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林  谷子逸  王丹琦  王方  邹铁方  黄晶 《汽车工程》2024,(2):187-200+240
在汽车产业电动化和智能化进程中,汽车安全测试评价技术也从单纯被动安全向主被动安全融合方向延伸和扩展。本文从车内乘员保护、车外弱势道路使用者保护与主动安全三方面,深入对比分析了全球主流汽车安全测评规程的差异,总结了针对各测评工况的车辆安全开发技术要点,探讨了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测评规程的发展趋势。研究认为,主流汽车安全测评规程在被动安全评价方面越来越严格,主动安全测评工况比重在逐步增加,未来测评规程的发展重心将集中于主被动安全融合及针对复杂工况的虚拟测评两方面。此外,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安全测试已相对完善,未来研究重点可向电控系统测试、底盘稳定性测试和充换电设施与配套设备统一标准化认证等方向拓展;而构建合理、可靠的智能网联汽车OTA(over the air)测试、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测评方法,在中长期内将成为行业关注的重难点问题,且可借助自动驾驶模拟器等工具搭建虚实结合的复合测评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对一款现有的座椅做提高防挥鞭伤性能的改进优化方案。基于C-NCAP 2015试验方法和评价机制对该款座椅进行鞭打试验,并分析试验结果,了解到失分项在于NIC值、上颈部剪切力和下颈部拉力,并且有向上窜动的现象,可以通过改变头部与头枕之间的间隙和高度来改善颈部受力情况。最终,通过头枕杆向前弯折以及抬高头枕高度来实现改善头后间隙,有效减小颈部挥鞭伤害情况。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汽车座椅头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头枕的挥鞭伤防护机理,阐述了2012版C-NCAP的评分机制。对某商用车主动式头枕座椅的挥鞭伤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主动式头枕在乘员挥鞭伤问题中防护效果明显,为后期座椅安全性能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按照Euro NCAP 挥鞭伤动态评估的要求,在MADYMO 仿真软件中建立了包括BIORID Ⅱ假人、滑车系统、安全带和座椅的后碰撞乘员颈部挥鞭伤分析模型.选取了颈部损伤准则NIC 等5 个评价指标,首先评价了选取座椅模型在初始状态下的防挥鞭伤性能,之后结合正交试验设计方法(OED)和综合平衡法,分析了座椅头枕位置等...  相似文献   

5.
对某自主品牌轿车挥鞭伤试验进行研究。按照CNCAP 2012版程序和评价方法进行试验,通过改进头枕的结构并优化头枕强度和发泡厚度等措施,来提高座椅的防挥鞭伤性能,为后续的开发和改进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CNCAP二排座椅动态鞭打试验是国际NCAP评价体系中最先提出的鞭打测试项目,导致汽车企业对其了解不足,关注度非常高。为深入认识二排鞭打试验,本文中收集了226组样本数据,通过分类汇总获得了鞭打静态测量参数头后间隙、头枕高度、座椅躯干角度以及二排鞭打动态成绩的离散分布规律,并建立了静态参量与鞭打动态得分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二排座椅鞭打的得分率低且离散度较高,在追尾事故中保护人体头颈部软组织的性能整体较差;而优化座椅静态参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鞭打伤害指标,提高二排座椅的动态成绩;本研究对汽车企业掌握二排座椅鞭打现状提供了数据支撑,对优化二排座椅鞭打保护性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绍伟  朱大炜  翟光照 《汽车工程》2022,(10):1600-1608
在传统仿真的基础上,结合深度学习,提出了一种快速预测座椅鞭打性能的方法。首先对上汽大众某车型座椅进行了一系列材料级、零部件级、分总成级和整椅级的静态与动态物理实验,其次利用实验结果对已有的仿真模型进行了标定,标定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然后,利用全因子法对所有影响座椅鞭打性能的因素进行了仿真。基于仿真结果,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建立了长短记忆(LSTM)神经网络模型,对假人的挥鞭伤害响应进行快速预测。结果表明:基于LSTM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假人响应曲线能与仿真得到的曲线较好地吻合,故可用于后续的座椅鞭打性能优化。  相似文献   

8.
韩峰  岳国辉 《天津汽车》2012,(10):17-19
为降低在低速追尾碰撞中乘员颈部受到的挥鞭伤害,文章对挥鞭伤生成原理、E-NCAP及C-NCAP挥鞭伤试验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依据E-NCAP中等强度动态试验标准,对普通头枕及Re-active头枕进行试验对比,从结果评价中可看出,Re-active头枕在头枕接触时间、颈部伤害指标NIC、Nkm及上颈部剪切力4方面均优于普通头枕,试验结果总得分也高于普通头枕,说明Re-active头枕能够在低速尾碰过程中更有效地保护乘员头颈部。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在低速追尾碰撞中乘员颈部受到的挥鞭伤害,文章对挥鞭伤生成原理、E-NCAP及C-NCAP挥鞭伤试验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依据E-NCAP中等强度动态试验标准,对普通头枕及Re-active头枕进行试验对比,从结果评价中可看出,Re-active头枕在头枕接触时间、颈部伤害指标NIC、Nkm及上颈部剪切力4方面均优于普通头枕,试验结果总得分也高于普通头枕,说明Re-active头枕能够在低速尾碰过程中更有效地保护乘员头颈部。  相似文献   

