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珠江干线航道建设迅猛,大量运输船舶正值更新换代之际,标准化船型的研发显得十分重要。一是由于珠江水系货运基本上以自航船为主。一批现有驳船已不适用。二是干线上300t以下的散杂货船船龄较长,技术状况较差,已到或强制接近报废年龄。三是近年来在船舶艘数总体减少的情况下,船舶平均载重吨由1999年的113t上升到2003年的244t,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必须对新建船舶进行引导。四是有利于保护水环境与航道建设协调发展。因而开发符合现有航运特点的新船型是十分迫切的,在新船型研发中赋予其“标准化”的内涵。使每种船型自诞生之日起便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珠江水运》2004,(5):32-32
为了规范内河标准船型船舶技术和标准船型建造的管理,全面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进程,对内河标准船型船舶技术和建造管理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3.
发展环境的变化,新技术成就的推广应用以及航运造船业的回升,使世界船舶科学技术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当前在新船型、船舶研究技术设计,生产技术、船舶机械等科技领域出现许多重大进展,许多国家加大了对船舶科技科研开发投入,加强了企业间国家间的合作,日本的“挑战21”计划显示了下一世纪船舶科技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一、世界造船工业发展前景 航运市场的盛衰直接影响着未来造船市场的发展。2003年散货运输市场一直保持高位运行;集装箱运费一路上扬;油运市场先扬后抑,高位盘整。根据航运市场运行规律,当航运市场坚挺,运费高时,船东收入增加,资金充裕后对船舶的需求也会增加,航运市场的良好现况直接决定船舶需求量;此外,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将使铁矿石、石油和集装箱运量继续大幅度增长,势必拉升船舶运力需求。  相似文献   

5.
《世界海运》2009,32(4):5-5
全球金融危机深深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各类投资及金融行为,因此,投资和金融的风险规避成为了重大的命题。航运市场中的船舶建造是一项长期的投资行为,资金需求额巨大,易受市场波动影响,而当前的金融危机致使船舶建造面临更大的风险。船舶建造资金投入大、时间长,船厂或航运企业一般不愿单独承担资金压力和风险,便会采取一定的融资方式,通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融资。  相似文献   

6.
标准化是正确引领船的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关键,是政府宏观调近代航运发展的重要环节。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启动,对珠江船舶标准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船舶检验包括营运船舶检验和新造船舶检验。新造船舶检验是对船舶技术级别进行正确评价.保证新造船舶建造质量满足适航性要求的必要条件。船舶产品不但结构复杂,制造工序多,涉及专业技术面广,又承担海上运输任务,必须能够保证海上人命、货物财产的安全,防止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新造船舶检验的质量直接影响船舶以后的航行安全.因此对船舶建造符合性和海上航行的安全性都有特殊的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8.
《水运文献信息》2004,(9):28-28
随着船舶大型化进程的加快,6000TEU以上的各类标准船型也初步形成。建造标准系列船型,一是船厂建造成本低、船价低、时间快;二是有利于班轮公司成组安排航线,便于公司之间开展合作,共同派船。  相似文献   

9.
祁斌  秦琦  明慧  孟宪海 《船艇》2008,(2):16-24
本文对近一年来的世界经济发展作了概述,在此大背景下对2007年的船舶行业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并对未来市场进行预测。2007年的世界船舶行业较2006年有所不同,不论是航运市场还是建造市场,散货船可谓独当一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集装箱船市场稳步发展,表现好于预期,而油船市场则不尽人意,不过其建造市场却出现了量缩价涨之势:鉴于目前的市场情况,未来各船型的发展趋势将各有所向,而受新规范出台、美元疲软、材料设备成本增加、船台吃紧等因素影响,预计未来船价还将在高位运行。总体来说,虽然航运市场运力的持续快速增长将带来一些影响,但未来一段时期内船市总体仍将保持一定的兴旺局面.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船舶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个:第H一个是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小、散、弱突出;第二个是技术能力有限.目前中国主要是建造三大主流船型(散货船、油轮、集装箱船).在高端船舶产品当中.像LNG船、钻井船、万箱以上集装箱船,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随着珠江三角洲航运事业的日益兴旺,本地区新设计建造的船舶正朝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船舶的主尺度和主机功率越来越大,船上配置的各种导航、通讯设备也越来越多,有些船型如自卸砂船船长已超过80米。这些发展趋势,使内河船船的振动问题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2.
祁斌  李源  秦琦  沈苏雯 《船舶》2010,21(1):1-8
对2009年世界船舶市场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并对未来一两年的船舶市场进行了展望。2009年上半年,伴随着世界经济衰退,不论是建造市场还是航运市场,总体趋势依旧向下。下半年,随着全球经济开始复苏,航运市场有所起色,而建造市场依旧低迷,全年新船订单量同比下降超60%。2010年全球经济虽将有所恢复,运力需求也将随之回升,但根据目前手持订单,2010年依旧将有大量运力投入运营,市场总体仍不太乐观。  相似文献   

