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船舶修理中腐蚀环境状况及各种不利腐蚀因素加重了船舶在修过程中的腐蚀,成为船舶性能下降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文章系统分析了船舶修理期间腐蚀原因,总结出修理期间舱内腐蚀环境恶化、原有保护设施和措施失效、拆修设备管路保护欠缺、修理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未有效防控水下船体杂散电流等原因,提出了从管理及技术入手,加强舱内腐蚀环境控制、预防水下船体杂散电流、减轻或避免涂镀层的损坏、消除结构防腐蚀隐患等腐蚀控制措施,以及对水下船体、船体结构、设备管道采取临时保护措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海水管路的腐蚀监测已成为当前船舶科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介绍船舶海水管路腐蚀原因及现状,分析管路腐蚀的重要因素,给出典型的管路防腐蚀设计方法。分析国内外针对腐蚀监测的研究现状,论述微电流测量对海水管路腐蚀监测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研制大口径开口型小电流传感器,对造成船舶海水管路腐蚀的杂散电流进行有效监测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舰船防腐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计算机建模如何应用于船舶防腐的阴极保护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描述了计算机建模技术的发展情况和如何利用计算机建模进行腐蚀控制方法的仿真。描述了基本的数学方法并阐述了如何利用模型预测杂散电流的腐蚀及与其相关的水下电场。介绍了在舰船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设计优化及舰船和薄钢板间杂散腐蚀的模型化两个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液化天然气(LNG)作为一种公认的清洁能源,在船舶交通运输领域应用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同时,LNG也是一种高绝缘液体,在充装作业的过程中应尤为注意静电和杂散电流的危害,以防范引发LNG火灾等严重后果。通过分析静电和杂散电流产生及其造成危害的原理,提出并总结船舶LNG加注系统在防静电及杂散电流方面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5.
配电系统的工作电流从不期望的回路返回电源时会产生杂散电流。以常用的单电源TN—S配电系统为分析对象,从电源、线路、负载三个方面分析了电路参数不平衡产生杂散电流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电路中任意参数的不平衡将造成中性点电位漂移,是导致TN配电系统中产生杂散电流的根本原因,并带来电磁干扰、电化学腐蚀等一系列问题;合理地设置TN配电系统的工作接地与重复接地能够有效防止杂散电流对信息设备的干扰。而改用IT系统配电方式则可以从根本上减小甚至消除杂散电流。本文提出基于MATLAB的杂散电流电路模型,对系统杂散电流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理论推导。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电力推进调查船螺旋桨轴腐蚀断裂的原因,通过低倍试验、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样件力学性能试验等方式验证了取样产品的制造质量,通过腐蚀案例样件的形貌分析发现样件腐蚀具有典型的局部腐蚀特点,并发现样件腐蚀断面存在垢质,通过进一步X射线衍射分析获得垢质主要组成成分,并通过能谱分析检测到垢质中含有腐蚀性元素,检测后将螺旋桨轴腐蚀原因归因为垢下腐蚀。通过不锈钢腐蚀过程分析,讨论加速不锈钢局部腐蚀的多种因素,并对电力推进船舶常见的轴电流加速腐蚀的现象进行讨论,认为杂散电流是电力推进船舶各类腐蚀的重要风险,但存在难以捕捉和测量的困难,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海船系泊码头时出现的水下船体异常腐蚀问题,进行杂散电流的产生原因分析,在对码头上经常出现的接地线、电焊接线、市电供电3方面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码头电化学保护设计、连接钢缆绝缘、在码头设计专用接地装置、规范焊机的连接与放置等预防系泊海船水下船体异常腐蚀的技术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引用并分析了大量关于油船和油码头船岸间电流防范措施要求的标准。明确了跨接线缆或绝缘的根本目的是防范杂散电流,而不是防静电。从理论和实践分析,跨接线缆不能有效防范船岸间杂散电流,并且存在增加杂散电流引发事故风险,应采用绝缘方式防范杂散电流,取代跨接线缆,同时提出绝缘方式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在本码头应用,以确保油船和油码头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9.
