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胡建侠 《中国铁路》2003,(10):33-35
阐述哈大线电气化施工标准和验收标准与我国现行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的区别;提出对现行《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修订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的《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 414— 2 0 0 3 ,J2 85— 2 0 0 4)是根据 2 0 0 2年 8月铁道部建设管理司主持召开的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编制工作会议的安排和铁道部《关于印发 2 0 0 3年铁路工程建设规范、定额、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 [2 0 0 3 ] 41号 )的要求 ,在原《铁路路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 414— 98)的基础上重新修订而成的。本标准提出了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施工要求、验收标准及程序等方面的内容 ;严格材料进场验收、检测的程序及方法 ,加强过程控制 ;力求体现验收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突出验收标准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作用。本标准是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合格为目的最低标准 ,是建设过程中建设各方必须遵守的起码标准。对新路基验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从制定隧道设计规范的指导思想、进入规范的技术及技术措施宜慎重、加强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规范条文结构的改革、设计规范的修订与修订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同步进行等五个方面提出建议,供修订《铁路隧道设计规范》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 ,强化施工质量验收 ,新的《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已于 2 0 0 4年1月 1日起实施。为使广大设计、施工、监理、建设有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拟就修订的主要特点和内容进行有重点的说明  相似文献   

5.
根据新修订的铁道部标准TB/T 1632—2005《钢轨焊接》的发布实施,介绍了新、旧标准的主要差异、新标准的主要质量要求、试验方法及验收规则,以便于使用者正确理解和贯彻。  相似文献   

6.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宣贯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介绍新《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 413— 2 0 0 3 ,J2 84— 2 0 0 4) (以下简称《验标》)的编制原则、特点 ,主要修订和新增加的内容 ,论述轨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关键和在执行验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铁道技术监督》2018,(11):40-40
2018年11月12日国家铁路局发布铁路工程施工质量系列验收标准,进一步完善了以高铁为代表的各类型铁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验收标准体系,为保障铁路工程建设质量和铁路运输安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以下简称验收标准)是客运专线验收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执行验收标准,要求客运专线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必须充分认识验收标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确把握制定验收标准的主要原则,全面掌握验收标准的质量控制方法和主要技术内容。在发布的验收标准中,主要包括路基、桥涵、隧道、轨道和混凝土等,其他验收标准正在抓紧编制。贯彻执行验收标准还要求注意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与建设项目的特点相结合,实行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铁路隧道验收标准的编制原则、新老验标的主要变化以及执行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家铁路局发布了2018版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系列验收标准,从验收单元划分、验收程序和组织、验收内容和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修订,突出了混凝土、锚杆等原材料的进场检验,加强了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等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做实了关键工序的质量把控,为铁路隧道工程建设划出了"质量红线"。本文从2018版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主要修订内容、技术特点入手,浅谈铁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以期对使用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对2011—2014年环保部审批的31个城市轨道交通变更环评项目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其主要变更情况。结合最新的变更环评管理要求,从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以及环保措施等5个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变更情况进行分类,并提出其重大变动的界定条件。分析总结城市轨道交通变更环评的重点评价内容。最后,从国家和地方2个层面提出对策措施,并建议强化环境监理和出台相关指导性文件,以期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环境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面对即将发生重要变革的市场环境,采取何种应对措施才能解决作业层管理这一老问题,同时 能够顺应建筑环境的变化并抢占新环境下的战略制高点,成为业内施工企业亟需考虑的事情。 研究方法:本文从资本运营的角度出发,结合目前国家政策环境的变化和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遵循“管理 层国有化、作业层民营化”的“一企两制”基本运作原则,对工程分包和作业层管理问题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见解 和看法,对具体的解决思路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并就解决思路的优点做了简要概括。 研究结果和结论:采用资本运营方式解决问题可确保对作业层的绝对控制,规避法律风险;有利于打破地 方保护主义,开拓属地市场;顺应形势要求,促进企业迅速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3.
孔板式沙障是新型多孔的阻风沙构筑物,具有很好的阻风沙功效,但孔板式沙障的应用必须考虑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流场特征以及力学特性。对孔板式沙障进行三维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其在固定孔隙率不变的情况下,孔径变化时沙障周围流场特性以及孔隙率不变孔径变化对沙障位移、应力特征的影响,并总结相关规律特征。研究结果和结论:不同孔径沙障在障后均无涡流区仅有大面积减速区,且减速区随孔径减小而增大,减速效果也随之增强;孔径的变化对沙障的受力特征和变形位移分布无影响,仅对其量值有影响;沙障立柱受力最大位置在距柱底(4.5±0.025)cm,且孔径越小其最大值越大;来流首次接触沙障时会产生"冲击效应",其"冲击效应"最大值为沙障变形的最大值即最危险值,孔径越小,其"冲击效应"最大值越大,稳定状态下的位移值也越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叙述了国外铁路客车设计理念的变革与创新,主要介绍了RAMS与LCC技术及其在车辆上的应用:产品设计由以企业生产为导向,发展为以系统集成为导向;从功能设计拓展到RAMS与LCC工程设计;从设计“车辆产品”延伸至设计“车辆服务”。  相似文献   

