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催化剂高温失活机理,分析了OBD催化转化器失效样件的制备过程。其制备过程较为复杂,方法在各大公司尚不统一。文中就其中一种方法的催化剂储氧量、起燃温度测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给出了一种有效制备汽油车标定用失效催化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用于SCR的铜基分子筛催化剂经200 h发动机台架老化试验后失效。为分析其失效原因,利用XRD测试、EDX测试对新制备的催化剂以及老化后失效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失效原因不是由于载体分子筛骨架的坍塌、损毁或活性物质脱除,而是活性组分在催化过程中与尾气中的硫化物反应致使"催化剂硫中毒";并根据失效原因探讨了延长催化剂寿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满足欧Ⅲ排放标准的摩托车尾气催化剂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制备满足欧Ⅲ排放标准的摩托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制备需求的高性能稀土储氧材料和耐高温高比表面材料,在此基础上制备出密耦催化剂和三效催化剂。催化性能测定表明,密耦催化剂具有优异的低温活性和抗高温老化性能,三效催化剂具有优异的三效性能和抗高温老化性能,能满足欧Ⅲ排放标准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汽油车车载诊断系统(OBD)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OBD法规和试验项目做适当介绍,并分析发动机失火、氧传感器失效模拟、催化器劣化监督模式,最后给出了在一辆低排放汽车上进行的实际OBD演示试验排放结果,指出OBD是控制在用车排放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剩余寿命预测是机械传动系统故障诊断和健康管理的关键。车辆综合传动装置作为复杂时变的机电系统,在高速重载的运行过程中,常存在多种失效形式和失效过程,不同失效模式间竞争失效。然而,现有综合传动装置剩余寿命预测研究中,没有将劣化失效与突发失效同时考虑。鉴于此,本文中研究基于劣化失效和突发失效竞争失效模式的综合传动装置寿命预测方法。首先,针对综合传动装置的多维监测数据,采用鲁棒核主元分析与状态空间模型融合得到整机劣化程度指标。然后,采用随机过程Wiener模型建立装置的劣化失效模型,采用Weibull分布模型建立装置突发失效模型,进一步在考虑劣化失效与突发失效相关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传动装置竞争失效模型。最后,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估计了模型的参数,实现了综合传动装置的剩余寿命预测。实验研究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能够客观描述装置的可靠度变化规律,提高剩余寿命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基于LabVIEW开发平台和NI硬件模块,模拟整车的储氧量评价方法 ,利用发动机台架硬件平台开发出来的储氧量评价系统。同时,面对轻型汽油车国六阶段的催化器评价,开发出了动态储氧量测试平台。分别通过不同的测试方法,分析催化器的储存氧和释放氧的速率,提出了动态释放氧量(DORC)的概念。同时,根据分析台架快速老化前后催化器的储氧量测试结果,针对面向整车标定策略的新型催化器的开发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7.
在搭载某直列四缸GDI增压发动机的整车采用怠速对催化器的储氧量进行诊断,以判断催化器是否失效。为了研究怠速诊断时不同的怠速进气流量、空燃比跳动幅度、催中温度、催化器老化对储氧量测试结果的影响。本文通过整车怠速时采用开发ECU改变试验条件,以达到对比测试储氧量的目的。此次试验结果表明,整车怠速时催化器的储氧量随着空燃比跳动幅度增大和老化的时间加长而降低,随着催中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对于怠速不同空气流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汽车排放污染物中的HC和NOx主要来源于汽油车,因此,有效地在线监测催化器的技术状况并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是有必要的。文章在分析催化转化器失效机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储氧能力法、排放组分传感器法和反应热法等几种典型的效率监测方法,为检测维护(I/M)制度的实施提供技术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9.
正汽车的排放性能会因汽车排放控制装置的老化、失效、故障等原因而劣化,从而使汽车的排放污染程度增加。推行在用车辆的检查/维护(I/M)制度,通过有效的检查手段,发现汽车排放控制装置是否有效,从而进行针对性的维护,恢复汽车的排放控制性能,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控制汽车排放的方法。与双怠速法、稳态加载工况法和瞬态工况法相比,简易瞬态工况法是一种性价比最高的在用车排放检测方法。目前,简易瞬态工况法在国内已经得到大范围  相似文献   

