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于中德两国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计算中的线路纵向阻力取值差异较大,首先利用MATLAB软件编制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计算程序,分别采用德铁规范的线路纵向阻力模型和中国线路阻力模型,结合实际工点进行计算,对比分析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计算结果,建议我国桥上无碴轨道铺设小阻力扣件。  相似文献   

2.
用Ansys建立在不同横向约束和失稳长度下的一维无缝线路计算模型,计算钢轨相对失稳温度和失稳时钢轨横向最大位移量,并与传统无缝线路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指出传统无缝线路计算方法计算结果的局限性,以及由于Ansys算法假设较少,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3.
无缝线路长钢轨制动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钢轨与轨下基础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路基上无缝线路长钢轨制动力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并分析计算了线路纵向阻力、轮轨粘着系数、列车加载长度等计算参数对钢轨制动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的具体结构形式,建立了考虑后继结构影响的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轨相互作用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某典型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的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并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长钢轨纵向水平力的合理计算模型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梁轨相互作用计算模型较传统的干线铁路桥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计算模型更能反映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的结构特征,其计算结果也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建立两种以轨道、桥梁、支座、墩台、基础为整体结构的纵向附加力计算有限元模型,计算某特大型双肢薄壁墩刚构桥纵向附加力。计算伸缩力时采用平面有限元模型,同时对线路纵向阻力与梁温差进行参数影响分析;计算断轨工况时,建立半空间有限元模型以反映实际工况,对断缝大小进行准确计算;运用移动加载瞬态分析法,采用平面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绘制钢轨挠曲力包络图,同时求得挠曲力计算的最不利加载位置。  相似文献   

6.
铁路线路三维可视化设计实现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着重研究了利用航测或外业勘测地形数据,在微机上建设设计线行经地区的三维空间的地形模型。利用平面,纵断面,模糊面及桥,隧,路基等设计数据建立线路三维模型,以及将这两个模型拼合在一起形成铁路线路三维景观模型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在拼合地表面和线路表面时采用分治算法,且可将面与面时求交计算简化为线段间的求变计算,故计算工作是较少且速度快,在此基础上,通过集成AutoCAD及3DS即可达到对铁路线路进行三维造型目的,以本文提出和建立的数学模型为基础,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完成了铁路线路三维可视化设计系统的开发,利用该软件对西安-南京线,西安-延安线,遂宁-重庆线等多条设计线进行了三线建模并制成了三维动画,验证了本文及铁路线路三维可视化设计的系统软件的正确性,同时探讨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及适用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速磁浮线路道岔主体结构为一连续箱形截面钢梁。采用端部刚接和铰接两种支座条件、梁单元和壳单元两种计算模型,从结构受力角度对道岔切换方案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在进行计算时,如果不要求得到截面上的细部结果,可用梁模型进行计算;如果要得到截面上的细部结果,就必须采用壳模型进行计算,获取相应的数据。  相似文献   

8.
无缝线路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建立无缝线路横向胀曲的有限元模型,推导相应的数值计算公式,并编制计算程序。运用该模型,分析道床横向阻力、轨枕失效、扣件横向弹性系数、曲线半径、线路初始弯曲对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提高轨道结构稳定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车辆一轨道藕合动力计算模型。运用该模型,对不同列车速度条件下钢轨接头的动力响应进行了计算,为京九线路的提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线路边桩坐标计算公式给出了线路占地支距不等时的面积计算模型。详细推导了线路占地支距相等时面积计算的严密公式,并归纳出统一的数学模型;这些公式可用于类似的线路或桥梁工程中。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无缝线路纵向力的空间一体化模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梁轨间阻力系数的概念和梁轨间的阻力从线性转非线性的性南,分析计算桥梁和钢轨的相互作用力,运用“m”法计算基础刚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桥梁无缝线路纵向力的空间一体化力学模型,编制了非线性有限元程序,通过实例进行了模型验证。此模型可计算温度的影响,探究双线桥梁上的单线荷载作用下的挠曲力、制动力和单轨断裂时的断轨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线路纵向阻力形式对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的影响,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原理,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线-桥-墩一体化计算模型,以多跨简支梁为例,分析了常阻力、双线性和幂指数型等不同形式的线路阻力对计算桥上无缝线路时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常量阻力下计算得到的钢轨伸缩力较双线性及幂指数型阻力要小,且随温度跨度的增加双线性和幂指数型计算结果越来越接近,而常量阻力与两者差别逐渐增大;计算钢轨制动力时,常量阻力计算结果要小得多,且梁轨相对位移较大,已超出我国检算标准;不同钢轨降温幅度下,双线性和幂指数型阻力计算的钢轨断缝值基本相同,但却远小于常量阻力,且钢轨降温幅度越大,差别越大。由此可知,应重视线路阻力形式的选取,尽量由实际测试数据进行拟合,使其能模拟真实的现场情况。  相似文献   

