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互通式立交改扩建是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做好其改扩建线形设计十分关键。文章分析了互通式立交改扩建线形设计的主要原则,列举了互通式立交改扩建资料收集及评价的主要内容,总结了三种常见互通式立交型式改扩建线形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安吉互通式立交改扩建工程实例,介绍了该立交的交通流现状及路网功能,阐述了立交改扩建施工阶段的交通组织基本思路,并提出了具体的交通组织实施方案,为大型互通式立交改扩建施工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互通式立交改扩建是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做好其改扩建线形布设非常关键。文章采用比较性分析与规律性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改扩建工程线形布设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普遍遇到的难点与处理方法,并以呼包高速公路呼和浩特市互通改扩建工程为实例,介绍了其改扩建线形布设的难点与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多路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产生有其必然条件,文章在总结三路和四路立交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五路和六路立体交叉的几种可能形式,并重点讨论了多路互通式立交布设时如何选择主线跨越方式、立交出口形式和左转匝道的类型。  相似文献   

5.
山区高速公路立交布设受限因素较多,布设难度较大,尤其是多路互通式立交。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复杂路况下山区高速公路多路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布设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影响快速路和主干路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南宁市梁村大道-那元路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实例,提出快速路与主干路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的关键技术,对类似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特点,阐述了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的基本思路与原则,并结合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昭平至蒙山段)文竹互通式立交工程实例,进行了多方案设计比选,为同类型的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互通式立交的安全性评价及设计提供指导,探讨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设计重点、改善措施以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通过互通式立交的安全性设计要点对互通式立交的道路条件进行分析,结合相关交通安全理论,提出适用于互通式立交安全性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同时,针对互通式立交设计中的关键要素,如车道宽度、视距、匝道出入口、运行速度等,给出相应的设计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重庆绕城高速公路上的走马互通式立交为例,分析了群体优化思路在城市立交群规划布局和方案选择中的应用,总结了城市路网节点处互通式立交选型的一些经验,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西湟一级公路多巴互通式立交施工图设计的实践,介绍了高等级公路单喇叭型互通式立交的设计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南宁市白沙-友谊大道互通式立交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其工程概况与地形地貌,并对其交通量进行预测分析,同时结合其立交功能定位阐述了该立交方案的选型设计思路,通过对互通式立交型式进行综合比选,推荐出了功能完善、造价低的互通方案,可为城市道路立交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公路外业测量主要采用全站仪,需配备相应的测量程序,而采用积木法编写互通式立交匝道测量程序,结构简单,适用性广。文章通过对立交匝道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可为工程技术人员编写程序提供实用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岘港市某丁字路口立交改造选型为实例,探讨了分期修建的平交改立交选型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近远期交通需求、工程造价、占地面积、景观协调性等方面对三种不同立交型式进行方案比选,推荐出符合分期修建要求的立交改造方案,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结合国道104济南零点立交至燕山立交高架桥工程的分项目—济南燕山立交顶升改造项目,对大跨多联宽箱连续梁桥顶升改造的总体设计进行介绍,并着重分析了顶升施工过程的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15.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耀华路站工程设计实践,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确定了换乘车站共享供电资源的配置;结合低压供配电系统设置的基本原则,对换乘车站动力照明配电区域进行分区管理和资源共享;分析了换乘车站资源共享的基本原则,为轨道交通换乘车站的资源共享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B型单喇叭互通立交运行的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B型单喇叭互通立交匝道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对此类互通立交匝道运行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为类似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广西南宁市竹溪大道民族大道立交工程的特点,提出了总体设计思路。运用互通立交与周边建筑、环境关系的理论,分析了互通立交设计方案的优劣,并对城市互通立交设计方案与综合交通环境和人文景观环境的关系提出见解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