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3年北京汽车累计销量突破20万辆,同比增长202%,创造了中国品牌汽车前所未有的"北京汽车速度"。王铭东给我们介绍了2014年北京汽车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规划。今年自主品牌的"十二连降"一直成为业内的热门话题,"自主品牌的未来路在何方"类似这样的疑问不绝于耳。而作为自主品牌企业,北京汽车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北京汽车累计销量208303辆,同比增长88.6%,远高于整体市场10.2%的增速水平。其中轿车业务实现累计销售70988台,同比增长158.8%;微车业务实现累计销售  相似文献   

2.
洪琪 《汽车与配件》2011,(24):48-50
德国是世界汽车的发源地之一。在强劲出口的带动下,2010年汽车总产量达到590.60万辆,同比增长了13.36%;而汽车注册量为319.85万辆,同比下降了21.01%。本文将就德国汽车市场的现状、相关政策以及中国汽车企业是否适宜进入德国汽车市场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配件》2008,(18):13
2008年4月21日,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VDA)主席维斯曼(Matthias Wissmann)先生在北京国际车展召开新闻发布会。维斯曼指出:“德国汽车工业已经在中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在,几乎每五辆在中国新登记注册的轿车车辆中就有一辆为德国品牌。”维斯曼还表示。环境问题是一直困扰着全球汽车工业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德国会尽其最大努力提高燃油的品质并使油耗降低。2007年德国车在C02排放量上降低了2%,相信在贯彻了可持续性战略之后,这个数字会进一步增大。  相似文献   

4.
《汽车实用技术》2014,(4):86-86
<正>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1日发布信息显示: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总体保持稳定增长,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却已连续7个月下降。1到3月,我国汽车生产589.17万辆,销售汽车592.23万辆,同比增长双双超过9%,不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行业信息部主任陈士华表示,中国品牌汽车的产销表现依然不理想。  相似文献   

5.
当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在德国法兰克福车展和美国北美国际车展登台亮相,我们感到仅有一股气场在弥散,而十几天前华晨在德国不来梅与德国合作者签署了为期5年共15.8万辆轿车的出口协议就证明中国企业要真动欧洲市场的“奶酪”了。1957年丰田第一辆出口皇冠车在加州长滩登陆,五十年后丰田变成全球车业翘楚。此番中国品牌汽车既将登陆欧洲市场桥头堡意味着什么历史篇章开篇?国际国内众人拭目以观。国际车坛上的明珠终于有了中国企业去敢于摘取。12月10日晚22:03,CCTV-2《对话》迅速录制并播出的对华晨汽车集团董事长祁玉民的采访,使得观众有机会聆听到一个中国企业敢于迎接挑战的真实故事,中国车运抵欧洲市场意味着一场严峻的考试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6.
《汽车杂志》2009,(11):336-337
9月,乘用车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当月销量超过10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8成,月销量再创历史新高,自主品牌乘用车占有率稳居第一。1-9月,乘用车累计销量超过720万辆,比去年全年净增48.59万辆,同比增长超过40%,创历年最高。汽车工业协会发布预计在10月中旬汽车产销有望双超千万辆,全年将有可能超过1200万辆。  相似文献   

7.
乘用车市SUV火爆MPV抢眼、商用车客车略降货车显跌、自主品牌低迷下滑不止、德系品牌领先日系反弹、政策利好新能源车产销超上年、经济效益在工业大类中出类拔萃、汽车出口持续下跌、十强汽车集团市场占九成、汽车售价续降使用费上升等特点,构成一幅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鲜活画面。中汽协6月份及上半年汽车数据出炉,6月份汽车生产185.56万辆,环比下降6.08%,同比增长10.83%;销售184.58万辆,环比下降3.42%,同比增长5.23%。上半年汽车生产1178.34万辆,同比增长9.60%;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中国品牌在俄罗斯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车市整体下滑的趋势下,不少地区的销量仍有大幅增长。不少俄罗斯业内专家对俄车市表示乐观,认为中国品牌的销量在俄将会有长期而稳定的增长。2013年,虽然俄罗斯的汽车市场整体上在同比下滑.但是俄罗斯不少地区的中国汽车销量却在大幅增长,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俄罗斯相关专家表示,中国品牌在俄前景乐观,在短期内他们将夺得超过6%的市场份额,而从长期来看,甚至可以占据俄罗斯汽车市场的10%。中国品牌在俄销量有所提升仅仅从2013年前3季度看,力帆、吉利、奇瑞、长城、一汽等中国品牌的销量就达到了7万辆以上.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万多辆.同比增幅几乎达到16%俄罗  相似文献   

