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挡墙背填土与挡墙的作用机理,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重力式挡墙后填土路堤进行力学分析,得到墙后填土路堤受力的特点并提出有效的工程措施,对挡墙段路堤施工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软基路堤高度与沉降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路堤容许工后沉降是对应设计荷载的,施工监测推算的沉降是对应预压荷载的.施工中确定卸载时机时多用到路堤填土高度与沉降的关系.通过实测资料表明,当路堤荷载小于200 kPa时,沉降完成时的路堤填土高度基本上与沉降成线性关系,利用该关系可以方便地确定卸栽时机.  相似文献   

3.
路堤填土抗剪强度参数的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填土抗剪强度参数是路堤稳定性分析的必要参数,但长期以来,填土强度参数的试验方法比较混乱.本文通过对路堤填料含水量状况及路堤受力特性的分析,提出路堤填土抗剪强度参数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路堤沉降稳定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中以高路堤沉降观测资料为依据,分析了高填方情况下地基与路堤填土的沉降变化特性,探讨了不同地基及填土材料对高路堤沉降稳定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5.
借助大型原位试验,研究了黄土高路堤自身沉降过程受地形条件、填土高度、施工速率的影响及层间填土相对位移的变化特征,进而获得了黄土高路堤施工过程不同阶段的沉降过程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路堤沉降分布不仅受填土荷载大小及地形条件影响,而且受填土速率影响也较大;路堤施工期沉降随填土增加呈近似线性变化,工后沉降随时间呈负对数曲线关系,并受到填土(加荷)速率的直接影响;路堤填土自身沉降以施工期沉降所占比重较大,最大值发生在路堤1/3~1/2高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张卫兵 《公路》2015,(3):40-45
针对高填方土体由于侧向无约束,在自身较大自重应力作用下,引起边坡产生较大侧向变形,从而导致路堤自身沉降增大等工程问题,首先基于一维分层总和法中引入压缩模量随填土应力变化的修正,使路堤沉降计算时能够考虑到不同土层压缩模量因填土荷载增加而变化的情况;其次针对高路堤填土变形的特性,提出了侧向变形影响的修正系数K表达式,使得高路堤沉降与路堤高度、边坡形式及填土特性建立了联系,建立了同时考虑路堤侧向变形及路堤模量随填土高度变化影响的高路堤自身最终沉降量简化计算模型,并将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模型试验及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Ansys有限元程序建立路堤及地基模型,在填土高度、地基土质和填土容重等参数相同的前提下,分别计算出路堤处于三种不同地形时的地表沉降值。计算结果及分析表明:对于路堤,尤其是高路堤,地形因素对沉降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填土路堤下复合地基受力与变形的CAT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利用编制的二维有限元程序,分析了复合地基中的桩土刚度比、置换率、桩长以及路堤刚度等对地基沉降、侧移及桩土应力分配的影响,特别是路堤刚度变化对应力比的影响,并模拟了填土路堤下复合地基的受力性状,从而为填土路堤下复合地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路堤填土工程适宜性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立堂  周爱国 《公路》2002,(3):28-32
路堤填筑是高速公路路基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路堤填土工程适宜性研究尤为重要,基于高速公路路堤填土工程性质的分析,提出了填土工程适宜性评价的一种方法,分析了其可行性和难点,以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某试验段为例,进行了工程适宜性评价。这将对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京广高速公路路基某段路堤填土工程,从土源工程特性入手,分析了各土体的压实效果,建立了路堤填土工程适宜性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灰色系统理论、灰关联理论为手段,分析和评价了土方路堤五种土体的工程适宜性,成果既可指导路堤填筑,又可为其它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与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11.
影响斜坡地基上填方路堤极限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斜坡坡度、路堤填土高度、路堤顶面宽度、路堤边坡坡度等。运用极限分析上限法对斜坡地基上不同斜坡坡度、不同填土高度、不同路堤宽度以及不同路堤边坡坡度的填方路堤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得出了各个因素对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路堤填筑高度和顶面宽度对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斜坡坡度的影响,而路堤边坡坡度对其影响并不显著。建议综合考虑斜坡坡度、填土高度、路堤宽度、路堤边坡坡度、极限承载力等各种因素来指导斜坡地基上填方路堤的设计与施工,以确保山区高速公路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12.
以台缙高速公路桩承式加筋路堤工程为依托,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了桩承式加筋路堤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桩帽净间距、路堤填土内摩擦角、路堤填土粘聚力、水平加筋体拉伸强度对等沉面高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等沉面高度与桩帽净间距的比值为3.0~3.7;路堤填土内摩擦角越大,等沉面高度越小;路堤填土粘聚力、水平加筋体拉伸强度的大小对等沉面高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依托岢临高速公路,选取一填土高度为39.2m的超高填方路堤试验段,建立了FLAC3D数值分析模型,分析填筑过程中黄土地区超高填方加筋路堤作用机理.采用分级加载的方式模拟路堤的填筑过程,对路堤边坡坡脚、坡顶及变坡点等位置的沉降、水平位移和格栅轴力的变化规律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路堤沉降随着填土高度增加而逐渐增加,且路堤中部沉降相对较大;路堤水平位移随填土高度增大而逐渐减小,且其方向逐渐由正向变为负向,路堤坡脚附近水平位移相对较大;路基横断面方向上的土工格栅轴力在一定长度范围内为零,此后呈先增大后减小的抛物线形变化,且格栅上覆填土高度越大,格栅轴力越大.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京广高速公路路基某段路堤填土工程,从土源工程特性入手,分析了各土体的压实效果,建立了路堤填土工程适宜性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灰色系统理论、灰关联理论为手段,分析和评价了土方路堤五种土体的工程适宜性,成果既可指导路堤填筑,又可为其它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与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15.
上覆硬壳层缺失的深厚软土地基中基桩由于侧向约束薄弱和受压杆稳定影响存在失稳风险。桩帽连梁结构增加了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已逐步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但目前对于桩帽连梁支撑式路堤荷载传递机理和土拱效应相关的研究较少。通过ABAQUS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不同填土高度下桩帽连梁支撑式路堤三维简化模型,对桩帽连梁支撑式路堤的沉降变形特性、应力分布规律以及荷载传递机理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填路堤桩帽顶、地梁顶以及桩间土顶之间的填土均存在差异沉降,桩间土与桩帽地梁之间以及地梁与桩帽之间均会形成土拱,最终填土荷载主要由桩帽承担。路堤填土竖向应力沿深度存在峰值点,峰值点以上的路堤应力分布与填土自重规律基本一致,峰值点以下的路堤应力沿深度递减,且峰值点高度略低于实际的等沉面高度。  相似文献   