15.
复杂环境下大跨地铁风道结构建造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BA工法建造的大跨地铁风道结构施工顺序主要有逆作法和顺作法两种方法。为克服传统PBA工法存在的问题,以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工程大红门桥站-和义站区间附属大跨风道为背景,提出一种风道负1层和负2层分别顺作的施工方案,并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风道结构不同施工方案进行研究。针对风道拱部的中导洞开挖跨度大、地层沉降控制难度大的特点,提出一种联合支护结构。工程实践表明:负1层和负2层分别顺作的结构施工方案更有利于地层沉降控制及结构安全,联合支护结构有效控制了大跨中导洞开挖引发的地层沉降,确保周边环境安全和结构自身安全。  相似文献   

16.
以"一带一路"战略为主线,总结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近15年发展模式积累的成功经验,对取得的成果和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重新审视经济全球化大潮下网络时代轨道交通行业新的增长模式,探讨性地提出如何面向世界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解决方案和行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首先提出中国轨道交通发展最大的优势是应用场景资源优势,并认为场景资源本身也是一种商业战略资源,网络时代场景资源的优势是"场景革命"实现轨道交通与互联网经济相结合,是未来以物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时代,是实现轨道交通新增值服务收入来源的新的金矿。首次在轨道交通产业引入和运用网络经济中的一些新的商业概念和经济法则,如终端末端产业优势、边际效益递增、速度战胜规模、产业链聚集效应、应用场景优势、场景经济、物联网平台、新经济模式、高端制造业龙头企业等,为"一带一路"轨道交通的发展规划开创新的商业模式,提供新的工具、规划手段以及商业路径;通过对香港地铁在全球扩张和发展模式的案例分析,重新定义轨道交通产业高端制造业新的实体业态形式,发现产业终端侧的"后端产业前置"造就出的产业结构变更,产生新的运营商变身"总承包"的格局趋势;首次在轨道交通行业提出互联网经济形态中"边际效益递增"和产业链聚集"速度战胜规模"的双驱动发展模式;创造性地提出在政府主导下实现轨道交通产业"弯道超车",以取得世界优势地位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商业模式和规划路径,并在政策层面和操作层面大胆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设想。最后,用网络时代"共享经济"和十九大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从场景经济、产业链覆盖、运营服务保障体系、客户价值和本地化实体等多个维度,定义和诠释什么是中国轨道交通的世界品牌,在全球范围推动包容、联动的发展模式,用中国经济成功的发展经验,为世界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城市变化过程中线网规划的发展规律、变化趋势及优化方法,以大西安都市区为例,研究历次城市规划、线网规划主要技术指标特征,通过ROXY指数定量分析其变化特征并分析存在问题,结合研究对象特征提出未来线网优化思路并给出优化方案。经计算,ROXY指数在不同阶段的结果分别为161.75,16.20,-85.41,结果表明大西安都市区呈现"集中-分散"的发展趋势,需求特征日趋多样化。既有线网规划存在服务范围小、多网融合程度低、线网层次单一等问题,可通过发展多网融合、多层次多制式轨道交通来满足城市发展与交通需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工程设计速度为160 km/h,突破了既有城市轨道交通规范规定的速度范畴,既有的轨道系统结构形式已无法满足本工程高速行车的需求。同时,本工程还存在通过地段人工地物复杂多样、人员疏散性要求高、建设工期紧张等问题,给轨道系统设计带来了诸多挑战。在没有设计先例、没有规范遵循的情况下,采用"城际"标准与"地铁"标准相结合的设计思路与方法,设计了适用于不同地段的轨道系统结构形式,提出了基于轨面平顺性控制的成套技术方案。北京新机场线的成功开通运营表明,采用"城际+地铁"相结合的方法可解决更高速度下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系统结构的高稳定性、高平顺性等设计问题。该设计思路与方法可为今后城市轨道交通类似线路提供设计范例,同时也为市域快线及市郊铁路轨道系统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新线试运营评审的3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评审依据;结合多年来参与全国新线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工作实践,对GB/T 30013—2013《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中"试运营"的部分条款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对如何切实落实将要全面实行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第三方评估制度,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期望通过完善国家标准规范及相关配套办法和制度,能够给予安全评估工作以足够的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20.
针对长距离斜井埋深变化大、软岩大变形、高地应力等工程特点,开展了管片结构横向受力特性及支护结构关键设计研究。研究表明:(1)管片压力与围岩收敛位移成反比;管片弯矩内侧比外侧较大;管片轴力外侧较内侧大,随水压力增加,内外侧轴力也相应增加,且增长速率逐渐变大。(2)综合多种管片结构计算方法,进行全段的配筋设计,提出"等厚不等强"的管片结构设计。(3)设计了盾构施工煤矿斜井新型组合式管片支护结构,其支护核心是以加长锚索主动控制为前提、壁后填充层让压柔性支护为重点、等厚不等强的管片结构受力为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