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在炎热的夏季,雨水多、气温高,汽车天天行驶在马路上,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和高温烘烤,如果不加以“特殊照顾”,不仅对汽车的车身漆面造成损坏,也使得汽车内的空气不再新鲜,这主要因为雨水多、气温高、不开车窗等原因造成很多零部件都湿乎乎的,在这些湿乎乎的地方往往会滋生出很多人眼看不到的霉菌,时间长了,车内的空气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怪气味,令人很不舒服。所以要经常对自己的汽车认真清洁,加倍爱护。  相似文献   

2.
不止听一个出租车司机抱怨过,开了一天车,搞得一身都是汽油味,回到家后“老婆都不让上床”——很多车主相信也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开启空调后,往往会有难闻的汽油味以及其他来自车外的气体一同进入车内。很多车主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案往往是购买一瓶汽车香水放在车上了事,从根本上看这并不能解决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经过一个夏季使用的汽车,由于雨水多、天气又热,使得汽车内很多部件都湿乎乎的,在这些湿乎乎的地方往往会滋生很多人眼看不到的霉菌,时间一长,汽车内的空气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怪气味,很不舒服。下面讲讲汽车内部清洗保养的心得。  相似文献   

4.
刘军 《汽车维修》2004,(4):52-52
有句话说得好:打开天窗说“亮”话。这个天窗,在汽车上也有不小的作用。有了天窗,汽车内会变得通透、明亮;有了天窗,车内的光线将得到改善;有了天窗,车内的空气将变得清新。试想,在上班的路上,打开天窗,让阳光洒满车内,闻一闻大自然的芳香,该是多么惬意。  相似文献   

5.
汽车在静态条件下,如果车内进水,往往会进一步导致车的内饰、电路、空气滤清器和进、排气管等部位进水,甚至发动机气缸内也会进水。如果此时发动机被强行起动,极有可能导致发动机损坏。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果强行涉水未果,可能会导致发动机  相似文献   

6.
一通 《汽车与配件》2006,(22):32-33
怠速时汽车发动机的燃烧往往不完全,产生较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并会通过空调的循环系统进入车内,逐渐积累会使车内一氧化碳浓度升高,从而对车内人员的安全形成不知不觉的威胁,严重时会发生中毒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环境和健康的重视,车内空气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在汽车相对狭小而封闭的空间里,汽车各部件会产生异味、汽油味、空调的污染等对车内人员影响很大,其中汽车空调的污染尤其严重。这是因为空调蒸发器一般都安装在仪表盘下,与通风系统成为一个整体,日常保养中较难触及,而一般的车舱内部清洗亦不会对其产生效果。  相似文献   

8.
曾志斌  彭冲 《实用汽车技术》2005,(9):i0004-i0006
汽车知识 一、前言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在惯性的作用下.司机和乘客会高速撞向方向盘等车内部件,受到伤害。在汽车上安装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等保护系统.可以在撞车时把乘客约束在座椅上,限制乘客头部、胸部的移动距离,避免与车内部件发生剧烈碰撞,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所以也把这种保护系统叫做乘员约束系统.  相似文献   

9.
降低车内噪声的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林彬 《上海汽车》2006,(11):37-38
车内噪声水平是体现汽车乘坐舒适性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汽车档次,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世界各大汽车厂商将车内噪声的控制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传统的噪声控制技术,利用CAE工程分析和车辆试验测试,确定各声源对车内噪声的贡献值,在主要噪声传播途径上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配置具有吸声、隔声、阻尼特性的降噪材料的声学包,结果往往增加了汽车的整备质量,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等其他性能。新型降噪材料的出现以及主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为车内噪声控制技术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汽车是人们现代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在追求汽车带来的经济、便利、高效的同时往往会忽略汽车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为此,本文结合威驰车的实际状况对智能自救报警装置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该装置通过STC89C51单片机进行信号检测与控制,可以判断车内环境是否安全,能够及时报警并降车窗,通过通讯模块发送短信并拨打求救电话完成自救,保证车内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1.
检测车内空气循环系统汽车通风系统功能的好坏与您的健康息息相关。春季,北方风沙大,又是细菌猖獗的时候,所以汽车的通风系统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它可直接影响车内的空气质量。性能卓越的空调可以使车内空气清新健康,为您提供舒适的驾乘环境。比如,有的车配备了6个可独立调节的出风口,这样在打开汽车空调的同时,车内通风装置就可向车内输入源源不断的新鲜空气。  相似文献   

12.
谈到汽车安全.很多人会立即想到安全气囊。它是车辆发生事故时.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设备之一。当汽车受到强大碰撞冲击时.气囊可以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防止汽车司乘人员受到严重的脑部和胸部损伤.以降低正面或侧面碰撞中车内人员的伤亡率。  相似文献   

