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石黄隧道为重庆市黄花园大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横穿长江和嘉陵江夹持的河间半岛。该隧道由石板坡互通式立交进洞(进口),黄花园互通式立交出洞(出口),为双洞单向行车。为缓解进出口处交通压力,拟将原单洞扩充1个车道。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模拟隧道开挖过程,分析隧道开挖对市政既有建(构)筑物工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影响,对类似工程设计及施工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要求在当条件受限时,隧道出口至前方互通式立体交叉减速车道渐变段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1000m。在山区高速公路的立交设计中可能会难以满足要求,此时如何进行立交设计,规范无具体说明。介绍了一座在隧道出口附近的枢纽立交设计思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高速公路立交合流区的交通事故特点,从立交设计角度建立了立交合流区的视距模型,结合汽车理论及交通流特性,分析了主线车辆在不同驾驶行为条件下应保证的安全视距,构建了立交合流区视距三角形,研究表明:规范中规定的主线通视距离100 m,匝道通视距离60m的单一组合值欠妥,进而提出了立交入口通视三角形的合理取值。  相似文献   

4.
上海莘庄立交位于上海市外环线西南段 ,是四条高等级道路相交的六叉路口立交 ,桥梁建筑面积 8.4万 m2 ,占地面积 4 5 .8hm2 ,立交总高度 2 2 m,为上海市建成的最大立交。本文重点阐述运用交通分析新方法 ,将 30个交通流向简化为 2 0个交通流向 ,解决路口 98%的交通矛盾的简化设计思路 ,并根据交通分析结果结合地形等其他条件 ,选择部分互通立交形式 ,达到全互通立交的效果 ,其设计构思巧妙 ,总体布局合理 ,立交选型功能齐全 ,安全经济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方案优化 ,节省投资 1 .2亿元 ,立交通车三年有余 ,运行状况良好 ,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受到各界人士赞誉。  相似文献   

5.
该立交位于红星路、卫国道、华昌大街交叉口 ,为三层大型互通式立交 ,占地 1 4hm2 ,桥梁面积 3.8万 m2 ,是天津市目前最大的互通立交 (见封面工程照片 )。在测量上首次采用数字化地形图进行设计 ,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我院自行开发的城市立交设计软件(该成果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6.
山区高速公路受地形影响,很多互通式立交的设置位置受到很大限制,导致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出口之间间距很小。根据隧道内车辆驾驶人员对隧道内标志的识别、辨识、认读,以及车辆变换车道所需距离等条件,考虑对某些处于特殊条件的隧道设置1个变速车道,以缩小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出口之间的距离。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速度为80 km/h的高速公路2级服务水平下,隧道出口处拓宽变速车道的长度不宜小于309 m,一般宜大于310m。在设计速度为60 km/h的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内拓宽变速车道的最小长度为203 m,一般应大于210 m。满足以上条件时,可以在隧道出口处设置变速车道以减少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之间的间距。  相似文献   

7.
正白居寺长江大桥于2021年8月31日顺利合龙。该项目地处马桑溪长江大桥与鱼洞长江大桥之间,作为重庆市五横线跨越长江的节点工程,西起大渡口区陈家阁立交,跨越长江后,东止于巴南区内环快速路太阳岗立交,由陈家阁立交、白居寺长江大桥及东引道组成,路线全长3.687 km。白居寺长江大桥全长1 622m,主跨为660 m的双塔双索面公轨共建钢桁梁斜拉桥,其中主桥桥跨布置为107+255+660+255+107=1 384m,东引桥长238 m,主线双向8车道。大桥塔高236 m,为空间多曲面水滴形构造。东引道主要工程为组合式枢纽立交1座(简家槽-太阳岗组合立交),主线全长865 m,双向8车道,按照城市快速路60 km/h标准进行设计,公轨共建部分198.583 m。陈家阁立交采用半定向半苜蓿叶的立交形式,主线全长1 200 m,双向6车道。总投资额23.74亿元。  相似文献   

8.
由于国内设计规范中并未明确道路互通式立交匝道鼻端纵坡的计算方法,因此,以宜黄公路立交A匝道为例,选取间距1 m和5 m,采用瞬时纵坡法对匝道起点进行纵坡计算,同时结合项目实际,分别对设置路拱和不设路拱两种情况进行匝道起点纵坡计算与分析取值,以便为互通立交匝道纵坡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速公路上立交匝道桥在平面上的较小半径特征,利用平面网格对高速公路上一2×35m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箱梁的设计进行优化分析,以了解立交匝道弯桥与直桥的受力差别,为同类型桥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封面工程     
正本期封面工程为重庆市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南桥头立交工程,由重庆市设计院设计。该立交是由江南大道、南岸滨江路、江苑路等5条道路相交形成的组合式立交。其特点为:(1)南桥头立交中的南岸滨江路与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南引道高差达36 m,立交匝道布置受到南侧长江河工模型线的限制,北侧受  相似文献   

