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坡 《舰船科学技术》2009,31(10):103-105,134
舰艇磁性监测站的主要功能是对我军在役舰艇磁特征进行日常监测,动态判决是否存在异常。如何更好地使用和管理获得舰艇日常磁特征是实现我军在役舰艇特征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舰艇磁性监测站网络化的建设设想,初步对该设想的基本能力进行了论述,并结合现状提出了目前还存在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并认为监测站网络化是我军舰艇磁隐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管理和提高我军舰艇磁隐身性能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2.
针对磁异常探测中,磁性目标信号被噪声淹没,信噪比较低的情况,提出了FIR与正交基分解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先利用FIR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噪声,保留磁性目标磁异常信号,再利用正交基分解检测算法,大幅度提升磁性目标信号的信噪比,从而实现磁性目标检测。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升磁性目标检测能力,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舰船为了避免被水中磁引信武器袭击,需要定期在消磁站(船)进行固定磁性处理.目前国外消磁站已经实现了临时缠绕纵向工作线圈消除该类型舰船的固定磁性.相比于其他水面舰艇,该类型舰船甲板宽大,舰岛较高,临时缠绕纵向工作线圈的工作量很大.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垂向工作线圈对大型非对称舰船进行固定磁性处理的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该...  相似文献   

4.
李志新 《船电技术》2022,42(1):12-15
首先阐述了直通式磁性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同时分析了其不足之处,并通过磁场测量试验和直通式磁性处理试验进行了验证。接着对直通式磁性处理效果不佳的原因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提出了利用连接电缆产生的磁场改善磁性处理效果的方案,进一步的试验结果表明,磁性处理效果得到了有效改善,但仍比旁通式差,最后得出了直通式磁性处理方法仅适用于应急磁性处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船载三分量地磁测量时会受到舰艇磁化磁场的干扰,为消除干扰需要获得准确的舰艇磁化特性参数。提出一种补偿舰艇磁化磁场干扰的方法,通过测量舰艇摇摆状态下绕圆行驶的磁场值,采用AMGA求解出舰艇的感应与固定磁性参数,从而可将舰艇磁性干扰有效消除。此方法减少了操作步骤,对舰艇的航行姿态没有严格要求,且充分利用了多姿态下数据的差异性,求解结果不易受到外部条件的干扰。仿真显示此方法求解速度快稳定性强,可获得较高精度的海洋三分量地磁数据,从而解决了船载地磁测量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某型改装舰艇在高速运动下出现大幅度横向振动的现象,针对此现象在静态和动态2种模式下展开问题排查和振动监测,并通过实船测试及数据分析定位了振动原因。该检测方法和测试流程结合实船测试数据,对解决舰船振动问题的检测研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锡坤  胡超 《船舶》1994,(5):59-62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使用了非触发磁性水雷后,紧接着英、美便在舰船上加装了舰船消磁系统与之抗衡,其后研制出了磁防护能力较高的木壳扫雷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雷的技术与性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反水雷战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尤其是是反水雷舰艇的磁防护技术一直被一些西方国家给予特别的重视。1959年法国首先公开宣称研制出了无磁性的扫雷艇“水星号”,其磁性防护指标为:距艇体(下方)9.0m深度测量时,其垂直  相似文献   

8.
针对船模制作过程中舰用薄钢板采购费时、价格昂贵等问题,研究了一种被称为"磁导率-厚度积成比例"的方法。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两种薄壳体材料的磁导率-厚度积相等时,它们制作出的船模的感应磁场是相等的,因而这两种薄壳体材料可相互替代,且替代后不会改变壳体内部铁磁设备的磁场分布,不会改变消磁绕组通电磁场及绕组通电使舰艇铁磁物质磁化后所产生的磁场分布。这些结论充分说明,在磁性船模制作中采用普通薄钢板来等效替代舰用薄钢板是完全可行的,这将极大地提高磁性船模的制作效率,降低制作成本。  相似文献   

9.
电机是舰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进行电机检测,及时发现故障隐患,确保技术状态良好对舰艇保持战技术性能至关重要。电特性检测是一种目前在海军舰艇部队广泛应用的静态电气检测方法,通过测量电机的电阻、电感、阻抗、倍频、相角等参数来判断电机状态。实践证明,该检测方法对发现电机绕组污染、早期匝间和相间短路、三相不平衡等故障隐患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舰艇作战系统传感器零位检测的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介绍了利用海上标定物进行传感器零位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