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限速值低于 60 km/h的公路上超速 50%以下仅给予警告处分,部分低限速公路无交通监控设施,超速现象严重.以北京市郊某限速 40 km/h的公路路段为背景,设计并实施意向偏好调查(Stated Preference Survey,SP调查),通过分析 SP数据,并建立随机效用-后悔混合模型,剖析驾驶人车速选择的影响因素,探索超速行为机理.结果表明,限速标志对车速有一定规范作用,其他车辆平均车速的影响会弱化违法监控设备的效果;性别、驾龄、驾驶车型和接受超速处罚的经历均对车速选择行为有显著影响;驾驶人面对超速带来的收益和损失,遵循后悔最小化原则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车辆超速已成为公路管理的突出问题,限制车速显然是交通安全管理运营的有效手段。作为公路的特殊路段,隧道内特殊的通行环境致使隧道发生交通事故后逃生和救援较为困难,因而应采取限速所示尽量减少隧道内事故发生概率。目前我国公路隧道限速管理中还没有一套全面、详实、有针对性的合理限速及设置限速标志的方法、指南或规范。本文提出了基于道路线形限速和基于运行速度限速的方法,并进行了实例验证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有利于提高隧道运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的限速受法律、道路、交通等因素的影响。以大循高速公路为例,在分析道路设计指标适用性的基础上,综合其他相关因素,确定其最高限速值为80km/h,进而研究制定了大循高速公路的限速方案。针对长大下坡路段易出现超速的问题,研究设置相关交通安全设施,配套交通管理、交通服务措施,确保车辆不超速行驶。  相似文献   

4.
目前,为控制车速,我国在高速公路各路段设置了为数众多的限速设施,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道路交通安全,但对车辆的燃油效率和尾气排放却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为量化研究这一影响的程度,在对多条高速公路开展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某一路段由于限速设施的存在而带来的车辆速度变化,继而运用车辆微观仿真软件TruckSim得到车辆在这一过程中的燃油消耗量;同时应用运行速度预测模型,计算假设限速设施不存在时车辆的行驶速度以及在这一预测车速下车辆通过同一路段的燃油消耗量,通过量化对比发现限速设施的存在成倍增加了燃油的消耗,这对控制尾气排放是极为不利的.最后提出在限速设施铺设前,应基于多种因素综合判断,全面考虑其可能带来的正负效应,真正做到科学、合理地使用限速设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的公路超速事故逐年增多,由于非现场执法占用警力少、限速效果好,越来越多地采用该方式进行限速管理。通过对摄像头和雷达测速仪这两种不同的非现场执法方式的限速效果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雷达测速仪有一定的限速效果,但限速的持久性不佳;摄像头执法的限速效果最佳,不仅能很好地降低速度,且限速效果持久性好。  相似文献   

6.
超速行驶是造成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为了强化限速标志的誉示作用需要对限速标志以一定的间隔重复设里.通过分析我国现行标志标线规范中存在的问题,以交通工效学的分析手段,AkA速驾驶行为特征和道路线形特征出发,采用问卷调查统计驾驶员速度选择意愿、加速冲动时间和M走标志遗忘时间,得出在通过限速标志1-5 min后驾驶员有超速冲动,高低FO:逮情况下驾驶员的加速冲动时间则不同.同时,对FOU逮标志视读过租进行分析,推导出限速标志前里距离计算公式.据此提出了高速奋路不同FIL速值下限速标志重复设里间隔建议值和建议设置位置,并对目前高速公路限速标志设里形式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超速频次、平均超速严重度和平均超速持续时间等3类超速特征,判断出租车超速者类型,明确运营因素对超速者类型的影响。本文利用成都市出租车GPS轨迹数据提取此3类超速特征,并筛选出若干运营因素。而后,应用模糊C-均值聚类确定4类出租车超速群体(超速者I、II、 III和IV型)。运用相关随机参数混合Logit模型,估计单个超速者的某运营因素在超过超速群体平均水平时,对该超速者类型的影响。结果显示:超速者I和II型的每小时超速频数、平均超速严重度低,但平均超速持续时间高;超速者III和IV型则相反。当超速者的日均行程距离、日均收入、低限速道路行程比例、夜间行程比例和全时段速度标准差超过群体均值时,其成为超速者III 和IV型的概率提高了15.39%~77.09%和42.98%~302.38%;成为超速者 I 型和 II 型的概率降低了-0.09%~26.57%和38.74%~68.34%。此外,日均行程距离、低限速道路上行程比例和夜间速度标准差等3类因素在估计中表现出异质性。  相似文献   

