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虑到2个重要多间隙因素——转向梯形和主销运动副间隙,理论分析了蛇形工况下汽车稳定性。将转向机构简化为平面连杆机构,建立了含车身侧倾运动的4个自由度汽车转向行驶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和数学模型。用数值方法,分析间隙参数变化对样车质心侧偏角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隙参数递增时汽车蛇行动力学行为表现为由多周期进入单周期、混沌,然后从单周期回到多周期。随着间隙的增大,汽车蛇行运动的分岔行为明显倾向于多周期运动,而单周期和混沌区域却逐渐减少。在间隙C0.9 mm区间汽车蛇行工况失稳区间较小。  相似文献   

2.
主销间隙是影响汽车蛇行工况下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将转向机构简化为平面连杆机构,并就机构中转向节主销与衬套间隙对蛇形工况下汽车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分析。考虑以上间隙建立了四自由度车辆操纵运动系统数学模型,基于该模型,应用数值分析方法对间隙参数变化时样车质心侧偏角的稳定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间隙参数变化时车辆蛇行动力学行为表现为由倍周期进入单周期、混沌,然后从倍周期回到单周期。随着间隙的增大,汽车蛇行失稳的上临界频率几乎无变化,但下临界频率逐渐加大,失稳频率带宽也相应加大,且混沌区域的窗口动力学特性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文中建立了圆柱直齿轮间隙非线性系统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了齿轮沿基圆切向综合误差、轴承和齿侧间隙及时变啮合刚度,采用单自由度间隙非线性时变模型,分析了在不同载荷下齿轮由周期运动向混沌运动的转变,说明了载荷比对齿轮间隙非线性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汽车发动机大修时,曲轴的主轴颈和连杆轴颈与轴承匹配的传统工艺是:测量各道轴颈椭圆、锥度磨损最大值,按进级规范确定进级尺寸,在允许公差带内磨削曲轴,使之达到规定的精度和光洁度,然后以相对应进级的主轴轴承和连杆轴承经搪削(刮)后按规定间隙匹配  相似文献   

5.
CG125型摩托车使用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其润滑系统中设有两个滤清装置。一个是由金属滤网等组成的粗滤器,另一个是由离心式滤清器等组成的细滤器。离心式滤清器安装在发动机曲轴的右轴颈上,其工作原理是:发动机开始工作后,离心式滤清器在曲轴的带  相似文献   

6.
郭普战 《汽车运用》2011,(10):25-25
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缺水导致温度过高,机油泵不工作,机油短缺供给不上,润滑油不良,使发动机主轴瓦与连杆瓦之间的磨损过大,轴瓦面烧蚀,严重时轴瓦与轴颈烧结,造成发动机大修,俗称烧瓦。其主要为砸瓦、拉瓦与烧瓦3种。发动机砸瓦、拉瓦与烧瓦砸瓦故障主要是由于曲轴轴颈、连杆轴颈与轴瓦之间配合没有达到规定标准。一般情况是发动机超负荷运转后轴颈与轴瓦配合间隙过大;其次发动的机油使用时间过长,机油进水或机油变质;  相似文献   

7.
<正> 汽车磨损件的修复,在修理厂大都采用硬质粉末合金堆焊的方法进行。但是,用这种方法修复的零件却很难机械加工,尤其是要磨削汽车发动机曲轴轴颈的堆焊层就更困难。这种轴颈的硬度高,在磨削过程中砂轮消耗量大,磨削效率低。 提高加工硬质合金生产率的有效途径就是采用电磨轮磨削。 电磨轮磨削曲轴轴颈可以在经改装的3A423型外园磨床上进行。该磨床应装设一个集  相似文献   

8.
汽车发动机大修时,曲轴主轴颈和连杆轴颈与轴承的传统配合工艺为:测量备道轴颈的椭圆度、锥度最大值,按修理尺寸分级规范确定进级尺寸,在允许公差带内磨削曲轴使之达到规定精度、粗糙度,然后搪削(刮削)埘应进级的主轴轴瓦、连杆轴瓦,并按规定的间隙装配。这种修理工艺是以轴为基准的修理方法,需分别磨削轴颈和搪削(刮削)轴瓦。但是,对于精度要求高,尤其是进口汽车的薄壁高锡铝合金轴瓦就不宜沿用上述方法了,而应采用不搪削轴瓦,只光磨曲轴的修  相似文献   

9.
解放CA1046轻型载货汽车发动机正时系统由正时齿带、曲轴正时带轮、凸轮轴正时带轮、中间轴正时带轮、张紧轮等所组成(见图1)。其正时齿带更换步骤如下所述;  相似文献   