11.
小西湖立交改造工程为我国Ⅷ度以上高震区较大规模的互通式立交,桥梁面积26 512.7 m2,桥梁上部结构及下部结构类型较多,环形匝道采用平曲线最低指标,最小半径仅15m,主线共布置了16种桥墩类型,匝道布置了6种类型桥墩。该文重点介绍该立交改造工程的方案设计思路、技术难度、结构与构造形式及受力状况,可为同类立交桥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徐州和平路斜拉桥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州市和平路斜拉桥是一座城市道路上跨铁路站场的公路立交桥,该桥采用(176+192)m独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塔梁墩固结体系,主桥全长368 m.介绍该桥的总体设计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不对称孔跨转体斜拉桥,同常规斜塔桥相比其施工控制过程较复杂、技术难度较大,需关注其结构支撑体系、下塔墩截面设计、穿塔段构造、转体系统等问题。文中以跨庐山站立交工程主桥99 m+244 m+110 m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为例,通过对结构体系、下塔墩截面形式、转体系统的对比分析和塔墩梁固接构造处的受力分析,选择塔墩梁固结体系、双薄壁下塔墩设计、钢绞线拽拉式转体系统,以及合适的塔墩梁固结段构造,主桥采用BIM正向设计。  相似文献   

14.
廊坊市光明道大跨度立交桥需跨越多股无砟轨道,为减小对既有线路的影响,确保桥跨布设、工期等满足要求,对该桥桥式设计方案进行研究。考虑铁路现状及桥式设计关键点,选择与工程条件较为适宜的(27+115+288+115+27)m自锚式悬索桥、(80+248+75)m钢-混混合梁双塔斜拉桥及(136.4+248+136.4)m连续钢桁梁桥进行比选分析。结果表明,3种桥式均能满足桥梁主跨跨径及桥梁净空等功能要求,但连续钢桁梁桥方案对既有线路影响较小、工期较短、转体(顶推)施工重量较少、后期养护量相对较小,因此选为最终方案。经应力、位移及稳定性验算,该方案结构受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集宁南绕城公路跨二广高速分离立交主桥采用3×70 m连续钢箱梁,通过对上部连续钢箱梁进行结构有限元仿真分析,总结了本桥钢箱梁设计,为同类型连续钢箱梁桥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城市立交工程中,曲线梁桥由于弯矩、扭矩的共同作用,受力较为复杂。针对某互通式立交工程中3种曲率半径(30、60、90m)的曲线桥梁,设置不同支座预偏心,对主梁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支座预偏心可以改善桥梁的受力性能,优化桥梁设计。  相似文献   

17.
惠青黄河公路大桥主桥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胜 《公路》2005,(1):111-114
惠青黄河公路大桥是国内最大跨径的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主桥跨径为(133 220 133)m。结合主桥的设计情况,对该桥的结构设计和计算、结构非线性、结构静力动力分析等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富翅门大桥主桥采用57 m+108 m+340 m+108 m+57 m双塔单索面钢混组合梁斜拉桥。主梁采用单箱三室钢混组合梁,标准段宽度27.5 m,主桥岑港侧边跨位于互通变宽段,主梁变宽至35.5 m,主梁采用节段预制、悬臂拼装施工。采用Midas/civil分析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桥梁施工中最大悬臂阶段、运营阶段进行抗风稳定性分析。为提高海洋环境下的结构耐久性,对海工混凝土性能、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外加剂、钢梁除湿及防腐涂装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并设置了完善的维护和检修设施。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漕宝路快速路新建工程涉及对现状嘉闵立交的改造,主要介绍了嘉闵立交的改造方案,重点介绍了跨铁路廊道主桥工程的控制因素、设计特点及项目重难点。工程范围内的涉铁主桥采用异型连续钢箱梁T形刚构桥转体施工跨越高速铁路、普通铁路共7条铁路线路。漕宝路跨铁路主桥宽度非常宽、平面尺寸变化大、断面布置异形,桥梁纵坡达到6%。异形的结构布置带来了纵向、横向极不平衡转体的问题,通过精确配重、临时斜拉索辅助结构受力等措施,解决大跨度桥梁极不平衡转体的难点,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卫超  李运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6):93-96,99,10
该文介绍了武咸公路改造工程高架桥总体设计。武咸公路改造工程是武汉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三环十三射"路网骨架中的快速路之一,工程全长7.5 km。工程全线采用双向6车道地面辅道+双向6车道高架桥形式,高架桥标准断面宽度26 m。在一般路段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越主要路口处采用连续钢箱梁。工程全线共设置三组互通立交及三组上下桥匝道,以与周边路网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