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较详细地论述了铁路部门常见的几种接地系统存在的优缺点,提出对现行接地系统进行补充的有效措施是采用漏电保护器。  相似文献   

2.
风险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和理财活动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分析综述了铁路物资流通企业风险的种类及其现象,探讨了防、化解和减少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青藏铁路(格拉段)的通车运营,西藏旅游近年来呈现出空前活跃的局面。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在高原铁路运营安全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高原病及鼠疫防治、健康教育、食品安全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也应该看到,我们的高原卫生保障工作在体系建设、组织保障、执法实践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工作实践中不少基础理论和一些基本问题均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青藏铁路卫生保障创新成果分析,结合工作实践和体会,从寻求高原卫生保障工作的拓展点和延伸点、工作机制的长效性方面做一些初步探求,以期对今后更加深入推进高原铁路卫生保障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内昆铁路老锅厂—李子沟段的高原斜坡软土是一种罕见的地质现象 ,是在特定的地质条件和局部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特殊性质的软土 ,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修筑路基都将面临路基稳定并如何施工这一课题。通过对该段路基施工的试验研究 ,有针对性地提出并实施“排水治软抗滑”指导原则和处理措施 ,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高原斜坡软土地区的路基综合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钢轨接触疲劳裂纹的产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钢轨轨顶内侧轨距角处由于重复的轮轨荷载作用,会产生接触疲劳裂纹,并逐渐发展,成为钢轨折断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分析乌鞘岭隧道整体道床裂纹病害基本情况,岩性以及构造、地下水、设计施工等病害影响因素。提出对0.5mm及以下的裂纹采取建立台账,定期检查监控措施;对不伴有整体道床下沉的0.5mm以上的裂纹,采用环氧树脂封闭法进行修补;对于裂纹密集、宽度较大并伴有整体道床下沉的裂纹,采用压注水泥砂浆法进行整治的措施。整治后,隧道整体道床裂纹数量减少,线路设备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列车运行平稳性和舒适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根据铁路客车车体小弯梁形状特点,一般采用压型模成型工艺,但在加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裂纹。文章利用通用软件Abaqus,采用成型极限理论,对小弯梁的成型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同时通过试验的方法测定了材料的材料参数和FLD曲线,找到了裂纹产生的原因。通过调整开孔位置,避开危险区域,对小弯梁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小弯梁在成型过程中没有出现裂纹。  相似文献   

8.
高原山区铁路施工便道的设计和施工相比平原地区更为复杂,本文根据高原山区铁路施工便道建设经验,结合现场调研情况,总结高原山区铁路施工便道的特点,探讨平纵横断面及选线设计原则,阐述便道施工、维护及生态恢复等建设要点,为类似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与一般跨区间无缝线路相比,高原铁路面临阳光辐射强、日轨温差和时变率大等问题,为提升青藏铁路等高原铁路道岔的长期安全服役性能,对高原铁路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可行性进行分析。梳理和总结高原铁路及高温差铁路沿线40年的气温分布规律,并基于最速下降法的神经网络算法完成海拔、气温和纬度等复杂条件下的轨温预测,开展高原铁路无缝道岔工程实践与理论检算。结果表明:高原铁路岔区接头处病害突出,实现跨区间无缝线路具有强烈的现实需求;从年、日轨温差分析,青藏铁路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环境与已完成跨区间无缝化的兰新铁路、滨洲铁路接近;高原铁路道岔尖轨伸缩量满足规范要求,道岔工电设备基本适应高原铁路跨区间无缝线路运营环境,高原铁路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是可行的。最后提出高原铁路跨区间无缝化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10.
马锦生 《太原铁道科技》2009,(4):F0004-F0004
2009年11月8日,山西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太原铁路局和山西六合华鼎科贸有限公司完成的“铁路给水GPRS远程监控与安全防范系统”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与会专家审阅了相关资料、听取了汇报,进行了实地测试,经质询及认真讨论,认为该系统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实用性强,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在铁路行业同类研究中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1.
随着铁路货运向高速重载发展,货车车轴的裂纹故障也随之增多。如何从车轴的各种裂纹假象中分辨出真裂纹,防止冷切事故的发生,成为探伤工作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海量运维数据的风险预测和风险防控是铁路数据中心实现智能运维的基础性工作。围绕铁路数据中心智能运维需求,研究智能分析方法,依托铁路数据服务平台的大数据存储和数据共享服务能力,使用平台提供的数据预处理及模型训练、模型部署等工具,建立容量趋势预测、基于日志分析的风险预测、运行异常预测、施工风险预测等不同运维场景风险预测模型,完成模型训练、调优和测试,最后将通过实验验证的模型进行发布和上线更新。建立基于海量运维数据的铁路数据中心风险预测与防控系统,可以通过运维经验积累来改进评估指标和预测模型,提高风险预测的准确性及风险处置的有效性,帮助运维人员快速聚焦主要问题,有利于保障铁路数据中心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夯实铁路运输生产安全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