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0 毫秒
1.
青藏铁路15标段处于高原永久性冻土地区,自然环境为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等高原生态系统。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以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为主。铁路建设对沿线水土保持造成影响表现为主体工程、临时用地、取土、弃土用地对地表和植被的扰动、破坏,引起风力侵蚀、沙害,冻融侵蚀以及河道水土流失和次生地质灾害,为此本文就主体工程、临时用地、取土、弃土用地四个方面的水保防护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新型快餐盒生物降解性能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固体培养微生物侵蚀试验、液体培养微生物侵蚀试验、降解过程中纤维素酶活性测定、纤维素酶侵蚀试验和降解过程中 C O2 生成体积分数的测定等试验结果分析,认为固体培养微生物侵蚀试验、纤维素酶侵蚀试验及 C O2 生成量测定试验可用于评价新型快餐盒生物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中Thaumasite硫酸盐侵蚀的形成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国内外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研究的最新动态——Thaumasite硫酸盐侵蚀研究的现状,从微观物相角度分析其与钙矾石硫酸盐侵蚀的异同点,选择其鉴别判断的有效手段,分析了其侵蚀特征、宏观破坏形式及发生务件?结合我国有关工程环境特征和重点建设项目特点,分析混凝土Thaumasite硫酸盐侵蚀在我国工程建设中发生的可能性,提出了深入研究混凝土Thaumasite硫酸盐侵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浙赣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玉山信江大桥地表水质对混凝土有弱溶出性侵蚀,采用抗侵蚀混凝土有效地解决了混凝土的侵蚀问题,延长了结构物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武广客运专线韶关至花都段,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溶出性和硫酸盐侵蚀问题,简要介绍了目前的室内试验研究初步成果,提出了铁路路基工程中将砌片石砌体,锚杆、锚索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的锚固体、水泥搅拌桩、粉体搅拌桩、CFG桩和旋喷桩等各类结构物抗环境水侵蚀措施和设计参数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6.
弓网系统电弧侵蚀接触线时的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弧是受电弓-接触网系统在滑动受流过程中的一种现象。电弧虽能维持电动列车取流的持续性,但对弓网系统会产生电气侵蚀,并对环境带来电磁干扰。作者依据瞬态热传导理论建立弓网系统电弧烧蚀模型,通过热传导计算,推导出温度与时间、距离之间的关系。在MATLAB环境下编制程序,分别对静止电弧和运动电弧在2种热流输入情况下接触线的热过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静止电弧和运动电弧对接触线的电气侵蚀程度不同。静止电弧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引起铜接触线表面熔化。不同速度的运动电弧对接触线表面的侵蚀程度不同,列车运行速度越高,电弧对接触线表面的侵蚀程度越轻微。  相似文献   

7.
通过硫酸盐加速侵蚀试验模拟硫酸盐侵蚀环境,采用双剪试件对硫酸盐侵蚀环境下CFRP-混凝土界面性能(界面黏结强度、断裂能及有效黏结长度)随侵蚀时间的退化规律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界面黏结强度和界面断裂能随着硫酸盐侵蚀时间的增加均有所下降,而界面有效黏结长度有所增加。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回归分析,给出了界面断裂能和有效黏结长度随硫酸盐侵蚀时间的关系表达式,建立了硫酸盐环境下CFRP-混凝土界面的黏结强度模型,预测模型能够很好的反映界面黏结强度随硫酸盐侵蚀时间的退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材料在硫酸盐侵蚀和弯曲应力双因素协同作用下及硫酸盐侵蚀、弯曲应力和冻融循环三因素协同作用下的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硫酸盐侵蚀和弯曲应力协同作用下,外部弯曲应力的存在加速了混凝土材料硫酸盐侵蚀破坏的速度,且这种加速破坏作用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大而加剧。粉煤灰对混凝土材料在该环境下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硫酸盐侵蚀、弯曲应力和冻融循环协同作用下,混凝土材料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大大降低,且掺粉煤灰的混凝土性能更加劣化。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铁路隧道存在的几种腐蚀类型及其作用机理,结合试验研究,提出了侵蚀地区隧道施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滨海强腐蚀环境下石衡沧港(石家庄—衡水—沧州—黄骅港)城际铁路桥梁灌注桩面临的严重腐蚀问题,采用抗侵蚀抑制剂和防腐流变剂分别配制了不同配合比混凝土,并对其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掺抗侵蚀抑制剂能够在不严重影响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的前提下,显著提升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与抗侵蚀性能;单掺防腐流变剂不仅能够降低拌和物塑性黏度,保证混凝土后期抗压强度稳定增长,而且还能降低混凝土的电通量、氯离子扩散系数和吸水率,提高胶凝材料抗蚀系数。综合分析不同配合比混凝土的性能和经济性,建议采用单掺防腐流变剂制备滨海强腐蚀环境下桥梁灌注桩耐腐蚀混凝土。  相似文献   

