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会展中心地下车库规模巨大、出入高峰集中、潮汐现象明显,与一般建筑地下车库的交通特征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国内外关于会展中心地下车库交通组织的研究较少。结合会展地下车库交通特征,按照内外协调、安全高效、以人为本的交通组织理念,提出超大型会展中心地下车库通道分级、单向交通等交通组织方法,并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地下车库交通组织设计中得到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2.
连拱隧道与整体式路基的横断面宽度不一致,为保证行车的安全顺畅,需在进入隧道之前,设置一渐变段,用以解决横断面宽度过渡的问题。主要从设计角度出发,通过对出入隧道车辆的行车轨迹进行分析,得出过渡段长度值的计算方法,并将计算结果与规范值进行比较,得出合理的过渡段长度,用以保证行车的安全与稳定,从而为相关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建隧道穿越既有车行通道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隧道穿越既有地下车行通道,且车行通道衬砌与新建隧道之间的距离仅为2.5 m,为了保证车行通道正常行车安全,对新建隧道衬砌进行了设计,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对隧道进行开挖,并采用midas数值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得出了隧道开挖之后车行通道衬砌的竖向位移及应力,以此来评价车行通道在隧道开挖完之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地下车库联络道主要服务于城市核心区到发交通,可提高区域静态交通出行效率,缓解城市核心区地面人车矛盾,改善区域环境品质,实现低碳交通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应用。研究证明结合大量地下车库联络道规划和设计经验,探讨地下车库联络道内、外部交通组织理论,提出了重点服务主要流向、建设规模匹配交通需求、快速疏解等交通组织原则。同时,结合工程实际论述了地下车库联络道内部出入口的交通组织和工程设计,旨在为类似工程规划、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新型地下交通建设类型,大型地下车库联络道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分析研究。考虑规划年联络道会与多种交通方式接驳,选取了基于"四阶段法"的数学模型体系,并在交通流分配阶段中给出两个模型,通过关键路段流量分配,由整个区域的交通流向地下车库联络线流量预测推进。以银川某商务区地下车库联络道为例对模型体系应用,计算规划年联络道交通量及节点饱和度。数据显示预测模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此类新型地下交通类型进行交通量预测。  相似文献   

6.
因驾驶员受视觉环境的影响,城市综合体地下车库存在标志视认性不足、安全性不佳的问题.通过总结地下停车库机动车引导系统的设计经验,提出了地下车库机动车引导系统的设计流程,和根据建筑业态确定了设置引导标志位置与密度的方法;提出了地下车库机动车引导标志悬挂净空标准以及净空不足时的改善措施;针对机动车引导标志版面信息需求提出了优化设计原则及实施方法,并以某城市综合体地下停车库工程实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由苏交科集团子公司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全国首个预制装配沉井式地下机械停车库已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营。项目位于厦门市海沧区行政服务中心周边,车库地下主体占地面积380 m~2,地上建筑面积120 m~2,地下停车库深13 m,共5层,每层停车位10个,每个车库供给50个停车位,占地面积仅相当于七八个车位。目前该项目已被评为国家级科技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8.
将驾驶模拟器应用于交通仿真中.在具有不同道路线形组合的弯道上,对小客车进行了行驶试验.针对山区低等级公路小半径曲线的特点,分析了行车速度的变化趋势以及与行驶轨迹的关系.对于小半径曲线而言,车辆在进入曲线时速度降低,轨迹发生内向偏移;而车辆在驶出曲线时速度提高,轨迹发生外向偏移.进一步地考虑曲线路段车辆受力特征及驾驶人驾驶行为,分析了行车速度与行车轨迹侧向偏移的相关性,得到了基于车速的行车轨迹侧向偏移计算模型,计算结果可为山区公路线形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公路通车里程逐年增高,各等级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得到了长远发展,路面路基材料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目前公路的路基宽度、行车道宽度、行车速度、行车速度等技术指标逐步提高,这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必须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施工控制体系,优化是施工工艺,针对目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工程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是非常有  相似文献   