13.
《公路与汽运》2006,(4):37-37
《汽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有望在10月出台,车内空气质量好坏将有法律依据。据了解,我国早在2年前就启动了《汽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制定工作,原计划在2005年年底实施,但因为存在争议推迟了出台时间。据悉,由于车内空气污染物标准并不等同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其制定工作存在较多技术难题。国家环保总局标准处相关人士透露,《汽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目前已经走过了论证和征求意见的两大阶段,最快将在10月出台,届时消费者和汽车企业对车内空气质量的检测、监督将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4.
《汽车情报》2006,(24):46-47
汽车工业的发展正在提供更加智能的车辆,轿车内的智能设备保证车内的每个乘员拥有舒适的温度区间,并创造出了全新级别的混合动力汽车。随着车内控制功能的增加,管理那些软件开发程序的风险就需要更加精确的管理策略。众多的功能就意味着需要众多的软件来实现。当前,安装在车内的软件传动功能的实现就需要五十万个线程,如果所有功能都实现就需要100多万个线程。摩托罗拉汽车业务部的经理RobertGee说,尖端汽车内核软件的发展就像个人电脑一样呈指数级增长。在当今,一些汽车设备就要包含几百万个线程。据预测,到2015年,一些尖端的轿车会拥有超过1000万个线程。  相似文献   

15.
由于汽车的普及,车内的空气质量引发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糟糕的车内空气质量会增大人们罹患某种特定疾病的概率,因此控制与减少车内空气污染成为汽车生产设计商所追求的目标。微颗粒污染物,即PM2.5是车内空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负离子因能有效沉降空气中的微颗粒,成为车内快速去除微颗粒污染的重要手段。在文章中,我们通过在车内进行微颗粒沉降实验,记录微颗粒物浓度在负离子仪以及车内空调内/外循环净化模式下的变化,并通过SPSS与MATLAB对污染物浓度进行数学建模分析。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负离子仪器并无法有效降低车内空气的颗粒浓度,而必须配合车内空气循环系统。在负离子作用下,结合车内空气循环系统,微颗粒浓度迅速下降,下降速度与空气交换速度和微颗粒在空气中的迁移速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车内污染物主要为甲醛、苯、甲苯、丙酮、铬和镉等各种易挥发的物质,新车空气中的化学性污染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来源于新车本身。如今我国家用汽车市场的旺盛需求使很多汽车一下生产线就立即进入了市场,各种配件和材料中的有害气体没有释放期。这些塑料件、地毯、地胶、座套垫和胶粘剂等中含有的有毒物质(主要包括苯、甲醛、丙酮、二甲苯等)必然会造成车内的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中,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工具,人们在汽车内渡过的时间越来越多.因此,对车内污染和空气品质的关注日益增加.影响车内空气品质的因素很多,并且有些因素在不断变化,车内空气品质的评价无法用精确数学概念来简单界定.文中根据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结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选取评价因子,分配权重,建立了车内空气品质模糊评价隶属度模型,对车内污染物监测值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并得出相应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8.
晓青 《驾驶园》2008,(10):106-108
1、堵车时开窗有害健康、绿灯亮时有毒气体最浓现在很多车主都认为,车内饰物和装备会对车内环境造成污染,所以车内要经常通风,才能保证空气畅通。但是,车内开窗通风也要注意时间、地点。比如当遇到交通堵塞时,发动机在运行时燃烧不完全,便会造成一些有害气体。当汽车刹车,轮胎和地面磨损的时候,会产生一些悬浮性的颗粒物也会造成一些危害的气体。业内专业人员曾用仪器在红绿灯路口进行过监测,发现那里污染非常严重,特别是绿灯亮时,众多发动机开始启动,释放出有毒气体最多。在汽车的主干道,由于车辆密集且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19.
《汽车电器》2023,(3):43-44
介绍一种基于主动降噪技术的汽车降噪头枕,在头枕内布置降噪扬声器,乘客的头部空间形成单独的定向声场,通过降噪算法,在头枕降噪扬声器中播放抑制噪声的音频,起到降低车内环境噪声的效果,提高车内环境声音舒适性。  相似文献   

20.
智能汽车的发展和应用,带来新的碰撞安全场景。本文重点研究智能汽车车内不同乘员姿态、车内布置结构变化以及AEB系统作用等因素带来的碰撞安全场景,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法深入分析不同场景下车内乘员及车外行人伤害情况。结果表明:驾乘人员多样化的乘坐姿态使得碰撞工况中的乘员损伤的潜在风险增大,车内大屏等新型内饰会加剧碰撞工况中乘员伤害,AEB作用后能够降低车外行人伤害,但一定程度上会加剧乘员的损伤风险。可见,汽车智能化发展增加了碰撞场景的复杂性,对车辆乘员保护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