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一、系统概述凯迪拉克CTS安全气囊系统(SIR)在车辆各个部位设有多个充气模块,例如车辆方向盘模块、仪表板模块及侧面碰撞模块。除了充气模块之外,车辆还可配备安全带预张紧器。当车辆发生碰撞时,预张紧器会张紧安全带,这样在充气模块展开时就减小了乘员与安全带之间的距离。每个充气模块都有一个展开回路,该回路由车内的传感和诊断模块(SDM)进行控制。传感和诊断模块(SDM)根据设立在车辆  相似文献   

2.
上海别克乘用车安全气囊(SIR)系统从方向盘中心和仪表板右侧展开气囊,与膝垫和转向柱同时撞产生的能量,以保护乘客。驾驶员座和乘客座膝垫位于仪表板下面,当前方产生足够的碰撞力作用在偏离车辆中心线30°内会使气囊展开。 SIR系统结构特点 上海别克轿车安全气囊SIR系统由充气保护装置传感与诊断模块(SDM)、充气保护装置方向盘模块、充气保护装置方向盘模块线圈、充气保护装置IP模块及仪表组件上的气囊警  相似文献   

3.
刘倩博 《时代汽车》2024,(5):192-194
汽车碰撞试验是评估车辆安全性的核心环节,而高速摄像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捕捉车辆在碰撞瞬间的高速动态,测试车辆在碰撞条件下的物理反应。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速摄像的汽车碰撞动态数据分析技术,通过数据捕捉、关键帧与时刻标记的方式记录并分析碰撞动态过程,为车辆安全性能评估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行人保护项目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安全课题,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下腿碰撞是行人保护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下腿碰撞器模块直接影响评价结果。文章介绍了当前世界上的3种下腿碰撞器模块,分析了各自的结构特点和应用,总结了3种下腿碰撞器模块对车辆行人保护评价的差异性,对我国刚刚起步的车辆行人保护项目的研究和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配件》2004,(7):38-38
德尔福带状(Beltline)头部/人体躯干侧面安全气囊模块既能与汽车座椅连接,又能与车门连接组成人体安全防护的系统。 德尔福侧面安全气囊模块是用于在车辆侧面碰撞时提高对人体的头部与人体躯干部位的保护而设计的,它既能用  相似文献   

6.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推出的别克轿车,为了优化整车电气系统的整体性能,简化复杂的全车线束与电气节点之间的布置关系,装有车身电子控制模块(BCM)、遥控指令接受模块(RM)、动力控制(发动机及变速器)模块(PCM)、防抱死制动控制模块(ABS)、空调电子控制模块(WAC)、组合仪表模块(Clust叹)、安全气囊控制模块(SDM)等。BCM通过串行数据总线CLA品-Ⅱ的形式与上述模块连接起来,实现了汽车电气控制、信息传递的网络化。  相似文献   

7.
(续上期)(二)防碰撞性能。汽车油箱属安全部件。必须满足各有关法规要求。油箱一般安装在车辆后部,并且尽量使车辆遭碰撞时不致损伤。大众汽车公司1982年生产的帕萨特和康特姆轿车,油箱安装在两后轮之间。通过有关车后和车侧碰撞试验方法,设计能适应各种碰撞状况的燃油注入接头及其附件,下面介绍两种办法:  相似文献   

8.
案例195车型:乐风.行驶里程:10432km.ⅥN.LSGTB54M1AY××××××.故障现象:气囊故障灯亮.故障诊断:用TECH2检查安全气囊控制模块有1个故障码:B1000,电磁控制单元(ECM)效能.查看维修手册,设置故障码的条件是:SDM有内部故障,在接通点火开关时,传感和诊断模块(SDM)将执行通电测试,以诊断传感和诊断模块本身内部的关键性故障,当发现SDM有内部故障就会设置此故障码.故障排除:更换SDM并进行维修编程后故障排除.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传统内燃机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碰撞熄火的原理和具体控制策略,并结合两种车型的相同点,通过专用的诊断工具以及安全气囊控制模块小程序模拟安全气囊发送碰撞信息,来验证车辆碰撞中能否熄火。该方法可以保证车辆在发运碰撞测试中心前车辆状态(硬件、软件、标定、配置参数)符合碰撞要求,减少实际重复碰撞次数,节约公司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10.
海外召回     
《汽车与安全》2012,(6):13-13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将在美国召回部分2013年款Malibue Assist车型。缺陷原因是由于这些车辆配备的检测和诊断模块(SDM)软件问题,在某些路面条件下紧急制动时该模块可能会自动重置,重置会引起气囊警告灯被点亮达3秒的时间。此时如果车辆进行极端的急转弯操作,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儿童乘员在自动驾驶汽车中的碰撞安全性,提出在正面碰撞发生前主动将不同座椅朝向的乘员旋转至背向碰撞方向(180°方向)的策略,通过改变人体受力方向,将不同座椅朝向乘员的正面碰撞形式转化为标准的追尾碰撞形式,从而提高自动驾驶车辆中儿童乘员的碰撞安全性。首先,通过正面碰撞假人试验对THUMS 10岁儿童乘员台车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然后,基于4种不同座椅朝向(0°、90°、135°和180°),利用THUMS 10岁儿童乘员模型进行正面碰撞仿真试验,发现180°座椅朝向儿童乘员损伤风险最小,因此,180°座椅朝向被确定为相对安全的座椅朝向;最后,模拟200 ms内将座椅旋转±45°和300 ms内将座椅旋转±90°以及分别在0 ms和100 ms时间延迟后引入碰撞的试验过程,研究座椅旋转过程本身以及先旋转后碰撞策略下的乘员损伤风险。研究结果表明:200 ms内将儿童乘员旋转±45°和300 ms内将儿童乘员旋转±90°,不引起额外人体损伤;碰撞时刻的延迟所造成的儿童乘员姿态的变化,会导致儿童乘员在碰撞过程中产生不同的运动学响应和损伤风险;在无碰撞时刻延时的情况下,先旋转后碰撞的策略可...  相似文献   

