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桥梁静力载荷试验是检验桥梁实际承载能力的主要方法。无论是新旧桥梁,在进行相应的科学研究时都取得了广泛的应用。进行桥梁检测过程中桥梁静力载荷的试验技术是桥梁特殊检查中的重要内容。静力载荷试验的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在实桥结构中的指定位置施加和标准设计载荷相同的载荷,检测实桥的应变分布和变形分布,并根据相应监测数据分析进行实桥承载能力的评估。这种试验能够较为准确的确定桥梁实际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设计标准,通过对某大桥桥梁静力载荷实验技术的工程实例着手研究,为桥梁静力载荷试验技术在桥梁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为相关工程建设提供工程实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既有桥梁承载能力评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既有桥梁的健康状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承载能力评定是桥梁安全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研究建立了一套快速检测评定中小桥梁承载能力的实用方法,介绍了承载能力系数的概念以及在评定桥梁结构实际承载能力时的应用价值,以及如何利用荷载试验所获信息,对分析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中小桥梁实际工作模型,反映桥梁实际承载能力。通过评定实例,介绍了桥梁承载能力系数在中小桥梁评定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桥梁位移影响线在桥梁模型修正、损伤识别、荷载识别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实桥健康监测中,由传感器采集到的桥梁动载时程曲线不可避免地受到车辆动载效应的影响。为消除这一影响,以桥梁跨中挠度为研究对象,考虑动载效应进行挠度影响线识别。根据挠度时程曲线特点,采用db N算法进行基于动载时程曲线的桥梁位移影响线识别,建立评价识别后曲线与标准静态影响线差别的误差指标,基于该指标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与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db N算法进行桥梁位移影响线识别的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与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中对在用桥梁钢筋保护层检测指标提出了新的评定方法和标准,通过对实体构件的检测,依据数据分析来探讨其评定标准和方法在数据统计中的各项参数的相关性,最终结论是新的统计方法对施工质量的均匀性要求同以前的检验评定标准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相关指标相比更为科学、严谨,同时也对该项目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桥梁结构承载能力评估存在的不足,建立了梁式桥梁结构安全性的快速综合评估 方法。首先,以基于规范理论的桥梁结构检算方法为核心,采用模拟车辆系统替代静载试验,建 立现役桥梁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计算系统。其次,使用现场调查、检测手段获取结构承载现状的 技术状况信息,确定各计算系统中的技术参数,形成符合桥梁结构实际承载状况的分析检算系 统。最后,将分析检算系统和承载力、刚度计算系统相结合,计算得到一系列反映桥梁结构现有 承载力和刚度的评估参数,从而实现桥梁结构承载能力的快速评估。通过与实桥荷载试验数据的 对比分析表明,采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实桥挠度较实测值偏大,偏于保守,并且两者具有相同的 趋势,验证了该评估方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以某现役预应力简支空心板桥为例,实现了 该桥的安全性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该桥的现有承载力和刚度较设计时折损较少,仍然满足现有承 载能力大于设计荷载效应的要求,满足安全运营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新《交通法》已正式实施,交通部关于超载问题严加整顿。通过研究建立了一套快速检测评定中小桥梁承载能力的实用方法,介绍了承载能力系数的概念及其在评定桥梁结构实际承载能力时的应用价值,以及如何利用荷载试验并对分析模型进行修正,反映桥梁实际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介绍桥梁健康监测中数据分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期监测数据的桥梁结构"零活载点"识别的原理及其方法,给出了具体的识别过程及判断条件。根据实桥桥梁监测数据的规律,设定每天凌晨2:00—4:00作为"零活载点"识别的数据筛选时间段,取顶、底板应力同为最小时刻作为零活载点。通过每天确定一个零活载点作为基准状态,以此为参照点来处理每天的监测数据,大大减少了系统累积误差及温度等不确定因素对于监测数据处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结合对淮安大桥的桥梁承载能力评定,阐述运营期桥梁承载能力评定的一般方法和步骤,通过具体的评定流程,介绍桥梁缺损状况检查、桥梁材质状况及状态参数检测、桥梁结构检算以及最终承载能力评定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根据既有钢筋混凝土桥梁的受力特点及损伤程度,分析研究了纯弯构件与偏心受压构件在开裂后单元刚度变化规律及分级刚度退计算方法,并结合实桥进行了结构诊断的数值模拟和空间结构的非线形理论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评定旧桥结构承载能力时,应按分级刚度退化非线性理论跟踪模拟其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0.
