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7.
8.
改造现有公路(以下简称老路)的工作与新建公路有较大的不同,尤其是在测设方面,新线测设一般按任务书要求有一定的程序和做法,而改造老路则不必如此,当按照改造标准提出路线方案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充分利用老路,路线必然受到老路的限制,因此对老路先要有一个认识过程。在踏 相似文献
9.
10.
1958年公路建设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新建公路约有15万公里左右,改建公路约4万公里左右,改善公路增加晴雨通车里程有2万公里左右,消除急弯陡坡窄路有一万多公里,不少主要干线基本上消除了坑槽波浪、桥头跳车等现象,基本上满足了钢铁、粮食和轻、重工业日益增长对运输工作的需要。这些巨大成绩的获得,主要是由于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全面安排,在抓运输的同时,紧紧地抓住了交通建设,贯彻了全党全民办交通和地、群、普的方针,大搞群众运动而取得的。 相似文献
11.
一、过去水田地区公路的概况解放以前对水田烂泥地区的筑路问题。从未加以研究,因而水田地区的公路往往由于路基填高不足,压实不够,排水不良,未将烂泥清除,每逢雨季、冻融时均不能通车。其铺有路面的地段也普遍发生坑槽,随时需修整,勉强维持通车。解放初期新建公路经过水田地区,亦未多加注意。例如温州丽水线温州附近20公里以内,系于1951年填筑路基,1953年铺路面,但通车二个月后便发生路基下沉、路面破坏。温州分水关公路完工通车后,亦发生大批路面破坏,不得不进行修理,损失很大。福建省新建公路经过水田地区,未注意路基高度,往往与烂泥齐平,天雨即被淹没,根本无法通车。 相似文献
12.
13.
14.
工农业生产大跃进,促进了公路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几年来,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修建了许多山区公路,这对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繁荣城乡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起了巨大作用。但部份山区公路,在测设时少作踏勘比较,形成路线布局不够合理,掌握标准也较低;施工时,群众筑路任务紧、对间急、技术管理薄弱,因而修成后的盘山路线存在连续陡坡、急弯和狭路,单车行驶的载重量、车速、安全都受到较大限制。为了适应错车交会和汽车列车化运输的需要,对物资多,运大量的山区公路,必须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交通量日益增长,近年来,我省在省会郊区为疏通城市出口,测设了几条山区一、二级公路,有的正在动工修建。现根据实践中的初步摸索,谈一谈测设中的粗浅体会。一、关于技术标准的选定公路技术标准的选定,主要指公路等级的选定,以及按使用要求需在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之外,补充或另定的某些主要技术指标(如:设计时速、车道划分、路基宽度、路面宽度、最大纵坡、最小平曲线半径等)。 相似文献
16.
17.
介绍了利用全站仪在京珠高速公路、武汉市机动车驾驶员考练场、广惠高速公路进行测设工作的应用实例,包括控制测量或图根点测量;数据采集或断面测量;工程放样 相似文献
18.
长曲线长外距的公路平面线,采用切线支距法时,往往因纵距较长,难以保证测设精度,本文主要介绍增设一至数个辅助交点的办法,便可解决上述问题,方法简便实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1956年中,我们测设了三条二级公路,由于我们对于高级公路的要求与其技术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因而在工作中走了不少弯路。现将第六第八两个测量队在测设105线中所获得的几点体会,摘录如下,以供今后测设高级公路的研究参考。一、线型高级公路速度高、运量大,路线应力求直捷舒顺。路线的等级越高,线型越接近直线,在地形许可的条件下直线长度可不受限制。中小桥与河流正交及线路与铁路正交的婴要,只在不影响路线顺直的条件下方可考虑,平原区的定线如无正确的地图常因局部的移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