11.
硫酸盐侵蚀是影响水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水泥的抗侵蚀性能对工程建设具有深远意义。通过对国内外对水泥抗硫酸盐性能的研究进展,归纳和比较了国内外抗硫酸盐水泥研究中硫酸盐对水泥基的侵蚀破坏机理、抗侵蚀程度的检验指标和评定方法、硫酸盐对水泥基的不同破坏类型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改善并提高水泥基抗侵蚀性能的措施等方面研究的共性及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绿色环保的新型抗硫酸盐水泥研究前景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北方地区无砟轨道现浇混凝土冻融破坏问题,对比了不同掺量侵蚀抑制材料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无砟轨道现浇混凝土抗冻提升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侵蚀抑制材料改善了无砟轨道现浇混凝土的疏水性能,降低了混凝土吸水率,提升了混凝土抗冻性能;当侵蚀抑制材料掺量为20 kg/m3时,侵蚀抑制材料对无砟轨道现浇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提升效果最为显著,混凝土盐冻剥落质量可以降低52.7%;当侵蚀抑制材料掺量为40 kg/m3时对混凝土抗冻性能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侵蚀抑制材料可以影响无砟轨道现浇混凝土内气泡的分布和大小,进而影响无砟轨道混凝土抗冻融性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水下浅埋盾构隧道接缝渗漏问题,开展多组模型试验。通过改变渗漏位置、压力水头两项参数对地表沉降、渗漏量和地层应力进行分析,结合模型试验结果对理论椭球分区法进行修正,并对隧道渗漏后的围岩沉降进行分区。结果表明:压力水头增加,漏缝处埋深越浅,发生渗漏时地表沉降增量越大;渗漏量和平均有效主应力曲线均可划分为初始阶段、漏砂漏水阶段和收敛阶段;收敛阶段土拱稳定,不漏砂只漏水且平均有效主应力基本恢复至漏砂前;依据砂粒运动特征将隧道围岩沉降分为侵蚀区、位移区和稳定区,经偏移修正和曲线修正后侵蚀区和位移区的水平向长度与压力水头、漏缝处埋深正相关;压力水头增量相同时,漏缝处埋深越大,侵蚀区水平向长度受压力水头增加的影响越明显;压力水头越大,侵蚀区水平向长度受渗漏位置变动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已建成的通过含盐地层的铁路隧道大都发生了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侵蚀破坏,含盐地层隧道的侵蚀破坏类型和破坏程度不仅与环境侵蚀等级有关,更与含盐地层的岩性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对已建成通车的几座不同岩性的含盐地层隧道的侵蚀破坏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就含盐地层隧道侵蚀破坏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研究结论:(1)含盐地层中所含的石膏、盲硝、氯盐等易溶盐岩是产生腐蚀、膨胀的物质基础,石膏、芒硝、氯盐等易溶盐岩遇水溶解-再结晶析出过程就是对隧道初支、二衬进行腐蚀支解和膨胀挤压破坏的过程;(2)以灰岩为主的含盐地层隧道以化学侵蚀破坏为主,以泥岩砂岩为主的含盐地层隧道以物理侵蚀为主,灰岩与砂泥岩互层的含盐地层则兼具化学、物理侵蚀破坏;(3)含盐地层隧道侵蚀破坏过程中地下水作用主要表现为排泄状态效应、延迟效应、易堵塞效应和辐射效应;(4)本研究成果可为含盐地层隧道侵蚀类型的研判和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志琳 《铁道建筑》2012,(9):98-101
目前对于铁路施工期风蚀没有统一的预测方法。本文结合内蒙古地区的情况,选取区域气候侵蚀力、地表土壤抗蚀性、地表粗糙度、地表覆盖度和地形5个影响因素,分析各因素对地表风力侵蚀的作用机理,建立了单元地表风力侵蚀模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铁路施工期和施工前各影响因素的不同,确定加速侵蚀模数,从而预测铁路建设过程中的风蚀量。所建立的预测方法尚待大范围的水土保持监测资料的验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墩身混凝土施工的实际,阐述了使用福特斯透水模板布这一新材料后,不仅改善了墩身外观质量,而且提高了养生质量,抑制裂缝的产生,提高了表层混凝土质量,增强了墩身抗海水侵蚀能力。福特斯透水模板布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混凝土工程中。  相似文献   