基于开发的桥梁维修加固计算机系统应用规范和荷载试验评定标准,通过采集的数据建立评价数据模型和决策数据模型,可对桥梁的损伤状况和承载能力作出评价,并通过专家咨询法给出损伤原因和决策措施,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根据既有钢筋混凝土桥梁的受力特点及损伤程度,分析研究了纯弯构件与偏心受压构件在开裂后单元刚度变化规律及分级刚度退计算方法,并结合实桥进行了结构诊断的数值模拟和空间结构的非线形理论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评定旧桥结构承载能力时,应按分级刚度退化非线性理论跟踪模拟其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2.
提篮式系杆拱桥造型美观,在城市中采用较多,但其受力复杂,评定承载能力存在较大难度。在确定桥梁结构承载能力时,确定外荷载作用下力传递路径及内力分布较为关键。针对提篮系杆拱桥的研究现状,采用建模分析和实桥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解决试验数据和现场数据较少、机理研究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桥梁损伤安全评定与维护管理策略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既有桥梁总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结构累积损伤 ,这不但影响桥梁的正常运营 ,而且会危及结构的使用安全。常规桥梁承载能力试验与新近发展起来的健康监测技术都很难独自对会导致桥梁脆性破坏的损伤累积进行有效检测。因此 ,提出基于损伤机理的结构损伤安全评定方法的设想 ,采用局部无损探测和整体、长期健康监测相结合的损伤判断、定位技术 ,在正确诊断桥梁损伤基础上 ,综合应用基于损伤力学、疲劳断裂、可靠度理论等多种方法和理论进行损伤安全评定。根据实时安全评定结果 ,按照不同桥梁结构的损伤特点 ,即时给出桥梁维护管理对策 ,以便桥梁管理部门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桥梁安全使用。以上海市外白渡桥为例简要介绍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成果 ,并对今后桥梁损伤安全评定研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旧桥的承载力评定是确定桥梁健康状态的重要内容,它决定桥梁可以继续使用还是需要进一步的加固维修甚至是拆除重建。通过采用现场检测结果结合《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的方法对现有钢筋混凝土旧桥进行承载能力评定,为以后的公路桥梁状态评估和养护维修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内容以桥梁运营期检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研究健康监测数据在桥梁技术状况评定、运营管理、养护维修中的应用,有机结合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动态数据与养护管理系统的静态数据,同时参照现有的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试着提出融合实时监测信息和日常养护内容的桥梁结构状况评定方法。最后以大位移伸缩缝人工外观检查与监测指标结合为例,形成以管养系统为主,健康监测系统提供必要的数据,建立基于检监测数据的桥梁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为确保桥梁结构使用安全需对旧桥进行承载能力评估,根据《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 T G/T J21-2011)中的桥梁检测方法及其承载能力评定方法,通过引入承载力恶化系数,截面折减系数和活载影响修正系数修正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检算结果,承载能力评定结果更能反映出桥梁的实际状况。以某双曲拱桥为例,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评定,为同类桥梁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是桥梁承载能力评定的重要参数,同时也是识别桥梁结构工作性能和桥梁抗震分析的重要参数。通过实例,对刚架拱桥的动力检测试验和空间实体有限元分析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判断桥梁整体结构的安全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18.
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主要建造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由于当初建造时荷载标准较低,再加上多年超载运营,桥梁损伤严重,承载能力下降,对交通运输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依据实桥荷载试验所得的力学特性参数,首先采用基于敏感性分析的参数修正法修正计算模型,并对该计算模型进行验证.然后利用验证后的计算模型和承载能力系数法对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估.最后通过对一实际既有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承载能力的评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所述方法对于既有双曲拱桥承载能力的评估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某高速公路大桥承载能力评定分析为案例,详细说明了基于规范的桥梁承载能力评定方法与过程,主要内容包括检测参数的取值、结构验算复核、承载能力评定分析等,对同类桥梁检测养护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何征峰 《交通标准化》2011,(12):174-176
介绍桥梁预应力孔道注浆体声波透射法的检测方法、检测原理、检测过程、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质量评定标准。质量评定标准的研究将推动桥梁预应力管道注浆质量检测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