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实测的涡流室柴油机主、副室示功图计算了各自的放热规律,通过分析,认为对涡流室柴油机燃烧系统进行优化匹配可改善放热规律从而提高经济性。通过应用正交实验这一科学方法研究燃烧系统主要多数匹配,可得到兼顾不同工况的合理匹配方案,显著地提高了涡流室柴油机全负荷和部分负荷时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涡流室燃烧室的柴油机,具有较高的燃料燃烧速度,因而能做到小型而有较大的输出功率。同予燃室的柴油机相比,它的气流阻力损失较小,同直接喷射式柴油机相比,它的喷咀耐久、噪音小。但是,近年来在研制比功率较大的这类柴油机时,几乎普遍存在涡流室镶块开裂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一台车用增压涡流室柴油机的NOx排放,设计加工了EGR系统。使用AVL Boost软件对该EGR系统的机械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不同EGR率开展了相关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较小EGR率时,该机的NOx排放得到了有效地降低,且燃油消耗率增加较小,表明了该EGR系统设计和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5.
为满足非道路用柴油机的排放法规,从改善柴油机缸内混合气形成质量出发,提出了直喷式柴油机涡流室燃烧系统;设计了柴油机外部增压系统,进行了新型燃烧系统在外部增压下性能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增压能降低柴油机的油耗和排放;增压压力为0.15MPa时,柴油机油耗率最低。增压压力为0.18MPa时,使用4×0.36×140°喷油嘴在供油提前角为8°CA、90%负荷下,NOx排放量仅为常压下的25%。  相似文献   

6.
通过变动涡流室镶块结构参数和降低活塞的工作温度,解决了6105Q型柴油机长期在全速、全负荷工况下运行第一道活塞环卡死的问题,并改善了活塞顶微裂纹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徐兆坤  陈志恒 《上海汽车》1996,(6):42-45,60
本文研究了直喷式柴油机缸内气体流动,分别考虑了涡流,挤流和紊流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并以X105和6135柴油机为对象,分析了燃烧室结构参数,压缩余隙和运行工况对气体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 精化内燃机排气系统结构是提高内燃机有效工作指标的现实途径之一。降低排出废气的流动阻力,特别是在排气冲程初始阶段,可以减小泵气所需的平均有效压力。因此,当循环供油量稍有变化即能使平均有效压力增加,从而降低了有效燃油消耗率。在排气结束时刻,缸内废气量减少,使窜入进气系统的废气量减到最低限度,这将有助于改善内燃机的工作过程。清扫废气加快,就能减小排气提前角,缩小排气阀的开启角,从而在循环有效功上得到收益。如果柴油机装有涡轮增压器,由于排气损失减小,就能提高涡轮作功能力,增大整个复合动力装置的功率。 莫斯科包伍曼工业大学内燃机教研室对内燃机的进气道和排气道结构要素进行了综合研  相似文献   

9.
《交通科技》2004,(2):18
由珠海高速客轮有限公司课题组承担的“提高MTU船用高速柴油机营运经济性和可靠性的研究”项目,于2004年3月31日~4月1日通过了由中国航海学会组织的鉴定。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由海军工程大学唐开元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由中国船级社上海规范研究所许运秀高级工程师担任.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10.
对483Q型柴油机的涡流室镶块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对其基本性能和冷起动性能的分析,得出了一个较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12.
王谦  吴志新 《汽车工程》1998,20(6):367-373
本文介绍了采用二维氩离子LDA(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对柴油机涡流室内空气运动特性的最新测试结果。测量结果表明:涡流室内气体平均速度及紊流强度仅为发动机曲轴转角的函数,在上止点附近随发动机转速升高,最大值出现时刻相对曲轴转角位置基本保持不变。这一点区别于使用HWA(热线风速仪)对涡流室的测量。吊钟型涡流室内的空气涡流以刚体涡流为主。本文描述了吊钟型涡流运动中涡核的运动轨迹,提出了进一步改进涡流燃烧系统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改变进气涡流,分别用快速响应蒲膜式热电偶实测柴油机缸盖壁面3个典型位置的瞬态温度,用压电晶体传感器测量缸内压力。在实测基础上,根据沿竖壁一维导热模型和热力学定律,分别计算了不同进气涡流比时缸盖壁面的局部瞬态传热率和燃烧放热参数,同时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得到了进气涡流对局部位置瞬态传热影响的基本规律,并表明有一个中等进气涡流比对燃烧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4.
编辑您好! 近来的专业媒体上,有关柴油直喷系统的介绍比较多,能否介绍一下柴油涡流室燃烧系统?非常感谢。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一台重型柴油机排气系统中装入一台涡轮,可吸收没有涡轮时将被废弃的排气能量。 寇敏斯发动机有限公司用其已经涡轮增压中冷的298千瓦(400马力)柴油机发展成了一台复合涡轮发动机。新发动机提高功率12.5%;燃料消耗量改善14.8%。严格地说,复合涡轮本身产生的燃料消耗量的改善是4.6%。且改装需要的变动很小,有可能将现有的发动机改装为复合涡轮发动机。 发动机的设计过程就是一个各个影响性能的因素如缸径、冲程、压缩比、增压压力、喷油压力等与设计所选材料热强度和结构之间的折衷处理。降低排污和大幅度改进热效率将成  相似文献   

16.
为1台2.0L的4气门柴油机设计了可变涡流进气系统,利用三维CFD软件AVL-Fire分别对柴油机的3种气道型式的气体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了不同型式进气道的流通特性和涡流特性。提出了两种涡流控制阀方案,在切向和螺旋进气道分别设置旋转阀片进行调节,可以改变涡流比,并经比较研究选出了较优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螺旋进气道在大气门升程下的流通能力优于切向进气道,但小气门升程下切向进气道流通能力较好,且产生涡流能力较强;双进气道由于气流的干涉会导致进气能量的损失,但涡流扭矩有所增加;涡流控制阀能在一定范围内改变进气涡流比,且设置在螺旋气道侧的方案具有更好的变涡流效果,能够保证较好的流通性和较大的涡流比变化范围,满足发动机不同工况对流通性和涡流强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可变涡流控制直喷式柴油机排放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向螺旋进气道入口处喷射空气的可变涡流进气系统———控制涡流型可变涡流进气系统 ,试验研究了该系统对直喷式柴油机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系统在不影响进气充量的情况下 ,可以明显改变直喷式柴油机颗粒 (PM)和 NOx 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18.
19.
柴油机可调进气涡流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32Z单缸柴油机为平台,研制了电控可调进气涡流系统,包括可调涡流进气道、可调涡流执行机构和基于ADUC812单片机的电控单元。针对发动机的不同工况实现了进气涡流强度的最佳化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在最大扭矩工况,发动机燃油消耗率和烟度排放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在早期的柴油机燃烧放热率计算中,把气缸内空间作为具有均匀油气混合物的单一区域对待,即所谓“单区模型”,其主要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对气缸内状况作出具体描述,例如高负荷时气缸内存在局部缺氧的燃烧放热情况得不到反映。因此,格里格(Grigg)和怀特豪斯(Whitehouse)等人提出了“两区模型”。后者在中速无涡流机型上进行了研究,后来又考虑到涡流空气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和计算的对比分析,于1975年发表了有关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