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某增建二线铁路一座隧道进口端 ,在施工中发生大塌方 ,由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最终成功解救遇险人员 ,顺利处理完毕塌方事故。还分析了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影响施工的地质因素及塌方产生原因 ,总结了处理和预防塌方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够给具有较长的建设周期和一定施工风险的山岭铁路隧道施工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减少隧道开挖过程中塌方等事故的发生,根据山岭铁路隧道施工塌方特点,依托成昆铁路邓家湾隧道,采用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法确定塌方风险影响因素的判断矩阵、权重及隶属度,引用风险后果当量估计法建立风险事故后果评估模型,2种分析方法相结合,构建出一种可以用于评估事故发生概率的模型。[JP+2]根据铁路相关管理规定和风险评估相关规定,对其危险等级进行具体划分,得出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法和后果当量估计法相结合的评估方法与隧道实际开挖情况吻合程度较高,可以作为塌方风险的有效评估模型应用于山岭铁路隧道施工中。  相似文献   

3.
张学文 《隧道建设》2018,38(2):308-315
兰渝铁路桃树坪隧道为Ⅰ级铁路双线隧道,穿越上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地层,由于粉细砂层成岩作用差,遇水呈流塑状自稳性变差,隧道施工困难,极易发生塌方,塌方处治难度极大,安全风险极高。为解决富水粉细砂层隧道塌方后砂层松散、流动性强、无自稳、塌方处治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确保安全快速通过塌方段,以桃树坪隧道3#斜井正洞塌方处治为工程实例,就如何采用 “真空降水+双层大管棚+小管棚+双侧壁法”有效处治富水粉细砂层隧道塌方进行详细论述与总结,成功案例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隧道塌方的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塌方的种类繁多,有冒顶塌方,也有空腔塌方.塌方发生在拱顶,也有可能在拱腰处发生塌方,塌方的类型不一样,处理隧道塌方的方法多种多样.介绍了不同情况下塌方处理技术,对以后的隧道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冲沟浅埋段通常地质环境复杂,围岩条件差,开挖过程极易发生塌方灾害。通过对福建漳永高速公路仁竹山隧道冲沟段塌方灾害的分析,得到了该隧道塌方的具体类型,并对塌方的发生规模及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仁竹山隧道的地质力学模型,对隧道塌方灾害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数值计算,重点分析隧道开挖经过冲沟浅埋段时,围岩位移、应力和塑性发展情况,计算结果与实际塌方过程基本吻合。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灾害的规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某高速公路隧道左线洞口位于隧道浅埋段,由于受地质状况和施工不当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隧道塌方冒顶事故。针对隧道浅埋地段如何有效预防和处理塌方冒顶的问题,本文以该高速公路隧道塌方冒顶段为依托工点,采用大型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塌方区实际地质模型,对隧道塌方冒顶发生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数值计算结果对本次隧道塌方冒顶过程进行机理分析与整治方案设计,为依托工点合理整治提供依据。后期监测结果表明整治方案合理有效,研究结果可为公路隧道浅埋段塌方冒顶的预防与处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孙彦峰 《隧道建设》2016,36(11):1310-1316
隧道塌方是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对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风险分级评价一直是工程界的难题之一。针对理想点法的基本原理,建立基于理想点法的隧道塌方风险等级评价模型。在综合考虑影响隧道塌方风险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等12个具有代表性的影响因素作为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既定体系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建立一种新的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模型。利用2个典型隧道样本对本文模型进行验证,评价结果与隧道塌方风险等级基本一致,与云模型理论得到的隧道塌方风险评价结果也相近,且该方法简单、直观、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8.
大断面铁路隧道塌方处理过程中初期支护结构安全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洪涛 《隧道建设》2016,36(6):756-761
为评估隧道塌方处理过程中初期支护结构的安全稳定性,首先对某大断面铁路隧道Ⅳ级围岩塌方处理方案进行描述,通过涌入隧道内的塌方量预估隧道上方坍塌空腔高度,并初步探测出塌体位于隧道上方的高度,加上混凝土填充高度,同时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计算松散体岩土柱作用于隧道初期支护结构上的垂直荷载强度;然后采用荷载-结构模型,运用ANSYS软件对处理后的初期支护结构进行承载内力模拟,同时结合《铁路隧道设计规范》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估,为施工方案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最后在安全评估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初期支护结构,确保后续隧道施工安全及结构稳定,同时给出塌方段施工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9.
