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敞车是铁路运输的主要车型,敞车集重装载最易引发安全事故。在铁路货物方面,尤其是如何避免敞车集重装载直接影响着货物、车辆和行车的安全,关系到国家、铁路、托运人的利益,对铁路运能的影响也极大,因此科学合理的避免敞车集重装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首先通过介绍敞车的定义、车体结构特点、设计用途,考虑在装载集重货物时,应满足装车后所产生的工作弯曲力矩不大于其最大容许弯曲力矩的条件,分析了车体承受均布载荷后受力与歪曲力矩的关系,并分析了敞车中部和两端三处承载的情况。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扩大货物装载加固方法,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铁路集装箱装载布局逐步发展成为在不同规格和不同类型货物混合平衡装载制约下追求装载空间容积和载重量综合利用率最大化问题,其研究对货物高效安全运输尤为重要。本文针对铁路集装箱混合货物平衡装载布局问题,给出铁路集装箱装后重心平衡和集重容许弯矩约束量化方法,以集装箱综合利用率最大化为优化目标,构建铁路集装箱混合货物平衡装载布局优化模型;区别于直接将货物构造为货物块的方法,给出了一种基于混合货物分类方法和待装货物结构判断指标的货物块单元构造方法,并设计一组货物块单元选择和放置方法及剩余空间更新规则,提出铁路集装箱混合货物平衡装载布局优化算法。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保证集装箱装载空间容积和载重量的平均综合利用率不低于87%的同时,有92.8%和97.87%以上的概率满足装载重心平衡和集重容许弯矩约束,可有效提高货物块与剩余空间适配度,客观反映装载空间利用情况,并达到平衡装载要求,为铁路集装箱货物装载布局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铁路货物装载加固与运输安全关系密切,是列车运行安全和货物安全的重要环节。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分析影响铁路货物装载加固的因素,建立评估方案的模型。并通过实例说明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估铁路货物装载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使用非对称横垫木时车底架的弯矩特性,研究了使用非对称横垫木时需要的最小负重面长度的计算方法,以及利用重心纵向偏移使具有非对称支座的货物避免集重装载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铁路军事运输的安全性,在比较分析实际装载与运行工况后,研究在一定车型、线路工况和装载条件下,货物重心纵向不偏移、横向偏移对车辆在不同速度级下通过曲线运行安全性指标(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的影响机理。通过分析SIMPACK仿真得到的实验数据,得出车辆向内倾覆或向外倾覆时,货物重心横向偏移量越大,脱轨系数越大,轮重减载率也越大,越容易发生危险等结论。为车辆在实际不利装载条件下的运行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采用配重方式降低不均匀超限货物等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密度不均匀、形状不规则货物按常规方法装载产生的超限问题,采用配重方法来降低货物的超限等级.通过在货物外形轮廓关于中心线不对称的3种方式下,依据力矩平衡原理进行分析、推导,确定出配重物的重量和重心位置、货物装载中心的位移值及降低货物超限等级的程度.最后,对如何选择配重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分析影响铁路货物装载加固的因素,建立评估方案的模型。并将AHP与TOPSIS结合起来,使用层次分析法求解指标属性权重向量,运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其相应的指标进行计算。通过实例说明利用该方法评估铁路货物装载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多件非均重货物装载方案的优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证阔大货物运输安全,必须制定经济合理的货物装载加固方案,本文探讨了多非均重货物装的基本条件,提出了多件非均重货物装载方案优化的数学模型与算法,为便于模型求解,所建模型进行了改进,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和算法是正确有效的,可以得到多件非均重货物最优装载方案。  相似文献   

9.
以往的研究认为,铁路敞车运送散粒体的静侧压力沿散体货物高度是三角形的线性分布,然而计算的结果往往与实际结果不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模拟分析、数值计算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基于颗粒流理论,构建敞车散粒体模型,模拟分析不同容重和不同内摩擦角的散体对敞车静侧压力的影响,将模拟值与库仑力计算值进行比较,验证了模拟分析应用于计算敞车静侧压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优化普零货物拼箱配装的遗传算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应用遗传算法,考虑货物装载重量、装载容积、优先装箱及非同时配装等约束条件,采用适当的个体编码方法,并构造合理的适应值函数,优化铁路集装箱运输中的普零货物拼箱配装.结果发现以42件货物装入10 t箱,利用遗传算法得到的集装箱装载重量利用率为83.8%,优化了装载结果,达到了装载要求,这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在对铁路阔大货物运输安全性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装载加固、线路参数、管理水平3个层面构建评价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立阔大货物运输安全性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各运输方案与标准运输方案的一致性程度,进行方案比选。通过成都至北京的铁路阔大货物装载加固的安全性分析实例,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I-DEAS软件,对低边耐候钢敞车车体钢结构进行有限元静强度分析.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利用I-DEAS软件的优化模块,对车体进行敏度分析和优化设计,给出车体轻量化方案.经过优化设计车体减重1328kg,相对减重率达到了14.2%.  相似文献   

