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藏铁路察尔汗盐湖路基下和路基边的盐溶洞,给铁路安全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文中介绍了铁路通过的察尔汗盐湖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和盐湖路基面临的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阐述了盐溶溶洞形成的机理和危害特点,采用注浆法治理病害收到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刘道炎  谢建斌  黎忠  孙孝海 《隧道建设》2020,40(Z2):151-160
为研究岩溶区隐覆溶洞对盾构地铁隧道区间稳定性的影响,依托位于高原岩溶发育区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联大街站—吴家营站区间盾构地铁隧道工程,应用物探钻孔法和电磁波CT法勘探盾构地铁隧道区间的溶洞分布; 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分别研究盾构隧道不同埋深时隧道下侧溶洞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以及隧道周边溶洞半径、溶洞填充状态、溶洞位置、溶洞隧道间距对盾构隧道开挖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岩溶发育区盾构法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结构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 1)综合应用钻孔法和电磁波CT法,可较好地判断岩溶强发育区内的溶洞分布; 2)当隧道周边溶洞尺寸和位置不变时,盾构隧道围岩塑性区和变形量随溶洞埋深的增大而增大; 3)当隧道周边溶洞半径增大时,溶洞与隧道围岩间的应力集中区域变得分散,盾构隧道围岩变形量减小; 4)隧道周边溶洞内填充物及数量对盾构隧道围岩的变形量基本没有影响; 5)隧道周边溶洞位置对盾构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程度分别为盾构隧道围岩左、右侧的溶洞大于盾构隧道围岩下侧的溶洞,盾构隧道围岩下侧的溶洞大于盾构隧道围岩上侧的溶洞; 6)隧道周边溶洞仅在距隧道一定范围内才对盾构隧道施工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广和大桥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溶洞地带,主桥桩基选择静压化学灌浆法,套内护筒法等施工技术配合使用处理溶洞,取得满意的技术,经济、质量等效果。  相似文献   

4.
多溶洞高水位地区扩大基础施工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华东沿海一带,有许多地区地质构造中岩石溶洞多,且水位较高。介绍多溶洞高水位地质构造扩大基础施工的一个实例。从施工工艺、经济效益、工程进度等方面对两种施工方法即单纯抽水降水法、灌注水玻璃降水法进行了比较。在类似地质构造区段,灌注水玻璃降水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5.
变截面桩钢护筒护壁和钢护筒跟进法护壁桩基施工是处理桩基多层溶洞和高大溶洞的一种施工手段。作者以湖南省宁道高速公路第六合同段桐油坪大桥0-4#桩施工为例,介绍了该桩施工方案,重点介绍了钢护筒跟进法桩基溶洞施工的具体做法和注意事项。事实证明钢护筒跟进法处理多层高大溶洞是保证质量和安全缩短工期的一种稳妥可靠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6.
针对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西标段W7中PK78+070~PK78+128所发育的溶洞,主要采取了以高密度电法为主、钻探为辅的勘察手段,查明了溶洞发育特征,针对溶洞的发育特点,提出了以开挖直接揭露并进行回填为主、个别溶洞钻孔注浆为辅的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7.
溶洞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溶洞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措施,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孤立较小溶洞处桩基;溶洞高度在5~10m处的桩基;溶洞高大于10m处的桩基。  相似文献   

8.
为了预测上伏溶洞下深埋岩溶隧道塌落范围及上伏溶洞与隧道的临界高度,构建上伏溶洞下深埋岩溶隧道的横、纵断面上的塌落机制,结合非线性Hoek-Brow n强度准则和极限分析上限法,并考虑孔隙水压力的作用下对上伏溶洞下深埋隧道的塌落范围进行研究,将孔隙水压力当作外力进行做功且根据虚功率方程和变分法原理推导出上伏溶洞下深埋隧道...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下伏溶洞对其上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以广州市白云机场北某道路工程为依托,采用PFC2D颗粒流软件,建立灰岩地层下桩基+溶洞离散元模型,研究下伏溶洞的径长、顶板厚度、溶洞形态与溶洞偏桩位移对其上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桩基下伏单溶洞的情况下,增加溶洞径长、洞高或洞宽均会降低桩基极限承载力;2)相较洞高,洞宽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更加显著;3)增大溶洞顶板厚度会提高桩基极限承载力;4)当偏桩位移超过6倍桩径时,基本可忽略其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道玲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164-167,I0017
为研究贵州某机场在岩溶地质特征下的溶洞地基处治,通过对岩溶环境开展调研,依据工程勘察报告及机场岩溶发育特征,结合工程实际设计施工及检测成果,研究溶洞地基处理适应性处治技术。主要用强夯法处理岩溶洼地、漏斗、塌陷、落水洞,以及充填类型的洞体等溶洞地基;用清爆强夯法处理隐伏溶洞;用地面搅拌高压灌注C15号混凝土处理未充填或半充填类型的洞体。实验结果表明:强夯处理的溶洞的固体体积率大于78%的设计要求,波速测试无明显空洞;清爆强夯处治溶洞固体体积率均大于83%;C15低标号混凝土处理的溶洞混凝土取芯率不小于80%,并无明显掉钻,重型动力触探N63.5均大于5击,波速测试无明显空洞。  相似文献   