17.
对中老铁路丰洪至万象段地下水进行了系统取样测试分析,从 pH 值、氯离子、钠离子、钾离子、硫酸根离子及侵蚀性 CO2的含量来分析地下水对沿线铁路地下工程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DK365—DK373,DK380—DK384和 DK393—D1K406段应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盐侵蚀能力,DK374+700拟建班芬送车站段要提高混凝土耐硫酸盐化学侵蚀能力,中老铁路丰洪至万象段沿线应提高混凝土的抗酸性侵蚀及抗 CO2侵蚀能力。  相似文献   

18.
研究混凝土在不同粉煤灰掺量下的工作性能和抵抗有害离子侵蚀的能力。试验数据表明:掺入粉煤灰的混凝土抗侵蚀能力优于未掺粉煤灰的混凝土,并在试验中得出了最优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19.
以成昆铁路红层地区的3个小流域为研究区,计算3个年份的地面割裂度及其年平均变化率,分析用地面割裂度表征泥石流沟侵蚀程度的不足及其原因。基于泥石流沟发育的物理模型,以原来的地面割裂度定义为基础,引入表述沟谷分布零散程度的异型度因子,导出新侵蚀系数公式。以3个小流域固体物质的年平均流失量作为侵蚀程度强弱的标准,采用非参数统计推断方法,将侵蚀系数、地面割裂度的年变化值和固体物质的年平均流失量作秩统计和次序统计。对秩统计参数和次序统计参数比较结果表明:在表征泥石流沟侵蚀程度方面,侵蚀系数优于地面割裂度。  相似文献   

20.
拉吊索在侵蚀环境作用下易受氯离子、氧气、水等物质的腐蚀作用,严重影响了缆索系统的耐久性。本文通过开展镀锌平行钢丝外加电流阴极保护(Impressed Current Cathodic Protection,ICCP)试验,研究外加电流对桥梁索体钢丝的阴极保护效果,根据钢丝在侵蚀过程中的微观损伤演化以及腐蚀速率、抗拉强度、延伸率、瞬断电位、开路电位、极化曲线、疲劳性能等力学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从而确定ICCP电压的施加范围。结果表明:随着保护电压的负向偏移,ICCP的保护效果更佳,当保护电压位于-1.3 V时对延缓钢丝腐蚀的效果最好,腐蚀速率最低,抗拉强度、延伸率和疲劳寿命的损失率最低,且延性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