广福公路隧道塌方原因分析及处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福隧道右线受断层破碎带、地下水等地质因素的影响,在未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发生初期支护垮塌。通过对塌方处理过程中揭露的围岩岩性特点、初期支护破坏方式、程度及监控量测等因素分析塌方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塌方措施。从结构可靠性、耐久性、技术难度、施工控制效果和工程风险等方面对回灌混凝土方案和护拱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安全可行的回灌混凝土方案。目前塌方处理已经顺利完成,所取得的初步研究结果对于同类围岩条件下隧道塌方处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塌方在隧道工程施工中时有发生。以东岭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塌方事故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塌方事故的经过及处理措施,并介绍了塌方处理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提出了预防塌方的控制措施,为类似塌方事故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富水软弱围岩隧道塌方机理及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施工穿越富水软弱围岩时常发生塌方地质灾害,给工程建设带来困难。该文依托江西省昌宁高速公路莲花山隧道塌方实例,运用多物理场耦合模拟软件对典型断面进行流固耦合数值计算,定量分析了富水软弱围岩隧道塌方过程中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应力、位移以及渗流场响应特征,研究了塌方发生机理。基于稳固处治原则,采取了包含塌体稳固、塌方影响段加固、塌方情况物理探测、管棚支护参数设计、塌方段洞内管棚注浆支护、短开挖强支护的综合治理技术措施。围岩变形监测结果表明:塌方处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隧道塌方伴随着隧道施工过程而发生,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地质、设计、施工技术、管理决策等因素有关。通过对百花滩3号隧道顶塌方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处理方案及塌方的综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大哗山隧道施工过程中浅埋段发生塌方事故.分析塌方因为,介绍塌方处治措施及处治后的效果,为隧道后续施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4.
介绍宝兰铁路二线东巨寺沟隧道施工期间一段塌方处理方案,施工采取的支护、喷锚、塌体清理等措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卓益平 《公路交通技术》2010,(4):114-116,119
某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塌方而引起已施作的初期支护开裂,在调查、掌握现场资料的基础上,对隧道塌方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塌方处治对策,提出初期衬砌裂缝处治方案和塌方体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16.
某隧道由于地质条件差、傍山浅埋、覆盖层薄、围岩变化复杂,在开挖施工过程中发生大规模塌方,塌方量达11000m3,文中分析了该隧道的塌方原因,介绍了塌方处理技术及经验。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慈母山1号隧道由于其复杂的地质条件,施工中发生多次较大规模的塌方。对煤层采空区的塌方和断层破碎带的塌方,分别进行方案比选,并分别采取塌方段周边注浆加斜向管棚支护及小钢管多轮循环注浆的方案进行处理,使隧道塌方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供水隧洞TBM施工过程中穿越蚀变岩段出现的塌方问题,分析塌方段的地质条件和塌方体特征,揭示隧洞塌方段的形成原因。隧洞塌方段拟采用双拼拱架+锁脚锚杆+喷射混凝土封闭围岩+分层注浆回填的综合控制技术进行处治,并在上述塌方体特征和塌方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塌方发生—处治过程综合数值模拟的方法验证了塌方处治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处治效果表明,该综合处治技术可行,可使TBM施工快速、稳定通过塌方段,可供类似工况的TBM施工塌方段处治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黏土层浅埋大断面隧道洞口施工的塌方风险,从围岩地质条件与隧道设计特点两个角度分析了依托隧道工程的洞口施工难点,并提出相应施工工法和加固措施。在隧道典型段落的掌子面采用地质雷达进行短距离超前地质预报,以预报结果为基础,再综合考虑隧道水文和地质条件、施工状态和隧道管理水平,选择了围岩级别、隧道埋深、地下水、开挖方式、隧道跨度与施工水平作为塌方风险评估因素。以100多座典型隧道的塌方事故资料作为依据,提炼塌方事故主要致灾因子及其发生频率,采用频数统计法计算各风险因素的客观权重,通过专家对风险因素评分与层次分析法计算和获取各因素的主观权重和分配权重,再通过工程中广泛使用的Karwowski模糊隶属度函数确定各风险因素不同风险等级的隶属度,以此构建权重矩阵与隶属度矩阵,计算出隧道塌方综合风险隶属度,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塌方风险等级。最终形成了一套黏土层浅埋大断面隧道塌方风险评估模型,将塌方风险评估模型应用到依托工程大罗山隧道中,结果表明:隧道评估段塌方风险结果为IV级,属于危险级别;洞内实际开挖引起地表发生塌陷,围岩含水丰富,评估和开挖揭露的塌方风险等级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验证了该风险评估模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黄土隧道施工中的塌方病害规模一般较大,且发生突然,对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影响很大。结合施工经验,分析了黄土隧道塌方机理。通过对某黄土隧道塌方原因和处理措施的分析,提出加强超前地质预报,采用超短台阶开挖,随挖随支,衬砌紧跟,注意地质情况变化等措施是预防发生塌方事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