16.
桩承式加筋路堤桩体荷载分担比计算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基于最小势能原理,分析了路堤填土、水平加筋体、桩(桩顶托板)及桩间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了桩体荷载分担比。研究了桩间距、路堤高度、桩顶托板宽度、路堤填土剪切模量、水平加筋体拉伸强度及桩土相对刚度对桩体荷载分担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桩间距、路堤高度、托板宽度及桩土相对刚度对桩体荷载分担比影响较大,路堤填土剪切模量的影响次之,而水平加筋体拉伸强度的影响很小。设计桩承式加筋路堤时,主要应通过增大路堤高度与桩间距之比及桩顶托板宽度与桩间距之比来提高桩体荷载分担比。  相似文献   

17.
黄土加筋路堤的数值模拟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FLAC数值方法对黄土加筋路堤施工全程进行模拟,基于室内压缩试验和FISH动态模量输入的方法来描述土体的压实,利用土体在不同围压下的压缩模量来计算其变形模量,并用该法对宁夏黄土地区高速公路某路堤加筋试验工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和实测值较为接近。结果显示:随着路堤施工的推进,长短筋材发挥的作用不断变化,在路堤填土高度不高时,长短筋材受力区别不明显,填土高度增大时,短筋受力逐渐减少,长筋受力不断增大;并且,据长筋的受力特点可以分为3个区域:边缘区、受力区,内部区。对黄土路堤加筋效果的评价不仅应包括对筋材和路堤稳定性的提高,而且还应包括筋材对路堤不均匀沉降和基底土压力的调整作用。研究结果为土工合成材料在黄土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土工格栅在道路建设工程中广泛应用,但土工格栅在路堤中的受力情况和效用发挥仍不清晰。结合广三高速公路直接拼接拓宽路堤工程,采用在土工格栅安装柔性位移计观测土工格栅应变的方法,测试分析和研究土工格栅在桩承式加筋路堤填土期间的力学行为。研究表明,对于桩承式加筋土路堤,土工格栅拉应变随填土高度增长,能有效地将荷载分散到桩体,路堤荷载作用下土工格栅横向应力分布呈现中央小、两侧大的特征,但是发生的应力和应变远小于设计值,道路扩建工程中土工格栅的材料设计具有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株洲构纽东、南到达线、株(洲)-田(心)复线填土改填砂路堤施工方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20.
胡海英  王钊  杨志强 《公路》2004,(9):152-157
从填土选择、含水量控制及压实度标准3个方面对国内与美国(主要是依阿华州)的路堤设计与施工控制标准进行了比较,并作了详细的分析,重点强调了填土选择与含水量控制对提高路堤压实质量的重要性。得出结论:除了控制压实度,有必要对影响路堤压实的其他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要求,才能全面提高路堤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