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汽车消费主体的明显变化是车主平均年龄呈下降趋势。据统计,2006年国内车主平均年龄为32.3岁,比2005年年轻了将近4岁。与此同时,18岁到25岁的消费比例开始快速上升,从2004年至2006年的3年间,这部分群体所占的比例从5.6%上升到10.6%,增长近一倍,并且这个比例目前还在继续上升。这标志着“80后”人群已经渐渐成为国内购车主体的一部分。而在车市中激烈拼杀的各个汽车厂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相似文献   

2.
凌彤 《经济导报》2007,(42):15-15
中国很快将拥有全球最大的十家购物中心中的七家。但中国家庭并不是些热切的购物狂,消费支出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例已经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47%下降到了2006年的36%。在所有大经济体中这一比例是最低的。例如,美国家庭消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高达70%。[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经济导报》2007,(45):48-48
政府统计处上月公布了2007年94份的消费物价指数,根据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整体消费物价与一年前同期比较,在2007年94份上升1.6%。[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经济导报》2007,(30):48-48
政府统计处7月20日公布了2007年6月份的消费物价指数。根据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整体消费物价与一年前同期比较.在2007年6月份上升1.3%,较5月份1.2%的按年升幅为大。  相似文献   

5.
《经济导报》2007,(6):52-52
据政府统计处本月公布的2006年12月份的消费物价指数,整体消费物价与一年前同期比较,在2006年12月份上升2.3%,较2006年11月份2.2%的按年升幅为大。  相似文献   

6.
《经济导报》2007,(39):48-48
政府统计处9月20日公布了2007午8月份的消费物价指教。根据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整体消费物价与一年前同期比较,在2007年8月份上升1.6%。 预算案宽減2007~2008年度首两季(即2007年4~9月)差饷的措施对8月份的消费物价指数持续带来影响。剔除这因素,综合消费物价指数在2007年8月份的按年升幅为2.7%。[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经济导报》2007,(10):48-48
根据政府统计处2月22日公布的2007年1月份消费物价指数,整体消费物价与在2007年1月份上升2.0%,较2006年12月份2.3%的按年升幅为小.  相似文献   

8.
《时代汽车》2005,(5):55-55
前不久.国内某著名市场研究咨询公司进行的一次网上调查显示.就外型而言,有65.5%的网友喜欢两厢车,喜欢三厢车的网友比例已经下降到34.5%,而对于潜在的轿车消费者.倾向于“两厢”轿车的比例为62.3%.倾向于“三厢”轿车只占潜在消费者的28.2%。从调查结果看来.三厢车情结正在日益淡化.使得消费者个性化汽车消费需求越来越强烈,休闲轿车满足了这一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9.
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汽车消费主体的明显变化是车主平均年龄呈下降趋势。据统计,2006年国内车主平均年龄为32.3岁,比2005年年轻了将近4  相似文献   

10.
国家统计局发表的官方数字:2004年,中国的石油消费3亿吨,其中进口1.49亿吨,接近50%;预计2005年石油消费将达到3.54亿吨,进口1.78亿吨:预计到2010年,中国石油消费的60%以上将依靠进口。  相似文献   

11.
2005年,虽然经历了高油价、自然灾害、利率提升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冲击,但是世界经济依然保持了相当稳定的增长,增长率达到3.2%。其中美国经济增长率上升至3.6%,通货膨胀率维持在2.5%,而失业率则降低到5%左右,美国居民的消费热情较高。日本经济的复苏也令人关注,其增长率从2004年的1.5%上升至2.4%。欧盟经济增长则相对平淡,增长率仅为1.4%,低于2004年的1.7%。亚洲新兴国家中国与印度是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中国的经济增长突破了国际各大权威机构8%的预测,达到9.3%。  相似文献   

12.
《经济导报》2007,(4):60-60
政府统计处近期公布的2006年11月份的消费物价指数显示,整体消费物价与一年前同期比较,在2006年11月份上升2.2%,较10月份2.0%的按年升幅为大。  相似文献   

13.
《经济导报》2007,(12):60-60
据政府统计处3月22日公布的2007年2月份的消费物价指数,整体消费物价与一年前同期比较,在2007年2月份上升0.8%,较1月份2.0%的按年升幅为小。  相似文献   

14.
杨圣明 《经济导报》2010,(25):11-12
为什麽现在我研究这个问题呢,就是因为有一种现象,消费太低。早在1958年,1959年总结经验教训时,我们就认识到要调结构、搞投资,促消费。到现在从投资消费比例来看,消费一直还是在下降,从70%多下降到48%.谈了50多年,反而下降了将近30个点。  相似文献   

15.
《经济导报》2007,(47):48-48
特区政府统计处11月22日公布了2007年10月份的消费物价指数。根据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整体消费物价与一年前同期比较,在2007年10月份上升3.2%。[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经济导报》2007,(26):144-144
根据政府统计处上月公布的2007年5月份消费物价指数,整体消费物价与一年前同期比较,在2007年5月份上升1.2%,较4月份1.3%的按年升幅为小。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车工业》2000,(1):48-48
1999年我国原油产量1.6亿t,汽油产量3741.3万t,85.5%的汽油为汽车所用;柴油产量6302.7万t,随着部分中、轻型汽车柴油化的发展,特别是解放、东风柴油车以及五十铃N系列柴油车比例的增大,汽车柴油消耗量逐年增加,1999年柴油车产量占汽车总产量的比例上升到29.6%,柴油货车产量为汽油货车产量的1.58倍。1999年汽车柴油消耗量为1285.7万t,占柴油产量的20.4%。  相似文献   

18.
谈到影响汽车消费的因素。中美消费者之间存在许多有趣的相似之处。只要在预算范围内,他们无疑都喜欢更大更宽敞的车型。和美国车主一样,中国车主也更倾向于汽油发动机,而不是柴油发动机。(据统计,在这两个国家。柴油版汽车只占整个乘用车市场销量的不到3%。)  相似文献   

19.
《经济导报》2007,(17):52-52
据政府统计处4月23日公布,整体消费物价与一年前同期比较.在2007年3月份上升2.4%。  相似文献   

20.
近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巴西融资市场收紧,摩托车销售开始下降,为刺激摩托车消费,巴西政府宣布下调摩托车消费融资金融操作税,从3.38%下降到0.38%,该新措施将使消费融资成本减少6%左右。由于巴西人一般都从银行贷款购买摩托车,所以该措施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摩托车消费。据悉,10月份巴西摩托车共销售15.01万辆,比上月减少18.5%,与去年同月相比减少了1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