13.
大型带状DEM的构建及其快速检索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线路勘测设计一体化的趋势,探讨了适合线路CAD大型数字高程模型(DEM)不规则三角网(TIN)的构建方法。线路CAD中,频繁使用的如快速查询,实时高程内插,实时断面计算,等值线追踪、填挖方计算等操作都对DEM的检索速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在设计TIN的数据存贮结构基础上,提出了效率较高的检索算法,并设计和开发了一个较为完善的DEM软件包,最后结合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输电线谐波模型与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命利  李群湛 《铁道学报》1995,17(A01):105-112
输电线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元件之一。谐波下输电线模型的精确度直接影响电力系统谐波潮流分析和谐波分布计算的可用性,本文在讨论输电线谐波建模方法基础上,对输电线路谐波模型的连续型算法和离散算法作了较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各自有利的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15.
由于长大简支梁桥上无缝线路,在温度荷载和车辆荷载作用下的轨道和桥梁结构各项变形较大,简单的桥上无缝线路计算模型和检算项目已不满足要求。为了能够更好地分析其受力与变形,更详细地对其进行计算和检算,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长大简支梁桥上有砟轨道无缝线路纵横垂向空间耦合模型。所建立的空间耦合模型,充分考虑了长大简支梁桥上有砟轨道无缝线路各部分的细部结构和其对整体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该模型可以计算钢轨附加力,也可以对梁缝纵向变化量、钢轨横向变形、桥梁竖向挠度、梁端转角和梁轨相对位移等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详细,检算项目全面,方法便于设计与施工使用。  相似文献   

16.
曲村  高亮  蔡小培  车宏军 《铁道建筑》2012,(10):124-127
由于钢桁梁桥的桥梁结构和桥上无缝线路的轨道结构具有特殊性,不能使用简单的桥上无缝线路计算模型,为了更好地分析其受力与变形,以某8×33.7 m栓焊简支桁梁桥上无缝线路为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桥上无缝线路空间耦合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钢桁梁桥纵梁、横梁、桁杆、桥墩和无缝线路钢轨、扣件、轨枕等的细部结构,及各部件对整体力学特性的影响,可以计算钢轨及桥墩在温度荷载和车辆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附加力,也可以对梁缝纵向变化量、钢轨横向变形、桥梁竖向挠度等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7.
建立梁轨相互作用计算模型,研究高架桥梁结构在墩台不同的纵向刚度条件下,由高速行车引起钢轨,墩台受力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将桥上及桥梁两端路基上的轨道、桥梁及其墩台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建立了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计算的全桥有限元模型,应用自编的计算程序,针对郑西客运专线两座大跨度桥桥上无缝线路温度附加力、挠曲附加力、制动附加力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全桥有限元模型及计算程序可以很方便地分析各种混凝土桥桥上无缝线路的附加力,有较强的通用性和易用性,计算结果可用于桥上无缝线路设计的检算。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京广下行线渌口大桥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中,桥上纵向力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无缝线路允许温升和温降计算以及墩台检算,说明渌口大桥满足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城轨高架桥上无缝线路设计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并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上无缝线路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问题,包括:计算模型和方法,线路纵向阻力、桥墩线刚度的确定,曲线桥上线路横向力的计算,降低钢轨附加纵向力的措施等.提出了解决这些关键技术问题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