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线传控制汽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然而汽车在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能源问题。这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这使人们不得不考虑使用替代能源实现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中,电动汽车脱颖而出,成为公认的替代能源汽车研究的主方向。  相似文献   

2.
3.
4.
线传控制技术使用计算机、电子线路和电机来替代原先通过机械连接方式实现的功能,如制动和转向,使汽车可以彻底抛弃传统机械连接装置的束缚。驾驶员对车辆的控制指令被转换成电信号,由控制计算机根据汽车实际运行状况进行优化.从而获得对车辆的最佳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5.
汽车线传电控制动系统及其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晓燕  章兢 《汽车工程》2007,29(10):880-883,888
线传电控制动(BBW)是一种没有机械或液压备用制动机构的新型制动系统,它使汽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也极大改善了汽车的主动安全性。介绍线传电控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基于容错电子控制的BBW系统结构,对实现BBW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国外车用CAN—数据总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重汽科技》2001,(4):41-43
  相似文献   

7.
8.
9.
刚性路面缩缝传力杆的受力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缩缝传力杆的现场试验,对缩缝传力杆的受力特征,传荷能力和动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缩缝传力杆的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水泥路面接缝传荷能力评价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路面板间传荷能力的准确性对接缝传荷失效判断有重要意义,目前要主采用接缝两侧的竖向位移比值作为评价评价水泥路面板间传荷能力的主要指标.在winkler地基上分别用位移及应力表征水泥板间的传荷关系,分析得到弹性基础上,应力能更为准确的表征板间的传荷关系,并在everfew程序计算结果上,完整的定义了用应力比值定义传荷系数.  相似文献   

11.
12.
13.
混凝土路面传力杆设置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水泥混凝土路面传力杆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破坏为水泥路面的3大病害(断板、错台、接缝破坏)之一,解决的根本办法是在接缝处设置传力杆以提高接缝的荷载传递能力.该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缩缝设置传力杆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传力杆/混凝土接触界面应力集中和传力杆锈蚀两大主要影响传力杆与路面功能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介绍了传力杆更换与加装技术.基于以上研究,最后对现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中传力杆相关条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修改与补充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缩缝传力杆的现场试验,对缩缝传力杆的受力特征,传荷能力和动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缩缝传力杆的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下承式钢桁结合梁桥密布横梁与混凝土板组合桥面系在桥面荷载作用下的传力途径,以一座96 m跨径的高速铁路桥梁为例,采用解析法研究桥面荷载传递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横梁间距与混凝土板宽度之比,大横梁(节点横梁)与小横梁(节间横梁)的竖向刚度比,横梁与混凝土板的竖向刚度比,以及这些因素对传力比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大横梁与小横梁的竖向刚度比只影响大横梁和相邻小横梁之间的荷载分配,且竖向刚度比值不宜大于5.0;横梁间距与混凝土板宽度之比宜为0.1~0.3.根据研究结果,推导了传力途径的传力比和各横梁传力比的简化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水泥混凝土路面缩缝传荷体系的力学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伟  徐明 《公路》2008,(6):83-87
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增设传力杆构建缩缝传荷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推荐的传力杆长度与直径比例、布设间距等;指出可靠、有效的缩缝传荷体系不仅能够改善面层板和基层的受力状态,而且有利于保持路面的整体使用功能、提高路面的使用耐久性。  相似文献   

19.
砼路面全厚修补的施工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206国道合淮(合肥—淮南)路水泥砼路面维修中的全厚修补和面板更换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缝传力杆和缩缝传力杆的安装工艺,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水平安装误差时传力杆工作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鹏  田波  牛开民 《公路交通科技》2011,28(6):62-66,108
通过对不同表面处理方式的传力杆和对摆放位置存在偏差的传力杆进行拉拔试验,发现不同表面处理方式中喷塑处理可以最大可能性的满足传力杆的设置要求,同时发现传力杆角度的偏差是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两侧50cm范围内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通过弯曲疲劳试验,评价了不同水平安装误差条件下(0°、5°、10°、15°)的接缝传荷能力衰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