9.
2011年5月,上海大众汽车VW品牌实现销售70839辆,同比增长17.4%,以绝对领先的优势递交了一份颇具亮色的成绩单,成为中国汽车市场当之无愧的冠军品牌。 据中汽研究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车市行情依然低迷,全国汽车销售量汽车产销134.89万辆和138.28万辆,环比下降12.14%和10.90%,同比下降4.89%和3_g8%。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已达23.5%,成为按国别划分的细分市场中增长最快的;2006年前10个月,自主品牌轿车的国内市场份额已升至26.4%,按国别分首次超过日系、韩系、德系、美系、法系品牌,位居第一。以奇瑞等为代表的一批自主品牌汽车用实力说话,用数字证明中国快速增长的汽车市场绝不仅仅是用来"换技术"的,只要能果断抓住机遇,自主品牌汽车大有可为。2007年,自主品牌轿车国内市场份额这一对中国汽车工业非常关键的数字值得我们继续期待。  相似文献   

11.
《时代汽车》2009,(8):94-95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59908万辆和60988万辆,同比增长1522%和1769%.而同期美国汽车销售480万辆.中国多出120多万辆.中国汽车市场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同时.受惠于1.6L及以下排量车型购置税减半政策.上半年自主品牌轿车表现十分抢眼,  相似文献   

12.
5.3市场潜力对比 单位道路的汽车数量是反映在现有道路总里程的基础上,一国汽乍市场增长潜力的指标之一。德国和日本每千米道路的汽车数量分别为68.28辆和62.74辆,而同样是成熟汽车市场国家的美国这一指标仪为38.40辆,如图5所示。  相似文献   

13.
奇瑞凭借30万辆的销量继一汽-大众之后取得了第四名;华晨和吉利全年20万辆的销售目标也得以顺利完成,华晨同比增长79.6%,成为中国汽车销售额增长幅度最高的企业;比亚迪全年销量也超过了6万辆。中国汽车工业行业分析师贾新光表示,2006年自主品牌在全国的汽车市场所占的份额已经达到26%。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汽车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在我国汽车自主品牌迅速发展以及国家对自主品牌政策倾斜的大环境下,2006年,我国汽车实现各类整车出口343379辆(远远超过汽车进口数量227773辆),比2005年增长97.11%(如图1)。海外也成为国内汽车企业关注的重要市场。2006年国家商务部选出了八个汽车出口基地和160家出口企业,并将有相应的扶持汽车出口的政策出台,以促进我国汽车出口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在德国法兰克福车展和北美国际车展登台亮相,我们感到仅有一种欲动,而一个多月前华晨在德国不来梅与德国合作者签署了为期5年共15.8万辆轿车的出口协议就证明  相似文献   

16.
马年中国车市总体是一种"春风得意马蹄急"的感觉,1~10月份,全国行业累计生产汽车263.15万辆,同比增长34.85%,销售汽车266.81万辆,同比增长35.55%,估计全年产销将突破300万辆,提前达到国家"十五"末汽车市场310~330万辆的需求预测.  相似文献   

17.
商轩  平原 《时代汽车》2010,(5):80-81
“中国造 长城车”,长城在北京车展上打响了自己的品牌口号。 2009年,中国以1364万辆的销量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但是中国汽车产业真正由大到强,必须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即打造“中国车”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与“德国造、日本造、美国造”等相对应的“中国造”概念,在市场上逐步扭转“中国造”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8.
杨柳 《世界汽车》2001,(10):21-21,23
首先一点与众不同的是,在德国,当在大街上驶过一辆刚在最近的车展上亮相的新车时,没有人会回眸多看一眼;在德国,根本没有人会因某人的汽车价格如何之高而吃惊,座下汽车价值数十万马克者不乏其人.人们自我表现方式完全不同,而选择某种品牌汽车即是最典型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汽车杂志》2006,(11):173-173
2005年,我国汽车市场以近592万辆的总规模超过日本本土的580万辆,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预计,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仍保持10%-15%的增长,正是因为中国汽车市场强劲增长,使得全球石油企业巨头在中国润滑油市场能够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20.
pcauto 《驾驶园》2014,(9):60-65
<正>奔驰、宝马、奥迪三大汽车品牌被称为德国汽车的"三驾马车",这三大豪华汽车品牌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汽车工业最前沿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全球,三者间的竞争一直都没有停止过,而在中国市场,三家车企纷纷扩大对华投资,竞争策略已经规划至2020年。本期"汽车博览",将对比这三大品牌引入中国市场的同时期的旗舰车型,一睹豪华车型的风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