8.
公路限速与驾驶速度背离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通过对我国公路限速现状的研究,分析公路限速与驾驶速度背离现象产生的原因,以期为公路合理限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速度是道路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超速与不合理的行驶速度对道路安全产生很大影响,使得速度管理成为一个重要且有挑战性的领域。目前,速度管理是通过道路设计设定速度限制并执行这些限制来完成。传统的速度管理方法在减少碰撞风险及事故伤亡方面取得积极的成效,但也有其局限性。利用现代技术能够使速度限制实施的更加有效。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先提出了两种新的理念,即交通平息理论和容错的安全理念,接着提出将三种新技术,即自适应巡航控制、智能速度辅助系统和可变限速系统,应用于速度管理中,促进速度管理更加有效地实施。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农村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率,采用矩阵模型对农村公路交通事故多发段进行有效鉴别。针对矩阵模型中不能有效鉴别的模糊路段,结合运行速度协调性确定的不良路段进行分析,以确定模糊路段是否为事故多发段。结合实例对农村公路交通事故多发段进行鉴别,结果表明:采用矩阵模型结合运行速度协调性分析可以有效鉴别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的多发路段。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减速设施的减速效果,本文选取四种规格的减速丘和减速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设计和现场调研获取数据,对比农村公路上这四种典型的减速设施的85%位车辆速度;经过数据对比分析得出,较宽型的减速丘在农村公路上的减速效果最佳。同时,为了研究标志牌设置的最优位置,本文采用驾驶模拟器进行了仿真实验,通过设置前置25m、30m、35m、40m、45m、50m、55m、60m八种实验场景,获取车辆速度值,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限制速度为40km/h、车道宽度为3.5m,车流为自由流的农村公路上,减速标志牌设置在减速丘前50m位置处最优,速度下降率最大且车辆在减速丘处车速最平稳。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识别和量化驾驶员在不同交通条件下遵从限速标志或限速警告信息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与结构方程模型,对534份驾驶员调查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方程模型和观测数据拟合程度良好(拟合度指标值大于0.9),完全符合判别标准;在低危险感知与高危险感知两种情况下,驾驶员对限速的满意度是影响驾驶员遵从限速规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年龄、驾龄、超速受罚次数、驾车频率等驾驶员自身及背景因素.改善驾驶员对于限速规定的整体认可与满意程度,适当提高驾驶员的超速行为风险,是逐步提升驾驶员遵从限速规定行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城市交通》2009,7(3):96-96
英国伦敦交通局近日启动一项“汽车自动限速器”测试计划,部分出租汽车、公务车和公共汽车将在接下来的6个月中试用这种新型限速装置,其正式名称为“智能速度调控器”,汽车安装后,卫星即可通过导航系统追踪这辆汽车的行进路线和实时速度。如果发现车速超过预设值,限速器将自动实现减速操作,从而有效避免超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美国限速制定方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我国道路限速的制定更为合理,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是必不可少的。总结了美国设置限速时考虑的主要因素、限速设置方法及其适用条件。对美国部分城市的州际道路及主干路的限速实施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测速相机等自动执法设备的辅助使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驾驶人对限速的遵守程度。在借鉴美国限速方法及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在制定道路相关限速标准时,应结合国情确定限制速度与运行速度、设计速度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限速与安全、执法等之间的关系。然后针对不同的道路类型、等级等特性研究采用不同的限速方案,解决速度区限速取值及不同速度区之间如何平滑过渡衔接等问题,明确了我国限速研究的基础性内容。  相似文献   

15.
超速行驶目前已成为困扰我国交通界的一大难题,且是诱发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不仅导致了交通事故数的增加,同时也加剧了事故的严重性。通过对重庆市渝宜高速公路事故原因进行分析,采用超速事故比和超速死亡比两项指标来衡量超速行驶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和事故严重程度,并对其超速状况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提出从合理设置限速、严格执法并加强信息诱导、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入手,提倡系统地、综合地解决超速这一复杂问题,提出超速行驶违法行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揭示道路因素与路段出租车超速行为特征的关联关系,本文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主 干道路段为研究单元,通过车载GPS设备获取大范围出租车超速行为样本。在筛选出10类典型城市道路特征的基础上,选择路段超速线密度和不同百分位数超速严重度作为研究对象;为减少空间效应对估计的干扰,本文验证了超速特征的空间相关性,并分别构建基于对数-高斯分布的标准线性模型和空间条件自回归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及空间滞后模型这3类空间模型,探究不同空间模型与出租车超速行为特征的拟合情况;同时,考虑道路组间异质性,进一步构建随机系数空间模型。结果表明:出租车路段超速线密度和超速严重度均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性,空间模型 对其拟合效果普遍优于传统模型;不同超速行为特征适用不同的空间模型,随机系数空间条件自回归模型对超速线密度拟合效果最优,而不同百分位数超速严重度适用的最佳拟合模型差异较大;路段限速、一块板横断面及非机动车车道这3类因素表现出对出租车超速行为特征的组间影响异质性;因素解释方面,路段限速、一块板横断面、非机动车车道、路段施工区与超速线密度显著相关;路段限速、非机动车车道、上下坡匝道、路段施工区及路段长度与超速严重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公路作为重要的基础性设施,存在着线形复杂、量大面广、养护机械化水平低等问题。农村公路路况技术指标为农村公路养护提供科学、客观的数据支撑。目前农村公路检评多采用人工方式,检测效率低、数据处理精度低,因此需要采用低成本快速检测的设备。通过江苏省农村公路路况快速检测应用情况和国内现有路况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的调研,开展了快速检测装备在农村公路中的适用性分析,提出了路况快速检测设备的推荐星级。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农村公路安保设施的有效性,提出了速度、行车轨迹、生理、交通事故以及满意度等5个评价指标,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观测数据,举例说明速度和行车轨迹指标的应用。分析表明:速度和行车轨迹指标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对部分微观层面的农村公路安保设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生理、交通事故以及满意度指标均可用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的安保设施有效性评价,但在应用的过程中均有一定的限制性。  相似文献   

19.
交通管理限速问题直接影响了交通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率,但在实际限速管理中往往对设计速度、运行速度、限制速度等概念混淆使用.在明确定义设计速度、运行速度、限制速度等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使用不同速度类型作为限速值存在的问题,并以广州市为例,结合城市道路实际情况,提出了城市道路限速设置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安新路系京港澳高速公路河南境内的首段.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主骨架的一部分,在南北交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干线作用。而限速作为规范道路上车辆行驶速度、保障行车安全的一种主要管理手段,其标准的合理制定一直是困扰世界各国道路运营者的一个难题。从运行速度的角度出发,探讨安新路限速值的合理性,并分析该路段的事故状况,提出一些遏制超速行为以减少事故发生的速度控制技术,可为其他类似道路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