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能源活动碳排放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80%以上,而汽车行驶阶段燃烧的汽柴油碳排放也是能源活动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双碳目标下,推动车用能源低碳发展对推动能源和汽车两个产业的低碳发展均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能源系统低碳发展趋势,从能源侧分析能源系统对车用能源低碳发展的要求;然后从汽车端出发,分析了车用能源低碳发展需求,重点分析不同车用能源的总量和能源清洁化对汽车产业碳排放的影响;最后从服务双碳目标的实现出发,剖析车用能源低碳发展的路径,并从提升车用能源清洁化水平和加速汽车与能源互动两个角度出发,提出车用能源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低碳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应加快碳中和长远布局。碳认证是碳中和发展的关键,将影响影响双碳目标达成结论等多个层级的碳中和建设环节,因此,汽车行业要需要快速建立和完善整个汽车产业链的碳认证制度。本文基于认证管理要求和创新认证的理念,从政府、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兼顾系统性、全面性和定制化特性,构建了“汽车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认证体系”,将为政府、行业、企业、技术等多方面的碳排放信息传递提供有效的载体。  相似文献   

3.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对汽车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外正在通过制定一系列汽车相关的碳排放法规建立起汽车领域的“碳壁垒”,国内汽车碳排放管理体系正处于研究起步阶段。文章分析了国内外汽车碳排放相关政策的现状,研究了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情况,并提出了汽车行业低碳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大目标背景下,汽车产业作为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主要部门之一,面临着严峻考验。发展高质量和低碳足迹的纯电动乘用车成为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环节。对处于整车产品定义阶段的纯电动乘用车进行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快速评估有助于提前布局低碳技术,推动产业链合作伙伴加速使用清洁能源、低碳材料和再生材料等低碳技术路径。本文通过基础参数如车辆类型、白车身材料倾向,车身三维尺寸等集成化产品定义的输入,借助白车身体密度、车辆轴距和简化体积等中间参数,与纯电动乘用车车辆的白车身、底盘系统、座椅系统、动力电池、电驱系统以及其他组件六个模块的碳排放建立核算逻辑,从而构建起完善的纯电动乘用车碳足迹快速评估通用模型,做到在研车型的碳足迹预估分析。  相似文献   

5.
交通行业是全球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领域。2017年重型货车保有量仅占我国汽车总量的6.6%,但贡献了道路交通碳排放约40%,重型货车的碳减排工作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及交通行业的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汽车生命周期数据库(CALCD)及中国汽车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商用车(CALCM-CV),针对重型自卸车开展了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研究,分析其生命周期碳排放结构,并结合电力清洁化、制氢工艺清洁化趋势,对未来重型自卸车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汽车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研究其低碳发展路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汽车低碳转型发展中一个重点研究领域是汽车零部件产品再制造。本文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建立了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碳排放核算边界,核算得出一台再制造发动机比一台新品发动机减少6 901 kgCO2e排放量,并针对中国汽车市场预测了未来开展再制造工作的减碳趋势,为再制造企业发展路径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我国再制造相关政策、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前,如何实现低碳减排已成为世界各国环境保护的战略目标。汽车产业是我国高碳排放产业之一,因此推进汽车产业低碳化发展对于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其中,高质量地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有助于节能减排,而且也将促进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更快地转变为移动智能终端和数字化应用场所,由此可带动交通、能源、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升级,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提升交通体系和城市运行智能化水平。为此,从产业结构视角出发,运用优劣势分析(SWOT)模型,具体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汽车行业是我国交通领域碳排放的重点行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形势下,制定适合我国汽车行业现状并引领汽车行业绿色发展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刻不容缓。在总结国内外碳排放核算工作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企业/组织层面、产品层面和项目/服务层面阐述了汽车行业碳排放核算范围与用途。提出了从生命周期角度开展我国汽车行业碳排放核算的工作方法与思路,指出了核算过程中有关核算边界确定、数据收集与数据质量评估以及清单结果计算中的关键要点。从碳排放核算标准建立、基础数据库建设、低碳产品标识制度完善等方面给出了汽车行业开展碳排放核算工作的建议。建立并完善汽车行业的碳排放核算体系,不仅有利于摸清汽车企业的碳排放家底,帮助汽车企业识别碳排放关键环节,还可促进汽车行业上下游全产业链的协同减碳,从而推动我国汽车、交通、能源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1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1.1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是伴随能源革命、科技发展、人类社会生活升级需要而演变的汽车产品创新形态。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汽车(HEV)、  相似文献   