12.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3,(24):28-29
汽车在城市中经常发生在低速状态下正面和后面碰撞或在车辆变道时正面和后面角碰撞情况。低速碰撞可用来评估前、后保险杠的作用,但对大多数汽车制造商而言,前、后保险杠设计未放在重要位置。美国和欧洲都制定了车辆前、后端(保险杠)碰撞保护标准。在美、欧进行低速碰撞时,部分汽车制造商的保险杠设计存在不少问题,都进行了改进,如韩国现代公司Elantra、日本马自达Protege。在低速碰撞(碰撞速度8km/h)时,德国大众新甲壳虫在VRC进行保险杠四次试验中,两次无损伤,另两次仅有小损伤。有的汽车制造商在进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无交通灯控制的十字交叉路口的无人驾驶汽车主动避让控制问题,基于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SRC),利用多车协作控制算法和矩形检测法建立了基于碰撞时间(TTC)的两车冲突判断模型,预估当前行驶状态下将会发生碰撞的区域。同时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设计了消解算法,根据消解算法调整当前行驶状态以避免车辆发生碰撞。采用Pano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结合模糊PID控制无人驾驶车辆的驱动、制动与转向系统,对所搭建的模型准确度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很好地控制无人驾驶车辆在十字路口避免与其他车辆的碰撞。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车辆正面碰撞中对驾驶员头部的伤害,建立LS-DYNA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正面碰撞中头部得分提高的方法,分别对安全气囊点火时刻、泄气孔尺寸、拉带长度和织物材料特性等因素进行优化,使头部的伤害值得到明显改善,达到性能开发的要求,为安全气囊优化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低速GMLAN是1个星形连接。各元件简称的含义:XBCM集防盗和车身模块一体(国内上市的车辆无该元件),IPC为仪表,IMMO为防盗模块,DIC为驾驶员信息中心,FATC为空调控制模块,RFA为无线遥控接收器,BCM为车身控制模块,SDM为安全气囊控制模块,DLC为数据诊断接口。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非职业驾驶员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大量且频繁的交通事故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同时,也使得事故汽车修理业务急剧增加。据保险公司相关部门统计,事故车辆修复量占维修总业务量30%~40%。如何为事故车辆提供快速、优质的修理服务,促进事故车辆修复技术的提高,笔者从选购和正确使用车辆碰撞修复设备两个方面谈些看法,供维修同仁们参考。1.汽车碰撞修复设备的选购(1)汽车碰撞修复设备市场扫描当前中国碰撞修复市场整体发展水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在不断缩小。在…  相似文献   

17.
从安全气囊的市场品质纠纷分析出发,讨论安全气囊起爆的条件,并针对某次SRS事故的实例,通过调取SDM中存储记录的碰撞数据,利用仿真手段还原车辆事故起因,为品质纠纷中的判断提供可信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原制动控制方法对监测设备要求极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较强实践潜力的人地碰撞损伤防护方法的提取流程。先建立特定车头的多刚体模型,再选择车辆制动控制方法并穷举、寻优,最后回归获得人体头部首次撞击车体时刻t1与车辆再次完全制动时刻t2的关系,以此提出面向特定车头的人地碰撞损伤防护极简方法(SMPG)。以小型行人友好型轿车为例,检验此方法的可行性,分析2 400次仿真结果后,获得适用于小型行人友好型轿车的人地碰撞损伤防护极简方法,再经48次仿真发现,所得方法能显著降低人地碰撞损伤且不会增加人车碰撞损伤,添加车速扰动后的480次仿真显示,所得方法仍能很好地防护人地碰撞损伤且未增加人车碰撞损伤,表明能根据所提流程获得防护人地碰撞损伤的极简方法且方法效果佳。进一步分析发现,落地机制及躯干角度的改变是制动控制能降低人地碰撞损伤的主要原因,且通过流程所得的极简方法中的制动系统协调时间已达最优,无需进一步优化。研究结果将为通过制动控制以防护人地碰撞损伤的相关研究提供支持,推动其实用化。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正面、侧面碰撞试验中常用的试验壁障对不同尺寸车辆相容性的影响。汽车在碰撞中前部所产生的破坏力的最大值是衡量车辆相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力学原理,使用固定壁障会导致大型车辆前刚度变大,从而加剧大型车辆与小型车辆间相容性变差。相关文献指出,车辆前部在碰撞中产生破坏力的最大值与试验车的自身质量成正比。通过已有的碰撞数据,确定了车辆NCAP等级与乘员死亡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2021版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首次引入了正面50%重叠可渐近变形移动壁障碰撞工况(MPDB)用于评价车辆的碰撞兼容性.为了提高试验车在MPDB工况中的碰撞兼容性表现,得到影响碰撞兼容性的关键车体结构和基本的结构设计原则,应用对碰理论分析MPDB工况的2个基本物理问题——壁障与车体的吸能关系和运动变形关系.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