11.
对岩溶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施工,溶洞的存在对隧道爆破安全有直接影响。笔者以白须公1#隧道溶洞段爆破开挖为背景,采用MIDAS/GTS软件数值模拟了岩溶隧道爆破开挖对溶洞围岩的影响,利用国际上常用的衰减公式对溶洞围岩质点振动速度进行了拟合,分析爆破地震波在围岩中的衰减规律。对比溶洞附近隧道上台阶全断面开挖爆破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和临空面的夹制作用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探讨岩溶隧道爆破溶洞围岩质点安全振动速度。  相似文献   

12.
水泥净浆注浆技术在桥梁桩基础不良地质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乐高速公路武江大桥桩基础覆盖层、溶洞及岩溶洼地不良地质注浆加固为例,介绍袖阀管注浆法、静压注浆法在卵石覆盖层、基岩溶洞不良地质中进行加固处治的工程实践,并取得了预期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公路建设中,由于岩溶存在,又受荷载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溶洞坍塌。以湖南省省道S322线嘉禾到宁远段为依托,对其下伏溶洞处理前后路基稳定性进行了数值计算,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不同顶板厚度对溶洞路基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注浆与加铺混凝土盖板的综合加固法处理溶洞路基,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处治桥梁桩基大型溶洞时如采用传统的注浆固结溶洞填充物的预处理方法,不但费用高,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我们在广乐高速公路T11合同处治大型溶洞时改为在较厚的宜坍塌砂卵石覆盖层中采用袖阀管注浆使得在桩基周围形成帷幕墙,并配合抛填片石、粘土法处治桥梁桩基大型溶洞,达到了经济实用的效果,值得总结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揭示溶洞的受力模式和变形破坏过程,根据勘察结果建立考虑地层分布、溶洞形状、溶洞位置等因素的模型,模拟路堤分层填筑的过程,采用力法、强度折减法分析溶洞受力模式及其对破坏的影响。通过预埋钻孔多点位移计监测路堤填筑过程中溶洞及其上覆土层的变形破坏过程,并建立数值模型重现其破坏过程。根据应力状态和Hoek-Brown强度包络线,将破坏形式划分为张拉破坏、拉伸剪切破坏和压缩剪切破坏,并分析顶板倾角和洞穴形状对破坏形式、变形及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抗弯理论,推导路堤容许填筑高度的解析解,并根据地应力和拱效应进行修正。结果表明:弯拉应力在拱效应和地应力的挤压作用下减弱,导致溶洞顶板进入剪切塑性状态,而非拉伸塑性状态;由于未能考虑拱效应和地应力的挤压作用,以往按照简支梁假设计算的弯拉应力结果偏大;矩形溶洞的顶板受力状态以拉剪为主,而椭圆形溶洞的顶板由于拱效应受力状态主要为压剪,实际形状溶洞的稳定性介于二者之间;顶板倾角(25°以内)对变形和稳定性影响不明显,但溶洞顶板的受力模式由压剪变为拉剪;为防止岩溶失稳,应控制路堤填筑高度,但现行规范中厚跨比大于0.8的规定过于保守,抗弯估算法优于厚跨比评价法,但仍偏保守,考虑地应力和拱效应的修正抗弯估算法最接近工程实际和数值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6.
气门温度场的建立可以指导气门选材以及反映发动机的使用状况。针对天然气发动机,采用整体硬度法研究了各缸排气门的受热温度,并且采用热电偶法验证了硬度法的测温精度。结果表明,该发动机各缸排气门的最高温度为630-650℃;整体硬度法测温精度较高,测试偏差在3%以内。利用此法测温可以为新开发机型的气门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石灰岩岩溶地区桥梁桩基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翁江大桥溶洞桩基设计、施工、总结了岩溶发育区桥梁基础地质勘探,溶洞顶安全厚度计算等应注意的问题和多层溶洞施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探地雷达探测法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优势;结合某桥梁工程实例,将探地雷达方法应用于嵌岩桩桩底溶洞探测工程,采用GSSI公司的SIR-3000型探地雷达,选用270MHz天线对嵌岩桩桩孔底部持力层8m范围内的溶洞存在情况进行判断。通过对雷达图像进行逐一分析发现:所有检测桩孔底部持力层中都没有发现大规模的溶洞;但是部分桩孔底部存在充填型溶洞,通过开挖至溶洞深度消除其影响;持力层基岩中裂隙有不同程度的发育情况,整体性一般。  相似文献   

19.
溶洞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北二环高速公路有多座桥梁经过石灰岩地区,岩面起伏大,溶洞十分发育,分布复杂,最大洞高达13m,溶洞层数最多达6层之多。总结溶洞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的经验和教训,探讨其施工方法,分析施工过程中易出现事故的原因,介绍预防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刘华  宋冰  刘钊 《公路》2012,(6):63-66
澧水特大桥桥位区为典型喀斯特地貌特征,基底存在大量溶洞,基岩破碎、裂隙发育,张家界岸索塔基底的不良地质采用人工开挖溶洞回填混凝土结合钻孔帷幕注浆法进行加固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