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正>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改革推动降低涉企收费,取消或降低一批铁路、港口收费。近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修订印发《港口收费计费办法》(简称《办法》),自4月1日起下调4项港口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此举预计每年可降低航运企  相似文献   

2.
<正>总投资约70亿元,建成后千吨级船舶能顺利通航10月28日,北江航道扩能升级项目全线开工动员大会在清远市飞来峡举行。这是继去年12月17日北江(乌石至三水河口)航道扩能升级先行工程开工建设后,广东省打造西江、北江黄金水道,大力推进内河航道建设和航运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广东副省长刘志庚出席动员大会,并到飞来峡水利枢纽调研指导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家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战  相似文献   

3.
<正>7月30日,副省长刘志庚率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赴湛江市调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情况。刘志庚充分肯定湛江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三大抓手"工作部署,加快实施"三环四通"交通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交通建设大会战取得的成效。刘志庚要求,湛江市要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下大力气做好征地拆迁工作,为各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营造  相似文献   

4.
<正>6月30日,副省长刘志庚到省航道局调研,察看了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实时监测情况,并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有关航道工作的情况汇报。刘志庚在肯定了近年来航道部门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要求航道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自豪感,抓住发展机遇,全力做好航道工作:一要加强规划指引,编制完善航道专项规划,主动与相关部门对接,把航道发展纳入到全省"十  相似文献   

5.
<正>从青岛召开的2019智能航运发展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日前交通运输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7部门发布《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简称《意见》),为智能航运未来30年发展指明方向。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出席会议并讲话。智能航运是传统航运要素与现代信息、通信、传感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深度融合形成的现代航运  相似文献   

6.
正由长江中游百余家港口、航运、物流及货主等企业组成的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港航联盟在武汉成立,以助推鄂湘赣港口航运企业转型升级、协作发展,打造利益共同体。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港航联盟为非垄断、非营利组织,以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长江干线为重点,辐射江汉平原、洞庭湖、鄱阳湖水系。目前,共有115家单位加入联盟,其中港口、航运等企业97家,行业主管单位10家,涉及港口、航运、货主、船代、货代、信息服务、规划设计、建设、科研、配送等领域。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港航联盟理  相似文献   

7.
<正>5月5日至6日,副省长刘志庚率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珠海市调研督导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情况,实地察看了珠澳口岸大桥管理区收费广场施工点和港珠澳大桥连接线南湾施工点。在港珠澳大桥施工现场,刘志庚听取了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充分肯定了港珠澳大桥连接线等项目建设的工作思路及进度,详细了解了项目建设目前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刘志庚强  相似文献   

8.
<正>12月25日至26日,副省长刘志庚到肇庆、云浮市督导高速公路建设,深入项目施工现场,听取当地政府及施工单位汇报,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在肇庆市鼎湖区,刘志庚查看了广佛肇高速公路肇庆大旺至封开段施工现场,听取了肇庆市、省交通集团关于广佛肇高速公路建设情况的汇报。刘志庚在对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予以肯定的同时,要求把广佛肇高速公路建成示范路,确保2016年建成通车。并针对项目遇到的征拆难  相似文献   

