在一起对比测试,试车小组的几个成员有一大半都不赞成,经过一番"说服教育"才统一了思想。四缸的铃木GSX250 KATANA 和单缸的川崎Estrella250看似差别很大,但细细探究之下,两车还是有不少相同之处。它们不但都是250毫升级街车,而且两款车的开发思路也大致相同,都是走的"另类"路线。首先来说 GSX250 KATANA。作为"刀"系列的小弟,GSX250KATANA 身上流淌着 KATANA 家族的纯正血统,除了尺寸和排量较小,其他各部位都和其同门兄长的区别不大,是一款名副其实的"小刀"。该车搭载的一台小型四缸四冲程机器,采用了水冷方式,DOHC 16气门的配气方式让这台排量不大的机器具有十足的活力,使得此车颇受年轻人的喜爱。GSX250 KATANA 的前制动为单碟配双活塞卡钳,后制动为单碟配上置式单活塞卡钳,应付较轻的整车绝对够用了。在悬挂系统的选择上,此车配置不低,正立式液压套筒前悬  相似文献   

20.
<正>每次提到豪爵铃木的250mL排量车系,笔者脑海里总会情不自禁地蹦出几个词:"一代神车""里程碑产品""皮实耐用"......7年前,在那个国产摩托车还几乎都是150mL排量产品的时代,日本铃木与大长江合作研发生产的GW250横空出世,并作为全球车型出口海外。250mL排量、双缸、电喷、液冷—GW250的每一个亮点都深深地吸引着当时的广大车友,堪称一款彻彻底底的里程碑式产品。凭借着技术优势、稳定可靠的质量、舒适的驾驶体验、完善的全国售后服务体系以及在当时看来大气的外观和不错的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