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针对我国沿海港口能力供给水平数据跟踪方面长期存在的时效性差、人为统计过程中易出现错漏等诸多问题,分析传统泊位通过能力统计失真的具体原因,提出将泊位利用率作为评价港口服务水平的表征指标,依托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和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等数据耦合的空间拓扑分析,综合考虑空间关系、航速特征、经留时间等影响因素,研发基于AIS大数据的泊位利用率算法模型,并以上海港2019年集装箱泊位利用率为例进行算法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泊位利用率算法模型是可信的;提供了一种能够反映客观实际、定量分析判断港口服务水平的技术手段,可为政府部门长期动态监测港口能力与运输需求互动平衡关系,支撑政府部门决策港口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避免空间资源浪费、重复建设、能力过剩等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5.
港口工程的设计原则之一是使港口企业、船公司和货主三方的在港费用总和最低,追求国民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中的最佳泊位利用率是某一范围内的推荐值,与码头投资无关.以某业主码头原油泊位为例,根据排队论原理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推算出的最佳泊位利用率,超出了规范推荐值的范围,分析其原因是码头投资过大.采用4组假定的不... 相似文献
6.
沿海港口集装箱码头合理的泊位利用率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简要介绍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及其在港口装卸中的应用。基于对国内集装箱码头的资料分析,提出M/E3/S模型并建立了船舶等待时间占在泊停时比例与泊位利用率之间的关系。对拥有不同泊位数量的集箱码头,探讨了合理泊位利用率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7.
系统地阐述了计算港口通过能力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根据港口生产的特点,对各种计算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提出了港口通过能力的系统结构模型,全面分析了构成港口通过能力的各系统的主要特征,相关因素以及各系统之间的关系,为对系统进行动态模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借助排队论分析某港一期工程的统计资料,确定其港口服务系统的数学特征及主要特征值,探讨选取泊位利用率应考虑的因素,并提出一种确定泊位利用率数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11.
装卸工艺系统的确定,应根据航线和港口的特定条件,如货物的流量、流向、地形、水文等自然条件综合各方面因素来考虑. 相似文献
12.
沿海港口是我国交通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领域,码头能力水平与市场经济运行息息相关。目前,沿海港口部分泊位实际完成货物吞吐量远超泊位通过能力统计值,呈现“超负荷”运行现象,一方面反映出现行能力统计方式的不适应性;另一方面“超负荷”运行是否带来生产安全问题也值得关注。立足保障重要战略物资海运供应链稳定、安全,支撑打造大宗货物战略储备基地,提升民生物资应急调配能力等要求,详细梳理了泊位通过能力的规范设计算法和现行统计规则,针对“超负荷”运行现象,重点分析泊位通过能力统计失真的原因等,提出了利用“泊位利用率”指标表征泊位能力的建议。为合理认识和研判码头通过能力,把握我国沿海港口实时发展、真实动态,实现合理决策、科学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某改扩建的油码头,首先采用基于设计规范的设计方式对泊位年通过能力进行初步计算。由于任意泊位停靠船舶的船型大小会对其它泊位停靠船舶的船型大小产生一定约束(即船舶靠泊具有组合约束),考虑到这类船舶组合靠泊对码头泊位年通过能力的影响,引入仿真技术对船舶靠泊组合约束下的码头泊位年通过能力进行仿真计算,并将仿真数据与基于设计规范方式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为船舶靠泊组合约束下的泊位年通过能力的计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集装箱吞吐量的迅猛增长,各集装箱码头纷纷加大投资建设基础设施,以提高其通过能力。然而,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大部分集装箱码头在计算码头通过能力与营运成本时,更多的是考虑泊位利用率、堆场利用率、机械利用率,建设重点也大多集中在码头泊位、堆场面积、作业机械的数量上,很少对集装箱码头给予关注。而实际上,闸口通过能力不足却成为制约整个码头通过能力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17.
18.
基于对环渤海地区天然气消费现状和供应格局的分析,指出环渤海地区海运进口液化天然气(LNG)在冬季需求集中、LNG泊位淡旺季利用不均衡等运输特点。根据区域LNG运输特点和现状泊位利用率情况,进一步分淡、旺季对LNG泊位利用率进行了细化研究。结合沿海LNG船型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对LNG泊位通过能力计算参数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测算出近中期环渤海地区LNG接收站泊位通过能力达500万~550万t较为合理,并提出未来泊位能力挖潜方向。研究结论可对区域LNG相关港口规划和设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