9.
为了推动广州低碳智网型航运中心的发展,建设更加高效环保的集疏运体系,对服务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发展及完善对策进行了研究。首先,剖析了广州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发展现状;接着,通过与国内外著名国际航运中心对比,分析了广州港口集疏运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国内外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体系建设的相应经验进行了总结;最后,在对广州港口集装箱集疏运体系配流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广州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广州虽然已经具备了较好的集疏运条件,但存在珠三角水网优势发挥不够充 分等问题,因此广州需要对标国内外著名航运中心,充分吸取外地经验,致力于打造“升级版”港口集疏运体系,如实施珠江流域战略等。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于经济、贸易和产业的影响,论述了疫情条件下航运与产业的传导机制和直观影响;综合运用Granger检验、问卷调查、企业调研、专家访谈等方式评估了疫情对于港航业的总体影响;聚焦不同市场板块,分析了疫情对港口、集装箱、油轮、干散货、邮轮等细分板块的不同影响程度;结合港航业当前困难,提出了主要应对举措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已经给世界经济、贸易和产业产生了较大影响,并通过全球供应链传导于航运产业;每日新增病例与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具有较强的Granger因果关系;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监测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105 353×104 t、3 766.6×104 TEU,同比下滑3.5%、8.6%;疫情对于干散货、集装箱、油轮的短期冲击都较大,2020年2月,8大集装箱枢纽港口吞吐量同比下滑19.8%,邮轮客运遭受全面关闭的打击;后市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恢复的过程,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并将持续对港航业产生较大影响;建议航运企业强化境外口岸政策与港口挂靠跟踪,防范船舶租约纠纷及法律风险,完善邮轮的疫情防控体系,推动智慧港口与智能航运发展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为我国首倡,对国家全面发展影响深远。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优先领域,民航运输在其实现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分析识别航空运输市场有助于更优更快完成建设。论文构建评估民航运输市场重要程度指标体系,依据指标对市场进行现状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求得市场重要程度综合得分。根据得分甄别出"一带一路"重要民航运输市场。研究表明,印尼和印度对"一带一路"建设极为重要,土耳其、新加坡、泰国、沙特、马来西亚、菲律宾、阿联酋和伊朗对其建设较为重要,南非、越南、波兰、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埃及以及哈萨克斯坦对其建设一般重要。  相似文献   

12.
浩翔 《广东交通》2010,(4):50-50
近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2009中国航运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09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6.57亿吨,比上年增长9.0%,其中沿海港口完成48.74亿吨,增长8.6%,内河港口完成27.83亿吨,增长9.9%。  相似文献   

13.
随着航运经济的发展,港口和码头的建设也越来越多。在港口和码头的建设过程中,港口通航水域的尺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港口通航水域的尺度做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4.
船舶的港口使用费用,是航运企业运输成本的主要开销之一,仅次于燃油费和船舶修理费。请问,航运企业该如伺节约此项费用,降低运输成本?记者从港口管理部门了解到,船舶进出港口以及在港停泊期间,因使用港口水域、航道、泊位(码头、浮简、锚地等)和港口有关机构提供的各项服务  相似文献   

15.
云峰 《广西交通科技》1999,24(4):63-65,72
根据1999年上半年我区水路运输及港口生产完成情况,分析内河港口,航运生产增长乏力,沿海港口生产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预测今后的发展,针对目前水运行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广东交通》2008,(2):33
4月1日,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广东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规划”确定了包括广州港、深圳港在内的5个枢纽港口和潮州港、汕尾港等9个地区性重要港口的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9月10日下午,汕头交通运输集团公司同深圳航运集团在中区大厦办公大楼会议厅签约滨海旅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汕头交通集团公司组建以来,集团公司党委、领导班子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整合国有企业优势资源,全力打造汕头交通运输服务品牌。深圳航运集团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后的第一家港航综合企业,拥有投资经营航运、港口码头、及水路运输等多项专业资质。双方  相似文献   

18.
正新修订的《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7年第27号,以下简称《规定》)2017年9月4日签发,10月15日起正式施行,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一、出台的背景和修订过程2012年《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2年第9号)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进行了全面修订,自2013年施行以来,对指导各地做好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港口的快速发展,港口危险货  相似文献   

19.
为自动确定集装箱运输装卸点处的货物数目信息,实现港口航运系统的合理化发展,设计新型集装箱运输自动化调度模型.借助Agent基本结构,分析纵向信息整合实现机制与横向信息整合实现机制,定义集装箱运输行为,建立必要的惩罚成本函数,完成港口航运系统自动化调度.仿真实验分析结果可知,既定装卸点处的DPS指标最大值为7.51,信息量不会出现明显增大的变化趋势,满足合理化发展港口航运系统的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20.
正从青岛召开的2019智能航运发展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日前交通运输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7部门发布《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简称《意见》),为智能航运未来30年发展指明方向。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