10.
三效催化剂快速老化方法与劣化强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海洋  肖建华  王建昕 《汽车工程》2002,24(4):336-338,363
基于催化剂高温失活机理,分析了不同快速老化方法对催化剂劣化强度的影响,并在发动机台架上,分别利用国内外最常用的两种老化方法--断油方法和ARL-102方法,对Pt-Rh三郊催化剂进行了100h的快速老化试验,通过每老化25h后的测试,考察了催化剂性能随老化时间的变化特性。文中还提出了考察三效催化剂劣化强度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欧Ⅳ标准催化转换器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催化转换器安装在发动机排气歧管出口位置,可以使催化剂快速起燃,充分发挥某些配方的催化剂效能,这被执行欧III和欧IV排放标准的车辆广泛应用。从催化转换器布置的角度,介绍这种催化转换器的结构设计,比较了布置方案,并对催化转换器中的零件如进气端管、壳体总成、出气端锥以及封装方案的设计要点作了描述。论述了该型催化转换器的气体流动特性、温度分布和塑性应变分布。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利用Pt/Rh/CeO2/γAl2O3三效催化转化器的动态特性降低排放,开发了面向控制的三效催化转化器模型,将求解的Ce表面相对O2覆盖率(ROC)作为推理传感器,为控制器提供反馈信号准备.结果表明,面向控制的三效催化转化器模型精度满足要求,模型求解的氧存储能力(OSC)可用于OBD在线诊断三效催化转化器是否老化,...  相似文献   

13.
控制车用汽油机排气污染的催化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进行了汽车尾气催化转化的发展。介绍了催化技术和催化剂载体近40年的发展历程,综述了稀燃条件下国内外的催化技术特点,。指出开展稀燃条件下催化转器的研制必将对汽油机稀燃及其低排放技术磁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HC形成模型和三效催化转化器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汽油机起动过程HC排放进行研究.建立了燃油分布模型,研究了缸内油膜的湿壁效应、狭隙效应、吸附和解吸以及不完全燃烧对HC排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起动过程HC排放形成模型.考虑了氧气的存储和释放对有效空燃比的影响,以温度和有效空燃比为输入量,利用集总参数法建立了三效催...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点火提前角的控制原理,通过试验研究了起动过程中不同冷却水温度下混合动力发动机点火提前角的修正对HC排放、催化剂起燃特性以及转化效率的影响规律,并对基于催化剂起燃特性的点火提前角修正值进行了重新标定。为混合动力发动机的控制和整车控制策略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满足欧Ⅲ/Ⅳ排放限值的FD三效催化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FD三效催化剂与国外现有的商品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FD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初活性和优异的高温耐老化性能。介绍了FD三效催化剂在江淮瑞风商务车HFC6470AH上的欧Ⅲ排放匹配试验情况,分析了净化器的起燃时间特性和排放温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紧耦合加主净化器能够达到欧Ⅳ(Ⅰ型)排放限值,采用主净化器能够达到欧Ⅲ(Ⅰ型)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简述了评价条件对催化转化器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了样车对 催化转化器净化性能评价结果的重要影响,指出了催化转化器认证时指明其适用车型的必要性,建议任选转化效率或汽车排放量来评价催化转化器装车时的净化性能。  相似文献   

18.
李孟良  李洧  詹兴泉 《汽车工程》2003,25(2):142-146
运用催化转化器起燃温度特性,利用道路(天津市)状况下特定车型的催化转化器入口/出口温度分布特征,分析和研究了道路车辆排放性能;通过在底盘测功机上模拟道路车辆催化转化器入口/出口温度分布特征测量车辆排放并与ECEl5工况所得到的结果比较、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道路下的车辆实际排放要多于实验室测量。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发动机的发展趋势,结合当前机动车尾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对催化剂中的表面活性氧种的种类以及它们的催化活性进行了讨论;同时对表面氧种的产生、脱附、存储、迁移以及相互关系进行了归纳。此外,对它们在催化反应中的行为和作用机制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