13.
7月23日,由广东中远船务设计、建造的国内首制牲畜船"盖洛威快航"轮和"加纳多快航"轮成功命名。两艘船的成功建造,不仅填补了国内牲畜船建造技术空白,同时标志着广东中远船务在特种船舶建造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企业产品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近年来,广东中远船务长期致力于船舶建造产品研发,不断完善船舶建造体系,现已成功交付33艘新造船。目前,公司拥有在建产品涵盖了散货船、牲畜船、海洋工程辅助船、海工工程平台供应船等九种船型建造业务。回顾企业产品业务由单一修船向"三业并举"转型升级的发展历程,令人感概万千,本刊自本期起对此作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14.
李源  秦琦  祁斌  沈苏雯  周羽欢 《船舶》2011,22(1):1-9
回顾了2010年世界船舶市场的发展,并对未来船舶市场进行了预测。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2010年航运市场出现反弹,虽然全年呈现震荡格局,但整体好于2009年,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年平均运价均高于上年,特别是集装箱船年平均运价比上年高出一倍多。与此同时,三大船型建造市场出现轮动效应,上半年散货船引导造船市场,下半年行情有所下滑,油船订单则从第二季度开始增加,而沉寂许久的集装箱船建造市场在下半年也开始出现大量新订单。预计2011年的船舶市场将难以维持2010年的繁荣局面,但集装箱船建造市场和海工装备有望延续2010年下半年出现的良好市场行情。  相似文献   

15.
钱徐涛 《水上消防》1997,(3):1-4,25
近10年来广大中小河流船舶技术状态基础极差,难以生存,严重制约了整个水运的发展,对现有航道资源浪费极大。当前应该认请船型发展方向,必须尽快进行船型技术改造,建造新船应符合该方向,并采有标准化系列化船型,尽可能增大船舶吨位;将拖驳改造成机动驳顶推船队;旧机动驳若可以进行接长改装,载货量增加50%左右,在浅水中航速影响不大,若不可改装,应尽快淘汰,其目的是最大限度提高现有航道通过能力及经济性。由交通部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广大中小河流原有船舶的技术状态基础较差,又加迅猛倒退,难以生存,已对整个水运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当前应该认清船型发展方向,必须尽快进行船型技术改造,建造新船应这个方向,并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船型,尽可能增大船舶吨位;将拖驳改造成机动驳顶推船队;旧机动驳若可以改造则接长,使其载货量增加50%左右,在浅水中航速影响不大,若不可改造,应尽快淘汰,其目的是最大限度提高现有航道通过能力及经济性。由交  相似文献   

17.
钟秋 《海运情报》2006,(4):24-27,33
2005年,世界经济和产业以中国需求为中心的资源进口迅速增长,并使各种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量增加,世界海上货流量上升,由此导致油轮、散货船、集装箱船和LNG船4种主要船种的船舶需求同时上升。而且,船舶供求的紧张使航运市场的运价持续处于高位,国际航运界在预计今后的航运市场将进一步发展的2003年至2005年间订造了大量的各种船舶。  相似文献   

18.
《广东造船》2011,(3):40
随着中国船舶产业的转型和对船舶建造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国内船舶制造业界已密切关注特种船型建造领域,不少企业已重点锁定特种船舶,主攻特种船舶市场,不断开发海洋工程船、疏浚船、重吊运输船、加油船、沥青船、破冰船等"非主流"船型的特种船转型。  相似文献   

19.
祁斌  秦琦  明慧  孟宪海 《船舶》2008,19(1):1-9
对2007年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及在此大背景下的船舶行业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并对未来市场进行预测。2007年的世界船舶行业较2006年有所不同,不论是航运市场还是建造市场,散货船可谓独挡一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集装箱船市场稳步发展,表现好于预期,而油船市场则不尽人意,不过其建造市场却出现了量缩价涨之势。鉴于目前的市场情况,未来各船型的发展趋势将各有所向,而受新规范出台、美元疲软、材料设备成本增加、船台吃紧等因素影响,预计未来船价还将在高位运行。总体来说,虽然对航运市场运力的持续快速增长将带来一些影响,但未来一段时期内船市总体仍将保持较兴旺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船舶,不仅仅是人类用作交通和运输的工具,同时还是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海洋的重要手段和力量。从陆地走向海洋、成为一个海洋国家,不可以没有先进的船舶技术优势,更不可以没有先进而强大的海军。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世界船舶的发展就步入了更新换代的时代,各种具有创新特色的新型船舶不断发展,层出不穷。进入21世纪以后,新型船舶的发展和应用更是方兴未艾,异彩纷呈。现代航运事业和军事用途的驱动,要求现代船舶必须达到或维持高航速、高适航、高稳定性、高操纵性、高适用性和低能耗的高经济性等性能指标。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人类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探索、研究和实验,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20世纪40年代的滑行艇年代,二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水翼艇年代,三是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气垫船年代,四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高速双体船年代,五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至今各种高性能复合船型发展的年代。今天,世界高性能船舶的发展和运用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呈现出一派蓬勃的景象.让船舶像仙子那样;壹波踏浪而行,已非神话传说和梦想。高性能船舶已经在不同的航海领域和航运事业中发挥着独特的性能和作用。特别是各种高性能复合船型的发展,为高性能船舶的大型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