10.
采用虚拟道路行驶仿真方法,在具有不同路宽的弯道上,进行了小客车行驶试验,分析了通道宽度与不同的弯道半径、转角相组合时其变化对行驶轨迹和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弯道转角在20°~50°时,通道变宽能使轨迹半径和速度明显地、近乎线性地增加,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转角为20°、半径低于200 m的弯道.当通道宽度从2 m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前,交警部门对超速事件的探测主要是通过定点测速或区间测速来实现的,但该方法不仅误差大,还难以探测车辆所发生的全部超速事件。随着GPS设备的广泛使用,一些学者尝试利用GPS轨迹数据中的速度信息来探测车辆所发生的全部超速事件,但单一点速度误差大。为及时、准确、全面地探测车辆所发生的全部超速事件,通过行车试验研究基于N(N≥2)个连续超速GPS轨迹点的超速事件探测方法。将超速事件视为一个包含起止点的线事件,并由超速GPS轨迹点描述,据此设计行车试验方案。选择成都市郊区6条道路为试验路线,试验车在每条试验路线上多次往返行驶,利用车载GPS设备采集试验车的行驶轨迹,并由随车试验人员记录该车超速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地点。基于行车试验数据,构建匹配度指标,设计基于连续超速GPS轨迹点的超速事件探测算法,经比较分析确定超速事件探测的最佳连续超速GPS轨迹点个数,并验证探测算法的精度。结果表明:超速事件的判定条件为5个连续超速GPS轨迹点,基于5个连续超速GPS轨迹点的超速事件探测算法的精度为96%。研究结果可为超速事件的动态监测、实时呈现、时空分布规律揭示、致因因素挖掘、干预方法提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山区公路长大下坡加小半径曲线是事故多发点。本文以某山区公路事故黑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行车速度及车辆行车轨迹的分析,得出小半径曲线视觉信息不良及离心力过大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在对车辆侧向稳定性理论分析基础上,对改造前后运行车辆运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山区公路小半径曲线的道路安全设计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交通运输量大幅度增长,行车密度及重型超载车辆不断增多。大部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桥梁已不能适应要求。出现了荷载标准偏低、桥面宽度不够、混凝土开裂等桥梁病害。目前已经进入了病害发作高峰期,因此桥梁的维修加固日益重要。本文对桥梁病害的起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交通运输量大幅度增长,行车密度及重型超载车辆不断增多。大部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桥梁已不能适应要求。出现了荷载标准偏低、桥面宽度不够、混凝土开裂等桥梁病害。目前已经进入了病害发作高峰期,因此桥梁的维修加固日益重要。本文对桥梁病害的起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提供公路隧道疏散通道设计依据和隧道火灾风险评估依据,建立了公路隧道横通道人员疏散实验平台,自主研发了基于视频图像的人员疏散轨迹分析软件,研究了人员在紧急逃生和正常情况行走时不同宽度(1.4~2.0 m)横通道的人员疏散行为和速度,获取了横通道不同宽度和照度条件下的人员通行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依据人员到达横通道入口的顺序,人员在横通道内行走速度逐渐减低,且减低幅度依次减小,最后进入通道人员较最早进入人员的行走速度平均降低40%~50%;不同宽度横通道内将形成不同的分层疏散人流,人员逃生速度和通行能力随着横通道宽度的增加依次增大,横通道宽度每增加0.1 m,通行通力增加约12.3~13.5人/min;在低照度条件下,横通道人员通行能力比照度良好条件下的通行能力平均降低15%,疏散人员需更加集中注意力和加强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6.
地下道路网络是城市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城市地下空间整体发展的角度研究了地下道路在完善城市交通体系、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与优势。根据地下道路承担交通功能的差异,将地下道路分为系统性地下通道、区域性地下隧道、地下车库连通道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分别指出各类型道路控制指标和规划要点,并进一步研究提出地下道路网络化发展的策略。最后以武汉市为例,介绍上述研究在具体城市地下道路网络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城市商业广场地下停车场交通设计若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分析了大型商业广场地下停车场的主要特征与使用特点.结合实例,从商业广场地下停车场内外部交通组织、车库内部分区、出口引导标识和人性化交通设施设计等方面出发,论述了大型商业广场地下停车场交通设计的若干理念与具体实现形式,为城市大型商业建筑地下停车场交通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念支撑.  相似文献   

18.
以南昌西高铁站高架送客通道设计及管理为例,通过收集进站机动车流量、车辆到达及通过时间等数据,对现有高架送客通道的3种不同设置形式的交通运行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设计思路,结合排队模型进行改进方案效果评估。提出在停车车道明确施化停车泊位,保障行车车道畅通,同时考虑行人安全通道设计,相比较只是单纯地进行进站区车道划分的情况,具有更好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9.
浆土应力耦合作用对劈裂注浆浆液扩散规律具有显著影响,砂土劈裂注浆设计应充分考虑这种影响作用.将劈裂注浆视作平面无限域的圆形扩张过程,基于牛顿型本构方程分析了浆液流场变化特征,并将劈裂通道下侧砂层视作半无限空间弹性体,采用弹性力学推导了均布荷载下劈裂通道宽度、浆液压力的分布方程.通过设置不同的浆液黏度、砂土弹性模量参数,深刻揭示了耦合效应下砂土劈裂注浆基本机理.结合郑州地铁某在建工程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浆液压力在孔口及远端处急速衰减,而在中间区段呈稳定变化趋势,劈裂通道宽度基本由浆液压力决定,其分布趋势与浆液压力分布趋势相同;浆液黏度、砂土弹性模量是影响劈裂扩散半径的重要因素,黏度和模量均与扩散半径正相关,黏度与劈裂宽度正相关,模量则与劈裂宽度负相关;本文理论计算值与现场开挖实际值偏差12%~15%,基本符合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20.
渐变段长度直接影响高速公路合流区末端的交通安全,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对渐变段长度的规定没有考虑加速车道渐变段位于曲线路段时的需求,位于曲线路段的渐变段长度不足可能导致路侧护栏遮挡驾驶人视线,存在合流末端停车视距不足的安全隐患。分析合流末端渐变段小客车行驶轨迹特点及小车驾驶人的视线通视条件,采用符合实际换道轨迹的双曲正切换道模型,以渐变段满足小车驾驶人停车视距为控制要素,构建了曲线路段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长度计算模型,并基于国内外研究及相关合流末端车辆运行速度调查数据,确定了该模型中关键参数的取值,最后提出了曲线路段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合理长度取值。研究表明:曲线路段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最小长度与合流末端的小客车运行速度正相关,与主线行车道右侧硬路肩宽度和圆曲线半径负相关;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的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最小长度能满足主线设计速度<100 km/h时小客车合流末端换道时停车视距的要求,当主线设计速度≥100 km/h时,不满足小客车合流末端换道时停车视距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行车安全风险,建议根据主线曲率半径及硬路肩宽度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