10.
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企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立法,减少能源利用所造成的碳排放问题,有效地回收利用电池,推动并建立新能源企业保险制度,提高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的重视程度。本文主要结合碳中和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分析了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中国制造2025》聚焦制造业绿色升级的大背景下,汽车工业作为国家重要的制造支柱产业,也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打造的C-ECAP中国生态汽车评价规程可谓正当其时。开展C-ECAP,可以引导汽车企业从原材料选择到零部件生产、整车制造、流通和回收等各个环节实现资源和能源的科学利用,从全生命周期对汽车进行系统性生态化设计,提高能源与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汽车产业来说,则有利于引领产业链相关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创新开发能力和管理水平,引导绿色消费,推动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促进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汽车与配件》2022,(14):26-27
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中国于2020年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并承诺为全球碳中和做出贡献。作为碳排放关键行业,交通运输业承担着产业革新及碳中和的重大历史使命。罗兰贝格发布《中国汽车产业降碳白皮书》,基于对中国汽车产业碳中和现状,以及国际及国内领先汽车企业降碳脱碳的洞察,结合罗兰贝格脱碳降碳方法论、工具和经验的积累,分享汽车产业的脱碳降碳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洪基 《时代汽车》2009,(11):58-60
近年来,襄樊汽车产业着力于新能源汽车及部件领域的开发和生产,部分产品进入市场。雄厚的汽车和零部件研发制造业是襄樊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基础,利用现有的研发和制造平台着力于车用燃料(能源).动力装置.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技术研究.开发和改造,是襄樊新能源汽车及部件研发生产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为应对能源安全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从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出发,系统梳理国内外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现状,详细总结国内外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进展,归纳我国新能源汽车生命周期评价现存问题,基于现存问题对新能源汽车清单数据精细化、研究对象多元化、评价模型动态化和评价体系标准化等生命周期评价方向进行前瞻性研究,为面向碳中和的汽车生命周期降低碳排放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正逐渐步入汽车社会,由此带来的能源、环境、交通等问题也日趋严重。针对日益紧迫的汽车产业竞争形势和国内能源问题,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油耗法规体系与阶段标准。这些政策的提出有力推进了车企节能技术产品的研发应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车用能源环境,然后介绍了乘用车节能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对各项节能技术进行了总结与重点介绍。针对不同企业在节能技术的应用基础和偏好,总结了行业在节能技术选择方面的共同特点,并对动力总成节能技术应用进行了规划。  相似文献   

16.
正康迪泰克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逐步转型,除电动车业务稳步发展外,也推出了与氢能、氢燃料电池相关的创新技术与产品。凭借雄厚的技术储备以及扎实的研发实力,康迪泰克在氢能源赛道上开始加速。在全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各大产业都踏上了绿色低碳的前行路线,汽车产业亦是如此。随着碳中和战略的推进,氢能得到了比以往更为广泛的关注,也成为继电动车之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另一条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发展,其电子电气架构正从传统分布式架构向域集中式架构以及中央计算架构转变,汽车软件由面向信号的架构朝面向服务的软件架构升级。车用操作系统是汽车软件生态的重要基础,大力发展车用操作系统技术对保障我国智能汽车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背景,本文对车用操作系统技术架构、典型产品以及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对比了国内外主流虚拟化技术产品、内核、中间件,并提出了车用操作系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2004年6月1日,在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明确提出:"国家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汽车产业要结合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战略和排放标准的要求,积极开展电动汽车及车用动力电池等新型动力的研究和产业化,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和轿车柴油发动机技术.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双碳目标的确立,汽车行业基于全生命周期开展碳排放管理工作已经提上日程,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将成为汽车行业未来的必然选择。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核心的动力电池,对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企业的碳排放核算对于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动力电池全流程型回收再利用企业的生产工艺梳理,构建退役动力蓄电池企业碳排放量化核算方法,并根据温室气体排放量提出建设零碳工厂的方案,以指导相关企业开展企业组织层面碳排放量化核算以及目标确立、减排方案和建设零碳工厂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碳中和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考虑,汽车产业能源结构如何从传统化石能源逐步向氢能、燃料电池等非化石能源转变是当前行业面对的挑战,将会改变整个行业形态。重庆作为我国重要的汽车基地,如何在本轮碳中和革命中引领行业变革,是重要的研究课题。着眼于重庆市汽车产业升级路径,从政治、经济、社会等不同层面深入探讨了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剖析了存在的核心问题,相应地从政府政策、企业战略、技术创新方面给出了对策,为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规划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有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建设和布局,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