10.
正Euro NCAP作为全球知名的新车评价机构,一直在为汽车安全提供最新的、更具挑战性的测评内容,尤其是随着道路伤亡人数的增加,就需要更严苛的测试来确保汽车制造商为新车提供最新和最好的安全技术,以保证车内人员和道路共享者享有最高的安全保障。2018年版Euro NCAP评价体系中引入了一些全新的测试,除了关注车辆碰撞安全性能外,新体系加入了与行人和骑行者相关的碰撞场景。  相似文献   

11.
防挥鞭伤安全座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Euro NCAP挥鞭伤动态评估为基础,采用DOE分析手段,得到座椅部分设计参数对挥鞭伤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座椅设计参数的变化,几个损伤评价指标呈非线性变化,而且是互相影响此消彼长.因此,防挥鞭伤安全座椅设计应是一种多目标综合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2.
针对智能驾驶汽车性能的测试与评价,不仅涉及智能驾驶系统对路侧单元、道路及交通标识、动态交通参与者等行驶环境的感知能力和控制的智能化水平,还需要全面评价智能驾驶系统对乘员乘坐感受的影响。文章针对智能驾驶汽车驾乘舒适性测评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调研,分别从智能驾驶汽车驾乘舒适性测评方法、改善途径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探讨,为智能驾驶汽车驾乘性能的开发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3.
周照  杨帆 《摩托车》2013,(11):68-69
经过对广大摩友及读者的调研,发现大家对本土测试中的专业仪器测试车辆性能环节非常感兴趣。《摩托车》杂志测试组在整合资源后,决定推出摩托车《专业数据测评》栏目。具体操作规范如下:1.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公平性,所有测试任务由同一名测试车手担任。2.仪器选用目前国际车辆测试机构主流测试仪器,英国产P-BOX。精度极高,数据输出准确。欧洲及美洲很多摩托车媒体都使用此设备对摩托车进行专业测评。  相似文献   

14.
汽车转向系统除了基本的转向功能外,还要满足其它各种功能的需求。比如操纵稳定性、NVH、燃油经济性、碰撞性能、轻量化及其它功能。操纵稳定性是评价汽车安全驾驶的主要指标;文章主要论述了汽车操作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主客观评价,并通过不同测试操作进行相应测评。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某C-NCAP 2018 5星项目座椅鞭打试验为基础,针对其在项目开发中鞭打试验假人颈部伤害值不达标的状况,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研究分析,找出对其鞭打性能影响较大的相应座椅参数,在滑台试验中通过改进座椅靠背刚度和座椅头枕刚度及座椅头枕与假人头部相对高度差值等特性参数,真实可靠的减小了鞭打试验对乘员颈部伤害,提高了该座椅的鞭打试验性能从而满足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16.
李景升 《世界汽车》2011,(11):12-12
作为C-NCAP的官方杂志,《世界汽车》专注于对汽车安全的深入研究和报道已经有6年之久。在这6年中,我们对C-NCAP测试的135款车型的安全性能进行了深入解析,对全球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持续的关注和报道:在这6年中,我们切身体会到了我国汽车安全性能的显著进步。  相似文献   

17.
目前,针对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国内外正在广泛开展特定设计运行条件下的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等工作,其安全测试与评估方法已经成为当前行业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从第三方视角出发,重点针对汽车智能化、网联化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将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测试与评估分为基础测评和监测调整两个阶段。在基础测评阶段,综合评估产品对过程保障及测试要求的符合情况;在监测调整阶段,基于对车辆实际安全状态的监测,适时调整安全评估结果。在此基础上,重点梳理了基于场景的测试、安全评估、监测等测评方法的内在逻辑及原则要求。分别阐述了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等过程保障方法及主要要求,以及模拟仿真、封闭场地、实际道路、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软件升级、数据记录等测试方法及主要要求。提出的方法为特定设计运行条件下,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综合安全评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研发过程中,热平衡能力的测评工作十分重要。综述了国内外典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特点,分析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在热平衡试验中的测试需求,提出了适用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热平衡试验的测评方法,并对某款燃料电池汽车进行了热平衡能力的测试评价,分析了其在高速行驶工况、高速爬坡工况和中国汽车行驶工况下的整车热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的辉门汽车零部件黄山车辆测试技术中心正式开幕。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汽车零部件公司,辉门汽车零部件始终坚持以"质量、服务、性能"为维度,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此次黄山车辆测试技术中心的成立,更是凸显了其向中国OEM客户提供技术支持的重要性。辉门汽车零部件全球工程总监Holger Schaus、亚洲OEM销售及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5月15—16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汽中心")主办,中汽中心汽车试验研究所、汽车技术情报研究所、千人计划(常州)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合作承办的"2015国际电动汽车及关键部件测评研讨会"在江苏常州成功召开。来自国家相关主管部门领导、主要行业研究机构组织和高校专家、国内外主流电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技术专家和研发人员、行业同仁、媒体朋友共计300余名代表参会。中汽中心主任顾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