13.
铁路阔大货物装载加固方案的比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文论述了铁路阔在货物装载加固方案比选的必要性,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的理论对阔大货物各可行方案进行了比选。  相似文献   

14.
铁路运输过程中货物惯性力力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运输过程中为了保证货物在车辆上能始终保持其发站的装载位置,铁路货物装车后必须进行加固,货物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各种惯性力力值,是加固强度计算的基本依据。本文阐述了运输过程中货物的各种惯性力的计算方法和对货物的纵向、横向及垂直惯性力力值研究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5.
公路运输中,车辆由于行驶状态的改变,会产生各种不同的作用力于货物上,装载安全的目的就是为了抵抗这些作用力,防止货物滑动、掉落或滚动.通过对目前公路运输货物种类划分的研究,确定了我国公路运输货物的种类,通过对货运过程的分析,剖析货物装载环节中影响货运安全的因素,依据重点突出公路运输货物的种类的原则,确定道路货物运输装载安全标准体系框架,编制道路货物运输装载安全标准体系表,并提出标准体系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加强铁路敞车和棚车军事运输适应性,提高我军铁路运输能力,分析我军使用敞车和棚车在实施铁路军事运输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针对问题,从优化敞车捆绑加固的功能角度出发,对敞车增设绳座和设置改进型下侧门搭扣;从优化棚车捆绑加固和改善生活保障的功能角度出发,对棚车设置可钉钉防火地板、增设嵌入式地栓、增设折叠挂钩、设置可拆卸式...  相似文献   

17.
100t重载货车车体结构选型及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在我国发展重载货车的必要性,提出开发重载货车应以充分利用线路及桥梁的承载能力、提高线路每延米载重为设计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种浴盆式重载货车车体的结构方案,经过理论分析、比较和有限元计算后,认为开发我国重载专用运煤敞车车体应以低自重系数、低重心、大容量的浴盆式车体为主要车型。   相似文献   

18.
以重载敞车车体为研究对象,基于TB/T1335-1996、美国AAR标准以及边界非线性有限元法对比分析了车体端墙静压力分布规律,基于有限元法的端墙静压力数值与TB/T1335-1996中第一工况的端墙压力数值接近,且端墙底部有压力松弛现象与试验结果一致.依据车辆冲击试验规定,利用大变形碰撞非线性有限元法进行了重载敞车与...  相似文献   

19.
货物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破损的原因不只是包装和管理不善造成的,很多破损是由运输或装载不当而引起的.在分析包装件运输环境的基础上,对装载集装箱的货物重量分布进行了力学分析,得出局部负荷产生的弯矩如在最大容许弯矩范围以内时,装载货物重量与最大载货重量之比W/W0,同装载货物的长度分布率α=l/L的关系式;绘出了20ft和40ft集装箱在装货量一定时,随着货物底分布长度的变化,底梁和下侧梁之合计挠度达到极限值的曲线图;绘出了装载货物的偏心率与容许装货重量的关系图;对现场安全装载作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约束阻尼层的高速客车车体弯曲振动的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降低车体的弹性振动,将车体考虑为两端自由等截面欧拉梁,建立了铁道客车刚柔耦合系统垂向动力学模型,通过幅频特性分析计算了系统各部件固有模态以及车体模态损耗因子对车体弹性振动的影响。对车体表面局部进行约束阻尼处理,通过合理假设推导了含有约束阻尼层的车体模态损耗因子的计算公式。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车体一阶弯曲自振频率接近人体振动敏感区域,为减小车体弹性振动,必须首先降低一阶弯曲振动。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可以通过增加车体结构的损耗因子来实现,车体局部贴附约束阻尼层可以增加车体结构阻尼。为了使车体结构获得最大的损耗因子,阻尼材料应该贴附在弯曲变形最大的位置,并且约束层和粘弹性层贴附长度和厚度有一个最佳值。只要选择合适的阻尼材料,就能获得很好的减振效果,从而达到提高高速客车乘坐舒适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