10.
汽车发动机轴瓦烧瓦的主要原因是润滑油不足,轴承间隙过小,轴承不能形成油膜,形成干摩擦所致。烧瓦故障应从润滑油质量、使用状况与轴瓦使用情况等方面来检查分析。如何预防与避免烧瓦故障,在使用方面要从发动机润滑系统保持正常工作状态、发动机无不正常响声、异常气味、使用质量可靠的轴瓦、正确安装更换轴瓦与加强发动机保养工作等方面着手。还介绍了:(1)润滑油是否需要更换的简易识别方法(冒泡法、重量法与痕迹法);(2)连杆轴瓦、主轴瓦与曲轴轴颈油膜间隙下限值的一般规定:巴氏合金轴瓦间隙为0.0004D_1(连杆轴颈)与0.0005D_2(主轴颈);铜铅合金为0.00045D_1与0.00055D_2;铝基合金为0.0005D_1与0.006D_2。  相似文献   

11.
发动机由静止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必须有外力驱动发动机的曲轴,使汽缸吸入可燃混合汽并燃烧对外做功,工作循环才能自动进行。曲轴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转动到发动机进入怠速运转的全过程,称为发动机的启动。  相似文献   

12.
汽车轴类零件中,有许多重要的带台肩的零件,如发动机中的曲轴、凸轮轴,变速器中的齿轮轴,传动机构中的中间轴和桥齿轴等,都需要经过磨削加工。在磨削轴颈外圆时,同时还要磨削轴颈肩部——轴颈端面,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3.
特征:主轴承上轴瓦中央油槽与两端面之间的表面粗糙,进而发展成斑状或点状浸蚀。原因:在爆发压力推动下,曲轴轴颈高速地由上轴瓦向下轴瓦做径向运动,形成一个较大的空间,由于润滑油不能马上充满这个空间,生成低压区,产生和进入大量蒸气气泡。当曲轴做向心运动时,压力恢  相似文献   

14.
将转向梯形简化为平面连杆机构,建立包含车身侧倾、横摆、侧偏及右前轮转角的4自由度车辆转向行驶系统数学模型,并采用数值方法对转向梯形运动副双间隙参数变化时样车质心侧偏角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运动副间隙增大,汽车蛇形运动的单周期区域减小,倍周期区域消失,混沌区域增加;理论上找到间隙r1.0 mm区间时汽车蛇形工况失稳区间较小。  相似文献   

15.
王康  周岳康 《上海汽车》2009,(10):21-24
曲轴轴承摩擦功率损失是影响发动机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以某型号小型汽油机为例,建立了发动机曲轴系动力学模型和轴承润滑模型,分别针对润滑油、轴承间隙、轴径及轴承宽度变化进行相应计算,详细分析以上几种因素对轴承摩擦功损的影响;同时结合一些实验现象,定性分析了轴颈粗糙度和轴承座刚度对轴承摩擦功损的影响;最后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以期能为设计者在发动机设计过程中就如何减小摩擦功率损失提供一些指导.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轮系仿真理论及设计方法.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针对某款微型汽车车发动机轮系进行了建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其曲轴带轮最高滑移率超过了7%,这样可能会引起皮带的过度磨损和噪声过大.在空调压缩动力转向泵系统增加一手动张紧轮对轮系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空调压缩动力转向泵系统皮带张力范围在250~780 N之间,各带轮滑移率均不超过3%,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发动机通过长时间运转之后,往往会产生连杆变形、曲轴变形、主轴颈和连杆轴颈中心线偏移、气缸中心线与曲轴中心线垂直度误差等,进而造成活塞偏缸。所谓活塞偏缸,就是曲轴连杆机构装配后,活塞任一位置时的轴线放后倾斜;或者说发动机在运转中,活塞在气缸内作偏于一侧的不正常运动。活塞偏缸是发动机装配与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它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内燃机曲轴轴颈的过渡圆角处是应力高度集中部位,是疲劳裂纹的最先形成位置,因此曲轴圆角是曲轴设计时需要重点关注的部位。文章采用NASTRAN软件对某发动机缸体进行模态缩减,利用EXCITE-PU软件进行动力学分析,再通过N-soft软件进行圆角的疲劳安全系数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增加圆角半径的方式可以解决曲轴的断裂问题。  相似文献   

19.
某直列六缸发动机在台架试验中发生曲轴断裂的情况,通过检测确定硅油减振器已失效;为了确定硅油减振器失效与曲轴断裂的关系,搭建了发动机动力学模型对曲轴在可靠性试验台架上的工作状态进行模拟,分析比较了在硅油减振器正常和失效情况下曲轴的负荷情况及相应的疲劳可靠性差异。通过分析确定发动机曲轴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硅油减振器失效;在减振器失效后曲轴长时间在轴系扭转共振点附近全负荷运行,振动产生的动力学载荷使曲轴承受的负荷已超出其疲劳强度的限值,发生断裂;对硅油减振器改进后,经过多轮可靠性台架试验,没有再发生曲轴失效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裂纹对涡轮增压器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含开闭裂纹的浮环支承涡轮增压器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转速比约小于0.5时,开闭裂纹抑制系统的内油膜失稳,使系统作幅值较大的单周期运动,且使一倍频幅值增大;转速继续增大时系统在裂纹作用下出现分频振动频谱,系统产生倍周期、拟周期及混沌等复杂振动特性。转子系统在转速比约为0.5~1.5时无法作稳定单周期运动。裂纹深度越大,对系统动力学特性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