海航船舶受到海水冲刷侵蚀。海水作为一种很强的腐蚀性介质,对船舶钢质外板有很强的腐蚀性。对于长期处于海水中的船体而言,腐蚀问题更显突出。本文首先对船舶的腐蚀机理进行分析;然后,对传统腐蚀防护方法进行研究。重点对液化气体船舶,对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装置的安全性、可靠性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对船体阴极外加电流保护系统进行相关计算,为该类型船舶在船体设计中采用阴极保护装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良 《水上消防》2016,(4):28-30
船舶静电是目前影响航运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船岸电气连接不符合规定而引起的油轮起火爆炸事故在国内外屡屡发生,严重威胁着油轮、码头和港口的安全。本文列举了国内主要油品码头的船岸电气连接方式,提出了船岸防杂散电流及防静电措施应与国际要求接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船用电机轴电流腐蚀是一种常见的电机轴承、转子电腐蚀现象,如何避免这种电腐蚀的产生对电机安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船用大功率电机如不采取防护措施或防护措施失效就非常容易出现轴电流腐蚀,破坏电机轴承。大型船舶电网电流杂波较多,谐波充斥整个电网,这就使得船用电机轴电流防护要被更加重视。通过深入分析轴电流腐蚀的产生原因、腐蚀表现、监测方法,才能做出合理有效的防护;抓好设备的维护管理,才能提升设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胡江 《中国修船》2022,(2):59-62
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对周边油气管道的杂散电流干扰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热点,大量现场案例和研究显示,交流电力电缆会对周边埋地油气管道产生电磁干扰,产生电化学腐蚀.同样,海底管道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也会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增加腐蚀风险.文章以渤海油田一条油气混输海底管道为研究对象,在穿越航道区域与海底电缆交叉并近距离并行布...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修船》2016,(6):6-9
腐蚀是影响钢质海船正常使用的主要因素之一,具有普遍存在性和不可避免性,为了减少钢质海船腐蚀程度,文章从腐蚀的特点、机理出发,对目前已有的金属腐蚀防护措施进行论述,并针对全船不同区域腐蚀特点提出相应的防腐策略。船体、高温高湿舱室易发生均匀腐蚀,液舱易发生点腐蚀。牺牲阳极法适用于小型船舶、压载水舱的防腐,外加电流法适用于大型船舶船体水下部分的防腐。  相似文献   

14.
分析船舶主海水系统腐蚀的形式、成因和部位,讨论选用耐腐蚀材料、使用补偿电极、外加补偿电流、隔离不同材料之间连接、金属表面涂覆保护层等防腐蚀措施及其维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肖敬发 《船电技术》2023,(10):57-60
文章将船舶腐蚀分为三个区域:船舶水下腐蚀区域、船舶水上腐蚀区域及海洋环境腐蚀区域,介绍了腐蚀的原因。针对船舶不同腐蚀区域采取的涂层保护及电化学保护两种保护措施,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章峥  顾恩波 《水运工程》2020,(9):108-112
近年来,由于各类国家规范的新旧更替,油气化工码头电气设计中存在诸多争议点。针对这些问题,在新发布的油气化工码头防火规范中,对旧规范的相关条文进行了修订。本文对新规范进行细致的研读,将规范条文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对油气化工码头爆炸危险区域划分、防静电及杂散电流接地及岸电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归纳不同爆炸危险区域划分的优缺点,提出符合防火新规的防静电及杂散电流接地的做法,并对油气化工码头岸电的设置提出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江波 《中国水运》2011,(11):56-57
内河船舶腐蚀对船舶安全以及水域清洁所造成的威胁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本文阐述了内河船舶腐蚀机理,指出常见的腐蚀类型,并针对性地提出安全检查方法。内河船舶的腐蚀是影响其寿命的最大的因素之一。腐蚀不但能够降低船舶钢结构的强度,缩短船舶寿命,还会增加航行阻力,降低航速,影响船舶性能和航行安全。内河航运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目前仍存在相当比例的老旧船舶。因腐蚀导致结构损坏和破坏,财产甚至生命的损失屡见不鲜。至上世纪70、80年代起,国际上对  相似文献   

18.
船舶的腐蚀与防腐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在海洋环境中,不仅受海水强烈的腐蚀,还受到海洋微生物的腐蚀,严重影响着船舶的正常航行.论文介绍了船舶腐蚀的主要类型和腐蚀机理,探讨了船舶防海水和微生物腐蚀的措施,并指出了船舶防腐蚀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船舶管路腐蚀问题一直是困扰船舶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文中就船舶海水管路腐蚀的形态、原因和腐蚀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防护措施,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船舶腐蚀成因及防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船舶长期处于海洋环境中,腐蚀极为严重,因腐蚀导致结构损坏和破坏,严重影响船舶性能和航行安全。本文通过分析船舶腐蚀的类型和产生原因,探讨当前船舶防腐蚀所采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